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哪一年写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1)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哪一年写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2)

我去过两次湖南的岳麓书院,印象最深的是大门口的一幅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初看这副对联,初时颇有几分不解。堂堂中华大地,天下九州,难道只有楚州有才吗?口气未免太大了一点。就楚文化来说,也只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还有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秦晋文化、吴越文化、还有诸如少数民族的藏文化等等,这才组成伟大的中华文化。为什么会说惟楚有才呢?难道是因为有岳麓书院的缘故吗?想想也不对。就古书院来说,中国有四大书院。

这四大书院有应天府书院,在河南商丘睢阳区,岳麓书院在湖南长沙岳麓山,白鹿洞书院在江西九的江庐山,嵩阳书院在河南郑州登封县。还有人说有 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这么说来就是五大书院了。其实恐怕还不止这五个,也还有没保存下来的。看来惟楚有才也不是因为岳麓书院。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哪一年写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3)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哪一年写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4)

还有人说,湖南的文化底蕴厚,重视教育。并举例说,当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攻下天京以后,把太平天国的财富统统运到了湖南,车载船运拉了一个多月。后来用这些财富办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种说法有没有根据无从考据,但即便这种说法成立,那也是晚清时期,属于近代史。和文化底蕴有关系,但也关系不大。

在中国近代史上流传着很多关于湖南的惊人之语,比如有:"若道中国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无湘不成军","天下督抚半湘人"等等。

的确,当年如果没有曾国藩的湘军,就不可能平定太平天国,解除了晚清朝的危机,晚清可能早灭亡五十年。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哪一年写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5)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哪一年写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6)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哪一年写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7)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哪一年写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8)


可是“要想中国灭亡,除非湖南人死光”,这句话有没有根据呢?或者说出自何处呢?到网上查一下才发现这句话最初应该来自左宗棠的功。据说在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洪杨起义,左宗棠先后辅佐张亮基和骆秉章两个抚台,“内清四境”、“外援五省”,不但湖南安定了,还有支援了其它省。随着左宗棠的名声大振,引起世人和关注,拥护者(也可能本身就是湘军的人)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很有可能就是“要想中国灭亡,除非湖南人死光”这句话演变的来历。

至于后来那句“日本人要想占领中国除非湖南人都死光了”,据说是近代湖南名人杨度说的。

不管怎么说,湖南确实是个地灵人杰的地方,就近代史来说,清末年出过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有影响力的人物;辛亥革命时期又出过宋教仁,黄兴,蔡锷,杨度等人。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就更多了,人人皆知。至于教育家,科学家,作家,每个地方都出了不少,但是数量还是相当惊人的。这些也可能从一个侧面阐述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哪一年写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9)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哪一年写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10)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哪一年写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11)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哪一年写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12)


对于这一奇特到文化现象,有人是这样解释的,说这和湖南的地域特点及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湖南多山,特别湘西更有十万大山之说。一个长期在深山老林的蛮荒地带,与天斗,与地斗,不停的拓展自己到生存空间,环境闭塞、资源匮乏的恶劣生存环境,逼迫他们必须胼手胝足,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大山的夹缝中艰难的生活下去。

还有一种说法:创业靠天时、地利、人和。生活在大山里的湖南人无天时、无地利,只能求人和,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他们必须抱团取暖,在整个地域靠独的语言把大家结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特种浓厚的乡土观念,而只是这种很强的乡土观念,在遇到大的变革、或者遇到外敌入侵的时候,就会拓展演变成地方观念、种族观念和国家观念,这也会逐渐演变成关心政治,逐渐形成了“苟利国家生与死,岂以祸福避趋之”的道德规范。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哪一年写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13)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哪一年写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14)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哪一年写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15)


如果从这方面来阐述“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也不失为一种绝好的答案。无论怎么阐释,湖南出了一个伟大的开国领袖,这就是湖南的骄傲,就解释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所以含义和内容。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哪一年写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16)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哪一年写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