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过后,每个被废弃的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除焚烧外,据统计,每年约有800万吨的塑料倾倒入海洋。中国的塑料倾倒量大致占三分之一,位居全世界第一。

全文4123字,阅读约需7分钟

清洗后的外卖餐盒属于什么垃圾(外卖垃圾围城)(1)

▲目前常见的PP5(聚丙烯)材质餐盒。新京报记者 卢通 摄

足不出户轻点手机,大概十几分钟后一份热腾腾的美食便摆在了面前。近两年,随着外卖行业迅速发展,不断增长的外卖垃圾潜伏的生态隐患引发担忧。外卖平台、商家能否从源头控制餐盒材质及数量?巨量的外卖垃圾又该如何处理?

新京报记者探访发现,目前市场上餐盒材质主要为PP5(聚丙烯),这类材料虽然有无毒害、耐高温等优点,但其不可降解的特点却引出了垃圾处理难题。

记者从市城管委了解到,目前外卖垃圾中的塑料制品回收量极低,多数外卖垃圾都通过焚烧处理。

▲8月24日中午,建外SOHO东区办公楼,一名外卖小哥在楼层内送餐。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这名送餐员平时负责给周边写字楼送餐,他告诉记者,“大概11点半开始,订单会大量增加。有时候一个中午要送30到40份外卖”。不过,他并不清楚究竟有多少送餐员负责周边写字楼的外卖。“可能十几个吧”,他有些含混地说。

每天大量的外卖垃圾都被扔进每层楼的垃圾房内。一位负责清洁的工作人员说,中午时候一般多是外卖垃圾,多的时候一层就能收拾五六袋。记者在未封口的垃圾箱内看到散乱堆放的外卖盒,有些还剩下大半碗麻辣烫。(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一位正在收集各个楼层垃圾袋的工作人员说,从下午开始,一直到晚上下班前,他需要不间断工作,才能把每层垃圾房捆扎好的垃圾收净,再送到楼下临时堆放垃圾的地方。“工作日时,一天平均要收十七八车垃圾,每车大概30袋垃圾”。这样算下来,一天大概产生数百袋垃圾。

在另一处位于大望路的写字楼内,写字楼内的垃圾桶也被外卖垃圾塞满了,垃圾袋内露出塑料餐盒和剩下的食物等。

清洗后的外卖餐盒属于什么垃圾(外卖垃圾围城)(2)

▲8月24日,建外SOHO东区办公楼,工作人员在楼层间运垃圾。据介绍,他们只把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收集,厨余外卖垃圾并没有特别分拣。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外卖餐盒材质暂无明确标准

美团外卖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目前美团每日订单量达1200万份,累计用户2亿。另据NGO组织素社引用“饿了么”发布的中国外卖大数据显示,中国市场规模达到6亿。2016年在线外卖用户消费频次,每周消费3次以上的用户占比高达63.3%。

该公益组织统计,按照上述这种消费方式,每周至少有4亿份外卖“飞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至少产生4亿个一次性打包盒和4亿个塑料袋,以及4亿份一次性餐具的废弃。(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它们的平均使用时间为25分钟,所承担的使命就是在不到半小时的派送过程中,保证用户的外卖不被混淆。而使用过后,每个被废弃的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除焚烧外,据统计,每年约有800万吨的塑料倾倒入海洋。中国的塑料倾倒量大致占三分之一,位居全世界第一。

如此巨大的使用量,相关部门对餐盒材质标准有无明确要求?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部门表示,对于外卖行业使用的餐盒,目前尚未有具体成分标准。而对于是否为可降解环保材料、是否有利于日后处理则没有相关规定。“无毒无害,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就行。”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不可降解材料为何成主流?

中国环境保护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称,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外卖餐盒分为四大类: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PP5塑料餐具、纸质餐具以及可降解餐具。其中,PP5因无毒无味、重量较轻、耐高温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餐盒包装当中。

“PP5广泛用于外卖,还与中国饮食特色和烹饪结构有关。”马军解释道,与国外相比,国内外带食品多汤汁、油水,不宜用纸袋等材料打包。而PP5材料本身的特性,被外面打包广泛应用,有其必然性。

他表示,PP5虽不可降解,但目前外卖的包装主要还是考虑其可以达到质量要求,能够保证健康卫生。

对于市场上被宣传推广的可食用外卖餐盒和餐具,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伟称,这些材料在运输保存环节及卫生较难保证,因此相对而言,PP5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至于其如何处理,他解释,目前国内对于废弃PP5材料的处理方式主要为焚烧用于发电。(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外卖垃圾分类处理有难度?

采访中,几乎没有人将盒内剩余的食物与一次性塑料餐具分离。记者看到,垃圾临时堆放处的黑色垃圾袋内,不少塑料餐盒内,还留下丢弃的食物。工作人员介绍,稍晚,这些垃圾将被统一拉走进行处理。

外卖垃圾中的废弃食物是否应与一次性塑料制品分离?对此,北京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解释,二次分拣及清洗的成本很高,而且塑料制品再生利用的价值有限。因此,大多不会进行二次分拣。

这一说法得到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博士、北京零废弃发起人毛达的赞同。他解释,食品一旦与一次性塑料制品混合,分拣的代价太大。以目前的现状来看,分离后,这些一次性塑料餐具也大多无法循环利用。

外卖垃圾为处理设施添负担?

随着外卖订单持续走高,产生的外卖垃圾也“水涨船高”。这是否会加重垃圾设施处理压力?对此,北京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回应,这些外卖垃圾大多焚烧处理,不会增加难度。这些塑料制品热值较高,焚烧时可适当助燃。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共有6座在运垃圾焚烧厂,包括高安屯焚烧二期及鲁家山焚烧厂等。接下来,北京仍将加紧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城管委相关负责人此前介绍,目前,正在加紧推进建设20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其中有5处垃圾焚烧厂是今年力推的,包括阿苏卫、通州、顺义二期、密云、怀柔等焚烧处理设施。2020年,垃圾的消纳能力要跟实际垃圾产生量相匹配,甚至要有较大弹性。

外卖垃圾是否可再生利用?

外卖垃圾中塑料制品占比较大,这些塑料是否可回收再利用?对此,上述城管委相关负责人并不乐观。他曾做过相关调研,发现这些塑料餐盒质地很薄,不好再生。在可回收领域并不“吃香”。“目前来看,市场对这类塑料需求并不大”,他说。

一位从事再生资源领域十余年的从业者说,这样的塑料餐盒甚至没有纸制品“值钱”。他举例,现在,回收一吨塑料餐盒大概卖600块左右,附加值较低。一般都是做成颗粒后,再重新卖给塑料厂。如果是发泡餐具,价格会更低。

回收利用前景低迷,上述城管委相关负责人及毛达均呼吁,应从源头进行垃圾减量。毛达说,一旦产生垃圾,后续措施都是“无奈之举”。产生越多,风险越大。他认为,首先应减少外卖垃圾产量,如减少订外卖,或降低使用一次性餐具频率。

新京报记者 信娜 潘佳锟 卢通 实习生 李强

值班编辑:一鸣 张一对儿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本文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