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9年春,“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克召开,中国共产党应邀派出代表团出席大会。

开幕那一天,各国家代表团入场时,会场会奏唱本国的国歌,这下子,中国代表团犯难了,新中国还没成立,还没有国歌,怎么办呢?

这时,有人灵机一动:“用《义勇军进行曲》代替如何?”

新国歌和老国歌歌词(1949年国歌中的一句歌词引发争议)(1)

《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4年的冬天,当时,日本的铁骑在入侵我东三省后,又毫无顾忌地在我华北大地上肆意横行。

然而,国民党反动势力对此却是视若无睹,他们实行“不抵抗”政策,他们在大城市纸醉金迷,完全不管在炮火之下的中国老百姓。

尤其是在名流云集的大上海,到处都充斥着“桃花江是美人窝”的淫词艳曲。

此时,中共秘密党员、著名剧作家田汉正处在上海,他看向窗外的灯红酒绿,悲哀的感叹:“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

于是,气愤的田汉去找了自己的好友——作曲家聂耳:

“现在靡靡之音满天飞,特别是那首‘桃花江是美人窝’,更是颓废至极,照此下去,人们的意志会消弭在这靡靡之音中,会成为亡国奴,我们必须想想办法才行!”

新国歌和老国歌歌词(1949年国歌中的一句歌词引发争议)(2)

对于田汉所说,聂耳深有同感:“是啊,我们这些搞文艺的,必须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才行啊!”

“那这样,我写词,你作曲,我们搞一首歌战胜‘桃花江是美人窝’如何?”,田汉向聂耳发出邀请。

聂耳想也没想就同意了:“好啊,依我看,要搞就搞一首像《国际歌》、《马赛曲》那样有气势的歌,来鼓舞人们的斗志!”

两人一拍即合,很快,他们找来《国际歌》、《马赛曲》反复吟唱,试图从里面找到些灵感。

在此之前,聂耳创作过《毕业歌》、《卖报歌》等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可这一次,他还是遇到些麻烦,可能是定的要求过高,他写了一稿又一稿,始终没个满意的。

就在创作陷入瓶颈的时候,上海电通(电影)公司的经理孙师毅找到了田汉,请他创作一部电影本子。

他给了田汉最大的创作空间:“题材你定,只是希望在时间上快点。”

新国歌和老国歌歌词(1949年国歌中的一句歌词引发争议)(3)

巧的是,田汉正好在构思一部关于抗日题材的剧本,因此,没过多长时间,一部名叫《凤凰的再生》(电影《风云儿女》)的电影故事便在田汉手上诞生了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名叫辛白华的青年诗人,“九一八事变”后,他和好友梁质夫从东北逃出,四处漂泊。

途中,他们认识了住在楼上的少女阿凤和她的母亲。母女俩生活艰辛,辛白华和梁质夫很是同情,经常帮助她们。

后来,梁质夫因为和革命有关,被捕入狱,辛白华则与富孀史夫人陷入情网。

阿凤的母亲去世后,辛白华把小姑娘送进学校读书,无依无靠的阿凤进入了歌舞班,经常到全国各地演出。

梁质夫出狱后,日本侵略者侵占华北,梁质夫去到前线,奋勇杀敌,而辛白华躲到了史夫人家,还被史夫人带到青岛游山玩水。

在青岛,辛白华遇到阿凤所在的歌舞团演出。看完阿凤演的《铁蹄下的歌女》,辛白华的爱国热情被点燃,可是,他没能摆脱开史夫人给他的“爱情”,于是,这股热情很快被熄灭。

不久后,他听说了梁质夫在抗日战场牺牲的消息,终于,他抛弃了养尊处优的享乐生活,选择走上抗日前线。

新国歌和老国歌歌词(1949年国歌中的一句歌词引发争议)(4)

不过,这个故事的创作并非一帆风顺,在此过程中,田汉因“抗日反政府罪”遭到国民党特务的追捕,四处逃亡。

然而,这一切并未消弭田汉的革命意识,反而激起了他的革命热情。在创作出《凤凰的再生》后不久,田汉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血肉来铸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每一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大炮飞机,前进!”

