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意识状态,有一点很有意思:它们总是往来不息即使是强烈的高峰体验或者意识转换状态,也是倏忽而来,停留一会儿,又倏忽而去不论这些感觉多么美妙,它们总是转瞬即逝,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纵向整合的优点和缺点?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纵向整合的优点和缺点(整合方式之发展的阶段或层次)

纵向整合的优点和缺点

关于意识状态,有一点很有意思:它们总是往来不息。即使是强烈的高峰体验或者意识转换状态,也是倏忽而来,停留一会儿,又倏忽而去。不论这些感觉多么美妙,它们总是转瞬即逝。

虽然意识状态转瞬即逝,但意识阶段却永久驻留,这些阶段反映了发展与成长的真实历程。一旦你处于某一阶段,那便是持久地拥有了该阶段的能力。例如,一旦孩子在语言发展阶段有了成长,这个孩子就永久掌握了语言。语言不是一种高峰体验,不会此刻拥有下一刻消逝。其他类型的成长也大抵如此。一旦你稳固地抵达了成长的某一阶段,不论何时,你都拥有这一阶段的任何能力,例如更敏锐的意识、更包容的爱心、更崇高的道德、更高明的智慧和觉知。短暂的状态变成了永久的特征。

一共有多少发展阶段呢?这取决于你如何划分和归类;有着很大的随意性。例如,冰与沸水之间到底相差多少度?如果你是用摄氏温度来计算,两者就相差100度;如果你使用华氏温度来计算,冰点是华氏 32 度,沸点是华氏212度,那么两者之间就相差 180度。哪一个正确呢?都正确。问题就在于你以什么标准进行测量。

意识的各个阶段也是如此。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可以对发展进行衡量,因此有着不同的阶段概念,所有这些概念都各有用途。例如,在瑜伽哲学的脉轮系统中,存在七个主要阶段或意识层次。著名的人类学家让·杰伯赛(Jean Gebser)提出了五阶段说:远古的、魔幻的、神话的、理性的以及整合的。某些西方心理学模式则会给出8个、12个或者更多的发展层次。哪一个对呢?都对,关键就在于你是以哪种方式对发展与成长进行衡量。

“发展阶段”有时也可以视为“发展层次”,因为每一阶段所代表的就是一个组织层次或者复杂程度的级别。例如,从原子到分子到细胞再到有机物,进化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涉及更为复杂的层次。“层次”这个词没有主观评断和排他的意思,只是用来表明有些重要特征会以不连续的、量子跃迁的方式突然出现,这些发展中的层次上的飞跃是许多自然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为关键的是,有时为了强调阶段发展所具有的流动性与连续性,我们经常用波(wave)这个概念来进行说明。发展的阶段或者波段是IOS的根本要素。总体来说,在整合模式中,我们把意识发展分为8到10个层次、阶段或者波段进行研究。经过多年的调查工作,我们发现,超出这个数量会太过繁琐,而少于这个数量则过于模糊。我们经常使用的阶段概念包含了简·洛文杰与苏珊娜·库克·格鲁特最先提出的自我发展理论、唐·贝克与克里斯托弗·考恩所提出的螺旋动力学,以及罗伯特·基根所研究的意识秩序。但是还有很多其他关于阶段的概念对整合之道也非常有用,只要你觉得合适就可以使用。

后文会详细谈到它们,让你了解阶段有多么重要。现在我们先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其中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