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佛教在进入西藏之前,西藏本土有一个宗教,名字叫苯教。后来,苯教经过改良后,变成了雍仲本教。雍仲本教的本字,没有草字头。

雍仲是什么?在释迦牟尼佛雕像上,我们都能看到在他的胸前有一个交叉的符号,佛教把这个符号称之为佛祖心印。心印的心,指的是本心、真心、佛性;印,是印证的意思,心心相印。唐朝高僧黄檗大师在他的《传心法要》中说:心印,是指佛法的传承和修行,全在于“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如来佛祖第一章讲的是什么(什么是佛祖心印)(1)

佛祖心印

所以,当年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手拈鲜花,迦叶微笑之后,释迦牟尼放下鲜花,然后说道:“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不立文字,指的也是佛法心印。

佛教所说的“佛祖心印”、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实际上指的就是明心见性。所谓的明心见性,指的就是佛心与凡心的两心相契、心心相印。

因为,佛祖胸前的那个符号,和汉文化当中的“万字符”的形状完全一样,所以,武则天就把佛祖胸前的这个心印符号,统一了读音,读做“万字符”。

这个“万字符”,就是雍仲。

雍仲本来是藏语,“雍”在藏语中的意思,象征佛法的空性和真谛;“仲”在藏语中的意思,是自性、本性。雍仲两个字加在一起,意思是吉祥、妙善,也指佛性不变和空性永恒的意思。

雍仲本教是西藏本土最古老的宗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原始、最古老的佛法。包括佛教里的教理和教义,有些也是起源于这个雍仲本教的。

如来佛祖第一章讲的是什么(什么是佛祖心印)(2)

西藏经幡

据说,雍仲本教起源于一万八千年以前的古象雄王朝,“象雄”一词,在象雄语中意思是“鹏地”,也就是有大鹏鸟的地方。古象雄人以大鹏鸟为图腾的,大鹏鸟应该指的就是佛经上所说的灵鹫。

那时候的西藏,还不叫西藏。古西藏人把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叫吐蕃,吐蕃王朝是松赞干布建立的。在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之前,西藏曾经出现过一个非常强大的部落。这个部落,就是象雄王朝。

在古象雄王朝里,有一个王子,名叫做辛饶弥沃,也有人把他叫做辛饶弥沃佛(也叫辛饶弥沃如来)。佛经中有记载说,释迦牟尼在转世为乔达摩-悉达多太子之前,是大乘菩萨。这个大乘菩萨,当时人们称他为白幢天子。白幢天子那时候在兜率天宣讲佛法,幸饶弥沃佛是白幢天子的老师。据说,是他把古象雄王朝古老的佛法,传给了白幢天子。

白幢天子转世以后,变成了乔达摩-悉达多太子,也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佛。所以说,辛饶弥沃佛是释迦牟尼前世的师父,正是他把““古象雄王朝”的如来正法,传给了释迦牟尼。

在西藏,辛饶弥沃佛,也被尊称为“敦巴辛饶弥沃”,藏语的“敦巴”,翻译成汉语是祖师、导师的意思。

如来佛祖第一章讲的是什么(什么是佛祖心印)(3)

辛饶弥沃佛

古象雄国,是由六大族群组成起来的王朝。其中一个族群叫“辛族”,辛饶弥沃,就是“辛族”里的人。“饶”的意思是殊胜、无上、最高、至善的意思。“弥沃”和“牟尼”的意思一样,都是圣人的意思。只不过“牟尼”是古印居梵文的读音,而“弥沃”是藏语的读音。辛饶弥沃四个字连在一起,可以解释为“出生在辛族部落里的圣人”。

辛饶弥沃佛在古象雄王朝原始苯教的基础上,创立了““雍仲本教”(为了方便人们把两个本教区分开,我们刚才说过,人们一般把产生于古象雄王朝、原始苯教的“苯”字,写成草字头的“苯”;把辛饶弥沃佛改良后、创立的雍仲本教的“本”字,写成本来的本字。)。

雍仲本教创立的年代,大概要比释迦牟尼生活的时代要早800-1000年左右。

如来佛祖第一章讲的是什么(什么是佛祖心印)(4)

佛祖心印“万字符”

