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冬有“三九”,夏有“三伏”,它们虽然不属于二十四节气,却也一样对着农业的生产生活具有指导意义。进入伏期后,高温高湿的闷热天气将频繁出现,你知道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伏天又叫“三伏”或“伏天儿”,出现在小暑与处暑(约7.7-8.23)之间,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的一段日子,具有高热高湿明显、累计日数多、持续性强的特点

出伏是不是指三伏天结束(夏有三伏)(1)

“伏”引申为潜藏、埋伏,三伏天的“伏”指“伏邪”,我们可以理解为天气太热了,应当在家歇着,闭门不出,宜伏不宜动。

临近三伏天,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发得多,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进入三伏天后,地面累积热量达到最高峰,持续高温再加上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形成了闷热的“桑拿天”,极易发生中暑现象。

出伏是不是指三伏天结束(夏有三伏)(2)

2021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1日,“三伏”长达40天,其中“中伏”是20天,具体为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便是三伏天开始的日子。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但一年365天不是10的整数倍,所以今年的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了,因此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

“三伏天”的开始时间取决于夏至到立秋之间共有几个庚日,跟这一年会不会特别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初伏与末伏固定是10天,中伏的时间不固定:有四个庚日则中伏为10天,有五个庚日则中伏为20天。

出伏是不是指三伏天结束(夏有三伏)(3)

伏天既要防高温中暑,更要科学防“寒”,切忌贪凉洗冷水澡、长时间吹空调等。

关注我,读懂农业农村!为各地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