这首歌的灵感来得突然,导致田汉事先没有任何准备。情急之下,他从烟灰缸里展开一张被揉成团的香烟衬纸,写完后,夹在了电影本子中。

随后,他匆匆走出旅馆,几分钟后,追捕田汉的特务赶到。

似乎是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太过危险,田汉将故事和歌词交给了中共秘密组织,这些东西后来转到了夏衍手里。

新国歌和老国歌歌词(1949年国歌中的一句歌词引发争议)(5)

夏衍拿到故事后,在里面翻到了写着歌词的香烟衬纸。因为衬纸被茶水浸湿,字迹有些模糊不清,他和孙师毅一个字一个字的辨认,后誊抄在稿纸上

而田汉这边,他在不久后被捕入狱,之后,聂耳成了国民党特务的新目标。

为保证聂耳的安全,党组织讨论后决定,让他先去日本,然后转道去苏联和欧洲学习考察。

就在聂耳动身前,听说了田汉创作出故事和歌词的事情,他马上想到了自己和田汉的约定,于是,他找到夏衍:“把主题歌的作曲任务交给我吧。”

夏衍有些顾虑:“你马上要去日本了,时间来得及吗?”

聂耳点头:“你放心,我到日本后,会尽快把歌稿寄回的,绝不会耽误影片的拍摄。”

夏衍点头:“好,那你得抓紧时间,不过,更得注意安全。”

新国歌和老国歌歌词(1949年国歌中的一句歌词引发争议)(6)

回家后,聂耳轻轻展开夏衍给他的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歌词如同黑夜中的一道惊雷,炸亮了聂耳的内心,不到两天,聂耳便完成了乐谱的初稿。

随后,他找来导演许幸之、孙师毅等人征求意见,大家讨论过后,将原词中“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一句改为“冒着敌人的炮火”。

正当聂耳准备根据大家的意见进一步修改时,他接到了组织要求他尽快离开上海的指示。

于是,他带着初稿,匆匆踏上了开往日本的轮船。

到达日本后,他听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无耻叫嚣,联想到中国人民正在战争的炮火中水深火热,聂耳义愤填膺。

他在初稿的基础上再做修改,完成了修改稿,也就是我们所听到的版本。

1935年5月,聂耳将《义勇军进行曲》寄回电通公司,此时,电影的拍摄已接近尾声。

新国歌和老国歌歌词(1949年国歌中的一句歌词引发争议)(7)

夏衍将《凤凰的再生》改为电影台本后,将电影名字改为《风云儿女》。电影的拍摄也是一波三折,主创人员千辛万苦,才使得这部作品得以问世。

7月,《风云儿女》在上海首映,影片的片头和片尾曲都是这首《义勇军进行曲》。

随着《风云儿女》热播,《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大江南北。然而就在这时,聂耳在日本藤泽不幸溺水身亡。

《义勇军进行曲》成了他生命的绝唱,而他留下的旋律,唱响了中国人不屈的灵魂。

不仅如此,《义勇军进行曲》还随着中国人民对日本法西斯的英勇事迹传到了全世界

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纽约广场唱响了这首歌,他还专门灌制了一套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并请宋庆龄为这套唱片撰写序言。

新国歌和老国歌歌词(1949年国歌中的一句歌词引发争议)(8)

《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国歌

1949年“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开幕前,因为会场会奏唱国歌,所以,选定国歌一事被提上日程。

选定《义勇军进行曲》后,有人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句有些不太适宜,毕竟新中国就快成立了,中国不再是过去那个被人欺辱的中国了,所以,这一句被改为“中华民族到了大翻身的时候”。

