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件在中国传统信仰中具有“护身保命”寓意的吉祥物品——长命锁

在我们如今的了解中,长命锁是作为儿童周岁馈赠之礼的,其实它的产生、发展和最终定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长命锁真的能护佑长命百岁吗?这种我们所熟悉的形制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1)

长命锁(图片 | 堆糖·卓椋)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2)

长命锁真的能护佑长命百岁吗?

长命锁,顾名思义是一种锁,为“长命”而锁,但它不属于实用锁,而是一种装饰锁。至于它为何会与护佑“长命”的寓意联系起来,就得从它的起源说起了。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3)

南宋苏焯《端阳戏婴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学界一般认为长命锁起源于端午节时的辟邪之物,可靠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

《后汉书·礼仪志》(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中记载:

“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

东汉文人应劭所著《风俗演义·佚文》中记载:

“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曰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

端午节扫五毒(蟾蜍、蜈蚣、蜥蜴、蝎子、蛇)的习俗早已有之,人们多在这天举行各种辟恶除秽禳凶的仪式活动,挂、系五色缕就是其中的一项。人们希望通过这些仪式活动,能够避免五毒侵害、不使病魔缠身、健康长寿,因此,五色缕又被称为“长命缕”。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4)

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及至唐代甚至更晚,它依然应用于五月端午去邪除瘟。唐朝时期,从皇朝贵族到文武百官都有端午节系长命缕的习俗,诗歌中也常常被提到。

唐朝司空图《长命缕》诗中云:“此去知名长命缕,殷勤为我唱花前。”

唐朝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诗中云:“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后来的长命锁不仅继承了长命缕的名称,同样继承了它护佑长命百岁的吉祥寓意。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5)

从长命索到长命锁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6)

南宋苏汉臣《货郎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7)

南宋苏汉臣《货郎图》部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宋朝时期,长命缕不仅出现在皇帝对后宫嫔妃和百官的赏赐中,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宋代的长命缕多是儿童佩戴,而且样式更为精致,或由丝线打出吉祥结,或穿缀珠饰。

《宋史·礼志》曰:“以一彩续命缕分赐百官。”

《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端午节,扑卖诸般百索,小儿荷戴。系头子,或用彩线结,或用珠儿结。”

宋代的很多风俗画中都表现了儿童戴长命缕的场景,如南宋苏汉臣的《货郎图》《长春百子图》。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8)

南宋苏汉臣《货郎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9)

宋代苏汉臣《长春百子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方面长命缕的形制越来越精致繁复,另一方面璎珞与项圈等颈饰十分流行(早期的长命锁形制与璎珞极其相似,都是大项圈的中心悬挂一个挂饰),这些因素都加速了长命锁的产生和发展。

长命缕又被称为朱索、百索、长命索。“索”,据《小 (尔)雅》《说文》的解释,有铁链之意,而“锁”不必多说也可组词为“锁链”。而且,“锁”与 “索”同韵同声,两者很自然地联系于一起,由“长命索”演变成 “长命锁”,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锁作为一种封闭门、箱的器具,一旦上锁就非钥匙不能打开,把锁的这种“封锁”用处加以夸张、引申,便可用来锁住无形的事物,如生命。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10)

清代“五子登科”烧蓝博古八宝吉祥纹椭圆项圈双喜挂银质方形长命锁(图片 | 新浪·佛山市博物馆)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11)

清代“《白蛇传》故事送伞”银质长命锁(图片 | 新浪·佛山市博物馆)

最晚到明朝时期,长命锁就已经出现了。及至清代、民国,这段时间是长命锁发展的高峰时期,不仅是作为孩童的常佩颈饰,有的富贵人家的少男、少女和年轻妇女也会佩戴。

此时长命锁的造型和样式也慢慢多了起来,不仅有质地轻薄的锁片,也有厚重的项圈式,还出现了璎珞形制的长命锁,形态各异,做工精良。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12)

清代仕女油画(图片 | 妆匣遗珍)

