原创 薛卉琴 这样走过

语文教育,原来不是那么回事

——《我在小学教语文》读书笔记

文/薛卉琴

语文教育现状怎样(原来不是那么回事)(1)

参加谷里书院“教师阅读马拉松”活动,完全为了逼着自己读点书。我是个自律性比较差的人,尽管主观上特别希望自己能够多阅读,多思考,努力提升自己。可行动力总是不足,美好的理想常常变成空想、幻想。谷里书院的“教师阅读马拉松活动”要求每月共读一本书,自选读三本书,必须每日打卡,否则将自动退出群。于我而言,正需要这样的“他律”。

“教师阅读马拉松活动”推荐的第一本共读书是李竹平老师的《我在小学教语文》。李竹平,一个陌生的名字!怀着对自己孤陋寡闻的深深惭愧,上网查询,方知李老师也是一位名师,他首创听读课,在小语界产生比较广泛的影响。现致力于“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母语课程开发与实践。《我在小学教语文》正是他“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母语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成果。

果断网购了《我在小学教语文》,第一时间跟着大伙开始阅读。

“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教育?”“一篇篇课文用来做什么?假如没有了语文教材怎么办?教好课文,学生能自如的面对一张试卷,是不是完成了语文教育的任务?”……一个个问题直戳得我心疼!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一直以来,我都是老老实实“遵循”课程标准,认认真真按照“教参”和“教材”的思路,踏踏实实教语文、教课文,领着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识字写字,学习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与策略……我以为,学生掌握了课文的字词,学会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技巧,考试成绩不赖,语文教育的目的便达到了。读了李老师的《我在小学教语文》,才知道,多年来,我一直在机械地当着搬运工,“稀里糊涂”地教着语文,还自以为是地沾沾自喜!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李老师如是说。所谓“母语”,就是一个人最初接触的一种语言,她伴随着一个人成长的全过程,“哺育着你、塑造着你,滋养着你的心灵和精神。”“母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还是特定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精神涵养等实现传承的一种载体。“语文教育只有还原为母语教育,对学生生命成长的价值才是全面的,多元的,完整的,才不会导致文本性知识技能与精神、文化和思维的疏离。”

原来,我所理解和一直践行的语文教育,只是停留在文本性技能的层面,是片面的,局限的,肤浅的,根本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这让我想起帕尔默《教学勇气》中的一句话,“真正好的教育,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他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完整。”换句话说,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更谈不上好的教育!

母语教育呼唤母语课程。母语课程的构建,要“为儿童的全生活着想”,要有儿童立场,要服务于儿童成长的需要,要立足于相互关联的“全生活”,为儿童“特设一种相当的境遇”,要为学生拥有在未来社会获得人生幸福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服务。一句话,母语教育要求教师眼中必须有“人”,要看到“人”的生活,“人”的需要,“人”的当下,“人”的未来。就像母亲哺育孩子一样,母语课程始终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的成长服务,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发展“儿童的心灵。”

《我在小学教语文》一书中,李老师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清晰、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教育理念以及基于这一理念下的母语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细细品读,收获不浅。

语文教育现状怎样(原来不是那么回事)(2)

语文教育现状怎样(原来不是那么回事)(3)

内容摘要

母语课程构建遵循的逻辑

一是理念逻辑。母语课程建构的理念逻辑应该来自对人与世界如何建立积极联系的认识和思考。母语课程必然重视母语文化的浸润和涵养,让学生在积极的母语实践中发现、感受母语文化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和认识世界的体验。母语课程还要有开放的视野、包容的态度,引领学生从不同维度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见识,要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

二是目标和内容逻辑。要求要在厘清不同年段和年级在听说读写、字词句段篇上,定位科学的目标和适切的内容。

三是儿童的成长逻辑。母语课程从目标定位到内容组织到实践方式,都要契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且还要根据班级学生正在经历的‘境遇’和表现出来的需求进行教室课程的灵活调整。

母语课程构建的特点

一是突破了学科壁垒,以联系的眼光看待母语学习,让母语学习真正回归生活,融入生活,创造生活。。

二是以‘特设的境遇’确保儿童的言语成长获得丰富的生命特征。

三是凸显儿童立场,以儿童为中心构建课程生活,让课程生活始终为儿童的成长服务。

四是课程逻辑清晰,既不忘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又避免了狭隘的语文本位思想,让母语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母语课程开发有路径

一是发掘经典文本的课程价值,构建多维拓展式的母语课程。

二是根据学生成长需要自主开发主题课程。

三是以现有教材为依托,进行母语课程的重构。

四是科学构建故事课程。

语文教育现状怎样(原来不是那么回事)(4)

阅读思考

一、语文不是语文书,语文教育不是教语文书。

语文书承载了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如果不探究语文书里蕴藏的秘密,不探寻语文书与学生成长的内在联系,不开发语文书里潜在的切适学生生命成长的多种“营养”,单纯的使用教材,便是徒然的浪费师生的时间与生命。越是“循规蹈矩”教语文,越是“误尽苍生”!

二、离开生活,离开“境遇”的语文,了无生趣。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生活处处皆母语。语文学习只有回归生活,融入生活,创造生活,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其独特的“清流”才会浸润生命,浸润心灵。离开了生活,没有了“境遇”,语文教育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语文课堂不只有语文元素。

母语教育要“为儿童全生活着想”,要“发展儿童的心灵”。要实现这一追求,单一的语文学科是很难做到的。因此,要有学科融合意识,要根据学生需要和文本特点进行多维度拓展。音乐的,美术的,历史的,地理的,生物的,科学的,哲学的……多元整合、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从不同的维度来参照文本,拓展视野,链接生活,打开思维,丰富情感,激发探索和创造的热望。”

四、一篇课文,可以衍生一个课程体系,一段课程生活。

李老师以三年级课文《翠鸟》为“基地”衍生的“一鸟一春天”主题课程便是最好的例证。“走进身边的春鸟”,通过观察,研究身边的春鸟,让学生积累了必要的知识和生活背景,有了切实的生活体验。“亲近母语中的春鸟”,通过诵读王维《鸟鸣涧》、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张志和的《渔歌子》、高鼎的《村居》以及臧克家的《春鸟》,感知诗词里的春鸟,接受文化的熏陶。在此基础上,阅读有关春鸟的现代文。青芒的《翠鸟》、郑振铎的《燕子》、郭以实的《鸟儿的侦查报告》、吴忌的《鸟是树的花朵》、苇岸的《鸟的建筑》,孩子们在一篇篇与鸟儿有关的经典作品中,发展思维,丰富情感,涵养精神,从而达到“鸟语花香才是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认知。 一篇课文,可以这样多维拓展,可以这样多姿多彩,充满生活的温度,生命的温度。

五、语文教师的样子,就是语文的样子。

“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不记得这句话是谁说的,但这句话却深深震撼了我。是的,在某种程度上讲,语文老师的思想决定着语文的思想,语文老师的视野,决定着语文的视野,语文老师素养的高度决定着语文的厚度,语文老师的内涵和外延决定着语文的内涵和外延。因此,语文老师更应该潜下心来阅读,以阅读开阔自己的眼界,以阅读延伸自己的思考,以阅读锤炼自己的品格,以阅读反思自己的认知。对于学生说,语文老师的样子就是语文的样子,语文老师就要通过阅读、思考、实践、写作,努力让自己的样子更美,更接近最真的语文的样子,让自己的语文更真、更美。

读完《我在小学教语文》,恍然大悟,语文教育,原来不是那么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