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汉尼拔这个人吗(他被人们称为拔哥)(1)

地处广西西北隅的东兰,是一个山川秀丽的小县。这里,曾走出了韦国清等5位开国将军,更有一位红色革命的传奇人物:被东兰人亲切地称为“拔哥”的韦拔群。邓小平曾为他题词:“韦拔群同志以他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解放的事业……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

82年过去,记者在右江两岸一路追寻更多关于他的传奇。

他为3个孩子分别取名韦革命、韦坚持、韦到底。他的一家24人有17人惨遭敌人杀害

在东兰县武篆镇拉甲山上,有一个名叫列宁岩的山洞,便是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这里是韦拔群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之一。中共中央局在写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高度评价韦拔群领导的东兰农民运动,赞誉“韦同志在东兰已成了海陆丰之澎湃,极得农民信仰。”

记者来此看到,一切还是旧时模样。洞口有韦拔群当年写下的“要革命的站拢来,不革命的走开去”字迹。讲坛由泥石垒成,课桌是竹片拼制而成,竹桌上摆放盏盏桐油灯。

1930年4月5日,当时的中共红七军前委书记、政委邓小平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来到东兰的武篆,与率部驻扎在这里的韦拔群相见。邓小平和张云逸选择在右江举行百色起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韦拔群等领导的农民运动武装为基础。

韦拔群为自己的3个孩子分别取名韦革命、韦坚持、韦到底。他的一家24人有17人惨遭敌人杀害,仅剩一个妹妹活到新中国的诞生。敌人曾悬赏一万四千大洋捉拿他。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的革命意志,他坚定地说:“革命者要不怕难,不怕死,坚决为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1932年10月19日凌晨,韦拔群被叛徒杀害于东兰赏茶洞,时年38岁。

牺牲后他身首异处,头颅被敌人示众后失踪,直到20多年后才被重新找到

韦拔群的故居坐落于山清水秀的东兰县武篆镇东里屯。在东里屯山后的两棵大榕树下,有一座小庙,它就是原来埋葬韦拔群烈士的旧墓。

小庙前香火不断,各族群众用最质朴的方式怀念着他们心中敬仰爱戴的“拔哥”。小庙右前方的碑铭上,清晰记载了这座小庙的历史:叛徒韦昂(原名叫韦日印,领赏后怕人识破,遂改名韦昂)谋杀韦拔群后,将头割下拿到当地的反动政府领赏。反动政府为消除韦拔群在群众中的影响,欲将尸体焚烧,东里屯的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将韦拔群的尸体背回来葬在这里。为了不被发现,乡亲们在埋葬韦拔群的坟堆上盖起了这座小庙,起名叫特牙庙。

韦拔群的尸骨在特牙庙里静静地埋了20多年后,几经迁移,最后才被安葬在东兰县城的烈士陵园里。

记者一路追寻,来到东兰县城曲江路九曲河畔的东兰烈士陵园,这里红墙黄瓦,庄严肃穆。讲解员为记者讲述了韦拔群头骨被重新发现的过程

敌人将韦拔群的头颅放在一个玻璃金鱼缸内,随后相继在东兰、百色、南宁、柳州、梧州等地示众,这是何等的残忍!但是,头颅随后神秘失踪。至今当地的乡亲们说起这段往事,都禁不住眼圈发红。

幸运的是,1950年广西各级费尽周折,终于证实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编写的《东兰痛史》中的记载“韦拔群的头颅最后转到梧州,埋于梧州之公园”这一事实。但梧州中山公园范围颇大,仍难以细查。后经10年查访,梧州市有关方面终于在1961年12月找到了知情人梧州市园林处退休工人周十五。

1961年12月15日,在周十五的指引下,工作人员终于发掘出一个脸盆大小的玻璃金鱼缸,里面盛着一个头骨。

后来,广西医学院在整复头骨时发现左额上方有两个弹洞,一弹直穿左耳后部,一弹头尚在骨缝中,头骨牙床有一枚金牙。经科学鉴定,证实这正是韦拔群烈士的头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