清代成书的《红楼梦》中就有对长命锁的多处描写。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宝玉生来便带有一块通灵宝玉,日常颈间也常戴着那块玉,虽他自己不甚在意,家里众人却对此极为看重。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13)

贾宝玉(图片 | 搜狗图片)

书中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中描写宝、黛初见时,贾宝玉便是“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

第八回“薛宝钗小恙梨香院 贾宝玉大醉绛芸轩”中也有对长命锁的描写:

“一面看宝玉头上戴着累丝嵌宝紫金冠,额上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身上穿著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系着五色蝴蝶鸾绦,项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14)

宝玉、宝钗互看锁(图片 | 视频截图)

这里必须明确的一点是,长命锁和长命缕并非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长命锁出现时间较晚,不管是从形式还是寓意来说都与长命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二者都有其各自发展的脉络,不可混为一谈。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15)

你家乡有关于长命锁的习俗吗?

如今,长命锁常作为儿童百岁时亲友的祝福和馈赠。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述:银具有“安五脏、安心神、止惊悸、除邪气”等作用,可以帮助心智尚未健全的小孩安神。因而直到今天,长命锁也通常是银质的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全国各地对于赠送晚辈长命锁的习俗都不同。

浙江金华地方志《浦江风俗志》中有相关的记载:

“会走的小孩,项上挂着银牌银锁,或戴手镯脚锁,取牢锁不放之意,会长命,不夭折。”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16)

清代嘉庆时期,天津杨柳青年画“连生贵子”,天津博物馆藏

《中华全国风俗志》中也有多处对全国各地赠送长命锁习俗的记载:

“(浙江)至小孩体弱多病,有用红封线袋,向熟识别姓人派取钱文,苟满百家,即将所得之钱,购制项锁一环,围于颈际。俗意使带之关煞开通,身无疾病也。”

“赣省(江西)风俗,每遇小孩初生,为父母者必有种种之迷信手续,如凑百家锁一事,尤为全赣之通行品。其法以白米七粒,红茶七叶,以红纸裹之,总计两三百包,散给亲友。收回时须各备钱数百文或数十文不等,将集成之钱,购一银锁,系于小孩颈上,即谓之百家锁,谓佩之可以保延寿命云云… …有一种凑百家锁最简便之法,其法维何?即任唤一乞丐,以一百余文,或两三百文,易其小钱百文,盖其系从百家讨得者。然后以之凑购银锁,或镀金锁,或纯金锁,佩于小孩腹前也。”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17)

清代,杨柳青套版手绘年画“骑鹿送子(对)”,爱竹斋画店天津博物馆藏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18)

清代,杨柳青套版手绘年画“骑鹿送子(对)”,爱竹斋画店天津博物馆藏

民间百姓的美好祈愿常常体现在他们的审美中。长命锁寓意健康成长、长命百岁,所以它的造型、图案和吉祥隽语都极富寓意。大略来说,它的造型包括长方形、椭圆形、如意云形和仿生形等等;錾刻图案包括人物故事、花鸟鱼虫、山水风光、动物瑞兽等等;长命锁上面的吉祥语录包括“金玉满堂”“五子登科”“长命百岁”等等。

长命锁的造型、图案和吉祥语有着很强的时代性,体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不同追求。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19)

清 代“吉祥如意”八宝宝相花纹蛋圆形项圈挂双面银质长命锁(图片 | 新浪·佛山市博物馆)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20)

民国“《三国演义》关公、周仓纹”双面银质长命锁(图片 | 新浪·佛山市博物馆)

送孩子长命锁有什么规矩 长命锁佑吉祥你家乡有给孩子送长命锁的习俗吗(21)

民国 “长命百岁”双金鱼戏莲童子骑鲤鱼花草纹双面银质锁(图片 | 新浪·佛山市博物馆)

参考文献:

张婧雅清末民初时期银饰长命锁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研究》,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吴婷婷《佛山市博物馆藏长命锁的整理与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海娜《长命锁及其演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5月版。


END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