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 人。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鲁迅先生以笔为戈,战斗一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二、故事背景

1902年,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鲁迅在仙台学医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

鲁迅与藤野先生分别20年后的1926年,正值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时期,也是鲁迅世界观发生伟大飞跃的时期。这年秋天,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成的。

三、文学常识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其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

四、问题归纳

1.“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

首先是感激、怀念,然后是因“状况无聊”对没有寄信和照片的愧疚之情.

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流露出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反衬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3.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原因是“物以稀为贵”,句中的“大概”的理解?

物以稀为贵”,包含一个弱国国民 的辛酸,同时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4.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的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受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话中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忧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5.“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句中的“何尝”是什么意思?

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

6.“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

前一个指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后一个“他们”指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

7.文章的结尾有何作用?

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精神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8.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 感激、怀念,体现在:①装订收藏讲义 ②悬挂先生的照片 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和力量。

9.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你怎样看待鲁迅的这样行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原因:在课堂上看电影时,看到中国人那种麻木、不觉醒的精神状态,他认为学医只能医其身体上的痛苦,而不能医其心灵上的疾病,只有拿起笔写文章,才能唤醒国人的不觉醒的意识。

表达情感:这是鲁迅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反映,表现了他总是站在国家与民族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与做事情,将自己的人生与祖国和民族联系起来,具有极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10.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岐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愿望。

“看电影事件”使作者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上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医治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

鲁迅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精神,这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1)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2)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3)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4)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5)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6)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7)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8)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9)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10)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11)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12)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13)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14)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15)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16)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17)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18)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19)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20)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21)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22)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23)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24)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25)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26)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27)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28)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29)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30)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31)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32)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33)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34)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35)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36)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37)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38)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39)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40)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41)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42)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43)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44)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45)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46)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47)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48)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49)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50)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51)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52)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53)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54)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藤野先生诵读)(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