最早使用“万字符”的,就是雍仲本教。不过,雍仲本教“万字符”和佛教“心印”的“万字符”还是有区别的。佛教里的“卐”,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雍仲本教”的卍,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假如你去西藏,在寺庙里转经的话,千万要搞清楚这两个符号之间的区别。如果没有搞清楚,这个寺庙是雍仲本教,还是藏传佛教,结果把方向转反了,可能你就白转了。

古象雄王国的佛法和雍仲本教,以及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法,有很多教理、教义都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是以显宗、密宗等和大圆满理论为基础,以慈悲、济世、教化、渡人为宗旨,劝人向善,最后追求脱离轮回、修行圆满;了脱生死、往生净土和觉悟成佛为终极目标。

而“雍仲本教”的理论源头,是来自于古象雄王朝的象雄文明。古象雄王朝留下了一部《象雄大藏经》。当然,《象雄大藏经》并不是一部单纯的佛教经典,它的内容包括了哲学、天文、地理、医学、艺术、建筑等很多领域,内容之浩大,蔚为壮观,有点类似于现代人所说的“百科全书”。

2013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把《古象雄大藏经》正式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进行系统的翻译、整理和研究,从这一点来看,足以证明《古象雄大藏经》的重要程度,以及古象雄佛法,和雍仲本教、佛教,三者之间的甚深的渊源和彼此之间的传承关系。

在这部《象雄大藏经》里,记载了很多佛法、以及和佛教修行有关的内容。比如,我们今天在西藏经常看到藏民的转山、拜湖、插五彩经幡、插风马旗、和堆玛尼石堆等等,这些藏传佛教的仪轨,都是来自于《象雄大藏经》和雍仲本教的。

如来佛祖第一章讲的是什么(什么是佛祖心印)(5)

古老的《象雄大藏经》

因此,我们可以这么理解: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但是佛教的理论和佛法,并不是释迦牟尼佛凭空想像的,也不是他自己一个人杜撰出来的。早在一万多年以前,至少在公元前1500年以前、古像雄国就存在有较为系统的佛法理论。

就像中国孔子,虽然孔子创立了儒家,但儒家的核心理论却是来源于周朝时期的“周礼”。

虽然儒家和佛教的本质不同,但他们理论的缘起渊源,以及传承的方式,却有些类似。

当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之后,佛法再回传到中国。这有点像是宿命,就像一次历经数千年的轮回,仿佛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了一样,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难怪释迦牟尼曾经预言说“东土震旦,有大乘气象”。所以,才有后来的达摩东渡,未带一言一字,佛法却能在中国一花五叶,遍布华夏。

如来佛祖第一章讲的是什么(什么是佛祖心印)(6)

佛教“六道轮回图”

佛教进入中国,在佛法传播的路径和方式上,又分成了两条线、两支脉络:一支叫显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汉传佛教;另一支叫密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藏传佛教。

当然,有人把藏传佛教归类为小乘,把汉传佛教归类为大乘。不管如何划分,其实都不重要,我们也用不着去执着于这些名词、概念。因为,你执着了,就会起分别心。而分别心一起,我们离空性就远了。

所以,《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大乘也好,小乘也罢;显宗也好,密宗也罢。这些都不过是佛陀慈悲为怀、悲悯众生、老婆心切、用心良苦,对我们开启的一扇扇随机教化的“方便法门”而已。

如来佛祖第一章讲的是什么(什么是佛祖心印)(7)

佛祖心印

说了这么多,到底以是佛祖心印?佛祖心印代表什么?

其实,佛祖心印指的就是所谓“佛法第一要义”!这个第一要义,也就是佛教的终极理论。

那么,佛法的第一要义是什么?佛教的终极理论又是讲什么的呢?

《大般涅槃经》说:“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是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

《心经》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佛藏经》说:诸法实相,即诸法空相。

如来佛祖第一章讲的是什么(什么是佛祖心印)(8)

是诸法空相

好了,各位。佛法的第一要义,只有这一个“空”字!·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法都有实相,诸法都是空性。

空就是有,有就是空。空性不会妨碍相有,相有又怎么会妨碍到空性呢?

更何况,文字和语言本来就是工具,它们都不是佛法的真谛。

所以,佛祖心印“不可说”、“不能说”!

如来佛祖第一章讲的是什么(什么是佛祖心印)(9)

缘起性空

谢谢大家。

我是陈竹友

这里是一百讲坛:友说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