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电网安全助推乡村振兴(湖南航天管理局乡村振兴工作队)(1)

湖南航天管理局乡村振兴工作队协同电力改造施工人员一起进行电力改造施工。

红网时刻常德10月14日讯(通讯员 刘旭风)近日,在金秋收获季节的水碾溪村,湖南航天管理局乡村振兴工作队协同石门维新镇电管所组织多名施工人员,正在展放400伏线路,并对该村的3号台区进行改造,积极推进电网改造工程,为乡村振兴提供电力保证。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该工作队把服务乡村振兴做为重头戏,细化策略,注重协同,强化管控,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电能。坚持规划引领,按照整村布局、适度超前、精准到户的理念,围绕供电半径、用电负荷、未来发展等实施整村、整体规划;统筹资源配置,把时间节点落实到各环节、各流程,加大督导、检查和管控力度,对施工情况全程管理,跟踪解决实际问题,为服务乡村振兴电网改造创造良好条件。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电需求持续攀升,原有的供电线路已不能满足电力负荷日益增长的需求,局部时段“低电压”较为突出。为此,工作队以满足村民用电需求为导向,推进村里电力改造,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队结合电网状况和负荷特点,与村委会沟通,组织技术人员现场勘查,制定工作方案。从细节入手,狠抓落实,工艺方面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改造一个台区,达标一个台区”。同时,施工人员加班加点,上下协同作战,通过更换新的电杆和绝缘导线,加快推进线路改造工作,让该村彻底告别“低电压”。

此外,工作队综合考虑地理地貌、恶劣天气等因素,采取分组施工、分段作业、相互配合的方式,在做好安全管理和质量监督的基础上,对施工难度大的地段,实行协同作业、集中攻坚,提高效率效能,以优质电能助推乡村振兴。

“村里的线路改造后,家家户户都能用上畅快电,真是太感谢乡村振兴工作队了!”9月24日,水碾溪村3组蔡大爷望着正忙着登杆架线的供电员工高兴地说”。此次改造涉及村里的3个台区,我们把原来30、50平方毫米的裸导线分别更换成120、185平方毫米的绝缘导线,140多根旧电杆也全部换成了新的水泥杆,通过此次台区线路升级改造,消除了安全隐患,水碾溪村村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大大提升,为群众安全稳定用电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以来,工作队从优化电网环境、提高供电质量上狠下功夫,大力加强农村电力改造,把改造重负荷、超负荷线路设备作为重点,着力提升农村低电压客户端电压质量,让人民群众都能用上满意电、舒心电,为乡村振兴贡献电网力量。电力改造是民生基础工程,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