代表团回国后,这一情况被汇报给了上级。6月16日,周恩来召开新政协筹备会常委第一次会议,决定成立六个工作小组,其中,第六小组专门负责拟定国旗、国徽、国歌等事宜

第六小组的组长是马叙伦,副组长是叶剑英。不过,当时的叶剑英是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市长,日常工作太过忙碌,所以,增加了沈雁冰(茅盾)任副组长。

新国歌和老国歌歌词(1949年国歌中的一句歌词引发争议)(9)

7月4日下午三点,叶剑英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上,叶剑英提议,是不是可以用“海选”的方式,向全国人民征求意见

五天后,征求意见的启事被送到了周恩来的办公桌上,其中明确了国歌的一些征集要求:

1、中国特征;2、政权特征;3、新民主主义;4、新中国之远景;5、限用语体,不宜过长。

周恩来批准后,工作人员火速将启事打印出200份,分送给毛泽东、朱德、李济深等人征求意见,反馈结果出奇的一致:“完全同意”。

随后,北平、天津、上海、沈阳、哈尔滨等13个城市报纸上的显要位置被刊登了启事。

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迅速从全国甚至向海外传开,一幅幅设计精美的国旗图案、一首首充满激情的歌词,从各地飞往北平。

新国歌和老国歌歌词(1949年国歌中的一句歌词引发争议)(10)

8月5日,第二次会议召开。马叙伦首先向大家宣布了个好消息,截止至8月2日,已经收到各类稿件612件,其中国歌歌词125件。

另外,歌词稿件部分,请到了马思聪、贺绿汀、吕骥、姚锦新四人作为专家顾问。

他们都是著名音乐家,对音乐极有研究,他们会审阅全部稿件,把筛选出来的再提供给小组全体会议决定。

最后,四人选出13件作品。8月26日,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召开,落座后,大家没有寒暄客套,会议主席周恩来直奔主题。

马叙伦代表第六小组汇报了国歌的进展:

“国歌虽然收到几百件,可取的也很多,但都只能作为普通的革命歌曲,作为国歌是不够的,现在选出了13件送给大家看,请常委会决定。”

新国歌和老国歌歌词(1949年国歌中的一句歌词引发争议)(11)

可能是这13件都有些不尽如人意,最后,国歌也没被定下来。时间一晃到了9月中旬,距离开国大典只有半个月时间了,国旗、国歌都没定下来,第六小组必须紧锣密鼓。

9月25日,一直没有任何“动静”的国歌终于有了发展。这一天,丰泽园召开协商座谈会,马叙伦提出:

“我们政府就要成立了,而国歌根据目前情况一下子还制作不出来,是否可以用《义勇军进行曲》暂代国歌?”

有人提出了和之前一样的观点:“曲子是很好的,只是词中有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妥,最好能修改一下。”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该曲是历史性的产物,为保持完成性,建议曲词都不要修改。”

当时,词作者田汉也发了言,他说歌词在过去有它的历史意义,但是现在,应该让位给新的歌词了。

新国歌和老国歌歌词(1949年国歌中的一句歌词引发争议)(12)

听了所有人的发言后,周恩来表示:

“国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中华民族危难关头,正表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我们面前还有帝国主义敌人,我们要建设要发展,帝国主义会越加嫉恨我们、破坏我们、进攻我们,你能说,我们不危险了吗?我看还不如留下这句话,经常保持警惕为好。”

除此之外,他还补充道:“用原来的歌词才能鼓动情感,修改后,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情感了。”

毛泽东认同地点点头: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可是,我们要居安思危。这首歌中的这一句,我看很好,意味深远,我同意周总理的意见,不仅现在不能改,永远也不能改。”

就这样,意见被统一,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和周恩来还带领大家放声高歌了《义勇军进行曲》。

新国歌和老国歌歌词(1949年国歌中的一句歌词引发争议)(13)

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就国歌一事通过了决议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毛泽东用带着些湖南口音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啦!”

接着,他按动升旗电钮,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