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的重点知识主要集中在两部分,一个是素质教育的内涵,另一个是新课改的教学观这部分内容中小学和幼儿园考查的知识点相同,在此一并阐述,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教资综合素质常识?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教资综合素质常识(综合素质-教育观)

教资综合素质常识

教育观的重点知识主要集中在两部分,一个是素质教育的内涵,另一个是新课改的教学观。这部分内容中小学和幼儿园考查的知识点相同,在此一并阐述。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提素个性创两全)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该知识点主要用于作答选择题,较少用于作答材料分析题。因为这个知识点相对宏观,而材料分析题所给的材料则相对微观,我们很难用微观的材料体现出宏观的知识点。据此,考生只要记住标题,以选择题形式备考即可。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应只注重一部分人,使少数人得到发展,尤其要注意面向班级的中等生和后进生。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材料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表现常常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给出的稀奇古怪的答案或者理由都能包容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启发学生思考;实践能力的培养则是鼓励学生多动手,或者是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学习过人)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重结论主要是指最终的学习结果,即学生是否掌握了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重过程分别指重视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得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技能学生是否掌握了,更要关注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养成,做到教书育人。

教资统考综合素质学习资料可添加jiaoshi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