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明月松间照(竹纹深林人不知)(1)

影青佛手石竹纹花口盘 摄影 李冉 | @仓巴鹿人

竹纹是传统的瓷器装饰植物纹样,寓意是清高而有节,宁折不屈。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竹子又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植物,它不仅填饱了我们的胃,还丰盈了我们的精神。

一轮明月松间照(竹纹深林人不知)(2)

影青佛手石竹纹花口盘 摄影 | @仓巴鹿人

竹,虚心且直

竹纹是自宋代以后常见的瓷器装饰植物纹样,当时竹纹只是零星的出现,并不是占据很大的装饰面积。

元代时竹纹多在蕉石瓜果图中作为辅助纹饰,竹干、叶皆单笔勾绘,竹叶大小参差,有的竹枝上有藤蔓缠绕,别有韵味。其画法是一笔点划,竹枝瘦劲挺拔,竹叶繁密肥润。

一轮明月松间照(竹纹深林人不知)(3)

竹节香插盖置 摄影 李冉 | @仓巴鹿人

明代竹纹多与松、梅组合为完整的岁寒三友纹饰,也见有与桃、梅、石组成的纹饰,单独的竹纹十分少见。

明代永乐官窑装饰有桃竹纹饰的器物竹叶肥大密集,采用了双勾填色的绘画手法。以浓重的青花钴料勾线及叶筋。

一轮明月松间照(竹纹深林人不知)(4)

珊瑚红堆白竹石纹折腹锡壶承 摄影 李冉 | @仓巴鹿人

明代宣德竹纹器物基本上继承了永乐的竹纹绘画手法。永宣时期的青花钴料有晕散,表现出层次感。

青花色泽浓重,产生了黑铁斑痕。这一段时期的竹纹还与洞石等组合为统一的画面,其布局疏朗,运笔娴熟,画法为勾线填色。

一轮明月松间照(竹纹深林人不知)(5)

竹节醒茶罐摄影 李冉 | @仓巴鹿人

明代空白期也偶尔出现竹纹器物,画法为一笔点划,竹叶呈放射状,有清晰的竹节,绘画不精,质感却较强。

明末竹纹极少出现,常与松树、梅花相结合,绘画较为草率,采用勾线平涂绘法,无明初竹纹的层次感,青花色泽略为泛紫。

清代单独以竹作主题纹饰的器物较多,尤以康、雍、乾三朝十分常见。

一轮明月松间照(竹纹深林人不知)(6)

珐琅彩岁寒三友杯 李冉 | @仓巴鹿人

顺治朝装饰有竹纹的器物极为少见,竹叶画法较为繁密,继承了明代双勾填色的技法,层次不甚清晰,青花瓷发色浓艳而含紫,与晚明截然不同,釉质较为细腻,白中含青。

清代康熙时期竹纹呈现出竹干粗壮,竹叶茂盛,富有生机勃勃的气势。这大概与康熙帝以身作则,常年笔耕不辍,喜好文房用具,提倡文治有关。

此时的竹纹还刻意追求竹子的摇曳风姿,所采用的双勾填色的画法要比顺治时期更为精细,在釉质滋润光泽,胎质洁白细腻,浅淡的青花呈色的映衬下美轮美奂,构图疏朗大方,层次感强烈。

一轮明月松间照(竹纹深林人不知)(7)

圆竹壶 李冉 | @仓巴鹿人

清代雍正官窑单独以竹为主题纹饰的器物较常见,其画工极为工整细腻,与实韵味浓郁,色彩生动逼真,诗书画独步整个清王朝。

此时的斗彩器物绘工精湛,虽色彩不及珐琅彩的丰富绚美,但清新淡雅,别有一番情趣。其构图也有较为饱满的装饰风格,竹叶繁密,很有层次感。

一轮明月松间照(竹纹深林人不知)(8)

磁州窑“张家造”款白地黑花竹纹枕

竹,源远流长

关于竹的特性,在《竹谱》中有云:“植物之中,有物曰竹,不刚不柔,非草非木,或茂沙水,或挺岩陆。”《埠雅》:“竹,物之有筋节者也。”《尔雅》:“东南之美者,都会稍之竹箭焉”。

所有的文字,都表达了竹的生长区域和形态美感,由此可见人们讴歌竹,并非短时间才开始的。

一轮明月松间照(竹纹深林人不知)(9)

斗彩灵芝水仙竹纹杯

竹的寓意,也与它的生长习性有关。

竹临霜不凋,四季常绿,以其拔节向上,虚心有节,而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古俗点燃爆竹陈旧迎新,因而又被赋以竹报平安的象征,竹,与“祝”同音,又有吉祥祝福的寓意。

一轮明月松间照(竹纹深林人不知)(10)

青花竹石芭蕉图碗

当然,我们都知道“雨后春笋”这个词,用来形容雨水过后竹子的迅猛成长。滋生易、成长快,因此古人因此还用来比喻子孙众多。

除了这些,竹还常常和石头在一块组合,有着坚定不移、如同磐石的寓意表达。

一轮明月松间照(竹纹深林人不知)(11)

黄地绿彩桃竹纹碗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与梅、松被古人冠以"岁寒三友"之名,又与兰、梅、菊并称为"四君子",都是历代文人雅士尽情讴歌描绘的对象,常常通过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

因为她挺拔向上,不惧严寒风霜的摧残,疾风知劲竹,那种高风亮节的气质为古人所喜爱。

一轮明月松间照(竹纹深林人不知)(12)

影青堆塑竹叶纹壶承 摄影 李冉| @仓巴鹿人

中国文人墨客把竹子空心、挺直、四季青等生长特性赋予人格化的高雅、纯洁、虚心、有节、刚直等精神文化象征。

它的身姿,一直向上,从不弯曲,如同这浮躁 俗世中,一些永不妥协的坚守。

主编/仓巴鹿人

撰文/阿森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