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许多描述孤独的句子,张小砚的这句是我认为对孤独很温柔的褒奖。她说:后来许多人问我一个人夜晚踟蹰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却不是孤单和路长,而是波澜壮阔的海和天空中闪耀的星光。

提到孤独,我们常常会联想寂寞,会笼统地将它与之相提并论,并由此认为孤独是被动的,是一无是处的。

实则二语迥然不同,寂寞至终是在消耗我们的情绪,而孤独不会,孤独并非不好的事情,它是通往自由且饱满的必经道路。

然而,每每当我们谈论孤独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一个孤独的灵魂还在尘世里漂泊(我的孤独在人群中)(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3月新书

在万物复苏的季节,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推出了刘亮程先生的新散文集——《我的孤独在人群中》,于本书中,我读到了一截光阴、一方热土和一个自然的孤独,浅浅读来不免觉得苦深愁重,细读下去方觉温澜潮生。

世间的孤独大抵如此,虽是词义消极,然则充满力量。

刘亮程,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后一位散文家”,林贤治评他的作品阳光充沛,在那里夹杂着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无助、快乐和幸福。

在书中《斯古拉》一篇,作者写到:“我从没想过去攀上她的峰顶,我的力气或许只够我在世间度日。我喜欢在一条小山沟里,目送日落日出,在那里,我的炉火有足够的力气烧开水,煮熟米面。”

如同一个孤独的庄稼汉形象,卷起裤管、扛着一把铁锨,在即将丰收的田梗上静静观望,殊不知,炉火与米面、旷野与自然是他脱洒而饱满的日常。

一个孤独的灵魂还在尘世里漂泊(我的孤独在人群中)(2)

刘亮程“20世纪中国*后一位散文家”

读这本书,我划了许多批注,甚至热切地执笔大段落摘抄。有些挂在意识形态层面的话语,总能不着痕迹地击中内心,虽不会让人瞬间顿悟,但却可以使人安静和不断思考;有些话语落入现实生活中,朴素、直白,却又不会俚俗,像是一个我们身边的熟人,在牵着水牛下田路上,悠闲地讲着这个村庄的传闻和历史。

“人的命被路和风无限拉长。”似乎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人是要死的,可是很少有人突然想到:原来我也是会死的啊。

从二十九岁到三十岁,躲在网吧里看视频打游戏也能活到;从三十岁到四十岁,坐在家中炕上喝着烫茶也能活到;从四十岁到五十岁,躺在被窝里想着好多事情也能活到……

可是我们仍然竭尽全力跑在路上,跑在世俗的忙碌当中,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也许早就死在炕上了,烈酒烫茶喝不着,大好世界也看不到。

与其说这是人们抵抗孤独的方式,不如说这原本就是生活的本质。

一个孤独的灵魂还在尘世里漂泊(我的孤独在人群中)(3)

《我的孤独在人群中》散文集

刘亮程先生的文字,就像是一个一个地都放入到一条澄澈清明的小河里淘洗过,洗得透亮、淳朴,但是洗净铅华的这些文字又没有丢失它原本的厚重感。

身边的小事皆可入文,村中的动静皆能成诗,这是发现的哲学,也是悲怀和乐世的哲学,让读者学会在旷野中遇见自己,在人群中体味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