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谈大事,茶后话英雄很多人都会把诸葛亮和司马懿做比较,论他们谁更加的道高一尺,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三国演义里面我最喜欢的诸葛亮?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三国演义里面我最喜欢的诸葛亮(三国演义我是诸葛武侯的铁粉你呢)

三国演义里面我最喜欢的诸葛亮

云起谈大事,茶后话英雄。

很多人都会把诸葛亮和司马懿做比较,论他们谁更加的道高一尺。

我们不说三国演义里面的虚构桥段,火烧赤壁和空城计都是作者神话诸葛亮的。我们说说《三国志》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为什么诸葛亮的后代都十分平庸,司马懿的后代个个是豪杰?

我想说有这个想法的人肯定没有参透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生命?人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

假如司马懿有先知先觉的话,以司马懿的智慧,他肯定会用江山来换取子孙满堂,阖家安康,而不是为了达到权力的高峰,为了夺取曹魏江山,不惜历史倒退!导致子孙自相残杀!

首先我们来说说,司马懿的后代并非个个都是豪杰,得司马懿真传的其实只有长子司马师,心狠手辣,做事滴水不漏。

司马师的夫人夏侯薇每次看到司马家族商讨军机大事时,连她自己都不能靠近,内心已经隐隐感受到曹魏江山可能受到威胁,内心在无比挣扎,一边是对自己有恩的曹魏,一边是夫家。正在她面露犹豫,内心矛盾时。司马师发现后一碗毒药就了结了她的命,而且还表现的十分伤心,哭的撕心裂肺,让夏家人没有怀疑。夏侯薇是谁?她也是名门世家,她的祖上就是鼎鼎有名的夏侯渊,夏侯渊和曹操是即是连襟,曹操还是夏侯渊的伯乐。

但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司马师在一次平乱战场眼疾复发,后又面目溃疡,喷血,在痛苦中暴毙,英年早逝。

次子司马昭,就是司马师的小跟班级别,能力和权威和司马师根本不在一个线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因为夺权过于嚣张跋扈,导致引起其他氏族大家的口诛笔伐笔,就禅位给了他的儿子司马炎了。

司马炎就更不用说了,妥妥一枚纨绔子弟,才会选择司马哀,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呢?这句至理名言就是出自司马哀之口。

因为智商不在线,直接皇后贾南风和几个兄弟直接玩下线。

之后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司马家族几乎灭族了。我们中华民族也差点灭种。

傀儡皇帝司马炽成为阶下囚后还胡人被羞辱,被迫穿上伶人的衣服,给别人端茶倒水。你说惨不惨。

不知道司马懿在泉下有知作何感慨!

后来虽然出现东晋司马睿,逃到江南在琅琊王氏的支持下,在登基当天激动的说:“往后司马与王共营天下。”开启了东晋105年的代代傀儡皇帝。

铁打的士族,流水的皇帝。到了谢氏大家登上士族舞台由于核心人物谢安十分重视名节,才有了让晋孝帝司马耀有了喘息机会,可惜他因为喝醉酒对他的贵妃说:“你都年过三十,人老珠黄了,改日把你废了,打入冷宫。”结果他的贵妃越想越气,用枕头活活把他闷死。可惜了!

为什么说西晋王朝是历史倒退呢?大家都知道,汉朝以来想要走向士族舞台,就要有人举荐,有一套非常完整的模式,达官贵人也会养门客,这些人都是靠着一些本领上去。

而司马懿想要夺取曹魏江山时,为了能得到士族大家的支持,就给了我们世袭制,什么是世袭制,就是爸爸是丞相,生下来的儿子就是丞相,父亲是元帅,儿子长大了就是元帅,职位可以世袭,产业也可以世袭,老子都说德不配位,必有祸殃。

小时候有读到晋朝历史一些士族子弟,一辈子都没有出门过,听到马叫还以为是老虎吓破胆,这些问题直接导致西晋时期王朝更新换代的特别快的原因。

普通人想要走向士族舞台就要推翻前一个舞台。这个对于社会发展没有丝毫进步。

现在我们来反观一下诸葛武侯对于下一代的教育,不可否认他没有像司马懿一样手把手调教自己的儿子,因为他太忙了。

但是从《诫子书》可以看出他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做一个热爱生活,勤俭持家,淡泊志致的隐士。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朝不保夕的王朝,如果我们可以对金钱不那么迷恋,对权势不那么眷恋,做一个脚踏实地,学士渊博的普通百姓是实则是明智选择。

这是真正的大智慧。

你们觉得我说得对吗?

你们更加喜欢三国的那位英雄豪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