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师生》公众号得天下中师生的关注和支持,致力创建一代中师生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分享范良伟老师的文章《青葱岁月竹师情》。

中师是不是过渡产物(中师30年弹指一挥间)(1)

原题:青葱岁月竹师情

作者:范良伟

年过半百,我们的师范情结,越来越像刻在生命底里珍贵的影像,让人常念常新。青春的记忆闸门一旦打开,那些青涩又甜蜜的大竹师范经历,那些亦师亦友的兄弟情姊妹情师生情,早已定格成为人生路上一道最美的风景。

我的师范生涯始于1983年那个秋天,未满16周岁的我和50名来自达州大竹渠县邻水的同学,有缘相聚“八六.三”。竹师三年,我们在班主任李素芬老师的呵护下,由一群稚嫩的丑小鸭逐渐蜕变为振翅欲飞的雄鹰。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度过今生最有意义的三年。

青春呵!青春,会在花季中绽放。三十多年前的青涩和纯洁被中年的我们反复咀嚼,甚至一些连我们自己都不相信的细节。那时究竟经历过什么,只有我们自己知晓。狭窄的校园,并不高大的梧桐树,泾渭分明的男女界线……一切都像有过错的孩子,在穷得只剩下诗和远方的梦想中成长。对我来说,饥饿不仅是食物,更多的是高尔基所说的书籍,三年的竹师生活,差不多将我忘却,那时的我,长期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如路边的野百合。

走出校园的三十多年,究竟又发生了什么,我们又怎样成为别人的经营对象,怎样一步步从有棱有角,磨成光滑圆润的性格,从无所不谈变成欲言又止,也只有时间会给人答案。残存青春的光影片段,让我有勇气补上这一课。并不是善良都会得到上天的眷顾,绝非才子会得到佳人的青睐,我感叹的,是命薄的红颜,真实的谎言,命中注定的悲欢。

这姗姗来迟的“八六.三”,让人心疼,它好像陪伴了三十多年的亲人。我在静静地谛听,在川东盆地小县城的蜗居里。成长的路漫长又艰难,从战战兢兢到心智成熟,从惶恐到无畏,一路上,我们勇敢地走来,心中一直都有抹不掉青春的投影——“八六、三”,如纤纤影儿,似窗前米兰。本该欣喜的我们,无法缩短这距离与时间,我们已经活得面目全非。心已支离破碎,怎经得起另一场回不来的青春“盛宴”。要祝福我的同窗们,幸福在传递,快乐在延续。

黎明之后,城市开始醒来,我坐在阳台的木椅上,听着鸟儿的叫声,读着席慕蓉的《青春》:“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浅/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读着读着,我的眼角开始湿润,好像又到了毕业时夏天的别离。三年的竹师生涯,原来这般让我怀念。珍藏的青春之约,在2016年这个夏天打开,梦中的八六、三呀,我要写下一点文字纪念,来弥补我今生的遗憾。

中师是不是过渡产物(中师30年弹指一挥间)(2)

朋友总是见一面少一面,这种感觉到中年以后愈发强烈。又一次短暂大竹之行,从百岛湖的幽静到水云阁的怀旧,让我对朋友又多了份不舍和感激。我是个容易感动的人,幸福厚待我,如夏天的甘霖。

骄阳似火。午前彳亍在僻静的百岛湖职校内,我感到了它的荒凉和衰败,或许是放假的缘故。一览破旧的砖瓦房和满径的枯枝败叶,好像寻回了旧日时光。唯有遮天蔽日高大挺拔的法国梧桐树,让我们感到了阴凉的庇护。斑驳的光影下,我们唠嗑现实中正生长的故事,不悲不喜,像梧桐树飘落在地上的叶片……而午餐时又巧遇熊老师,对生活质量孜孜追求的他,保养得不错,健康又朴实,在行走中,多了一份洒脱与淡泊。师生情,兄弟情,一直如影相随,爱如桃花潭水,情似栀子花开,哪怕和“杜杜”的几句闲聊。

授人以渔的我们,在酸辣与麻辣鱼的刺激下,胃口大开,余味悠长。回程途中,看乌木水库边成片的碧荷,咀嚼《初荷》(唐·李颀):“微风和众草,大叶长圆阴。晴露珠共合,夕阳花映深。从来不著水,清净来因心。”在匆匆一瞥中,“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唐·李群玉)。

在魏君的“逸香居”茶楼品茶,竹叶青飘香,好心情释放。友情如茶,久了,味淡了,却更添余香,也多了君子之大气。去体育大道处的“水云阁”小聚,古香古色的木质雅间内,除了美食,还有欢声笑语。话匣一旦打开,啤酒助兴,加上几十年的领悟开胃,怎不尽兴?想来N次的小聚,在我和八六·三的兄弟姐妹间,情深义重。假以时日,真想如黄君所说,以“八六·三”为蓝本,收藏所有的悲欢离合,用我们真实的情感故事,温暖同窗三载。以青春的名义,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也是竹师三年同窗的众多愿望之一吧。当我们七老八十,如能再次相聚,牵手漫步的话,或许“八六·三”才是此生最美的风景。

聚少离多,我总是想:我和他们就像这夏夜里的星光,独处时,发出自己微甜的亮光,共处时,就汇成一片爱的海洋。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个好日子!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竹师范八六级三班的全体同学,向曾经辛勤培育过我们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也向为本次聚会辛勤工作的筹委会同学们表达深深的谢意,更为看重这份情能亲自从各地赶来参加30周年同学会的兄弟姐妹们而高兴!

相见时难别亦难,聚散离合都是缘。是八六级三班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今生有了快乐的驿站,也是看重这份情能从各地赶来,亲自参加30周年同学会的兄弟姐妹们,给予了我们快乐的源泉。三年的同窗情谊,像一坛陈年佳酿,经过30年的发酵酿制沉淀珍藏,愈发芳香醇厚,愈发回味悠长。最深莫过师生谊,最纯难比同学情,让我们在短促的三天时间里,在这难得的大团聚时刻,问几声老师好,叙几回同学情!三天,三年,三十年……弹指一挥间,让我们珍惜缘分,敞开心扉,倾诉衷肠,共话我们难忘的青葱岁月,共祝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最后,衷心祝愿我们的老师身体健康,生活美满!祝愿各位同学工作顺利,事业有成,阖家幸福!

七月十五夜。在群里看到一些刚发的文字和视频,当然还有@xin保存下来的珍贵的老照片,我禁不住问@xin,那是我吗?在云雾山茶场的那张,她很肯定。真是清纯呵,时光又撬动了一场青春的记忆,是谁偷走了我们的青春?回望三十多年前的竹师生涯,有种淡淡的哀愁和喜悦,或许命运早已注定,梦中的八六.三,会让我们的青葱岁月更加香甜!

想起了1986年7月14日,那天的日记是这样叙述的:“上午九时许,毕业茶话会开始了。首先由大家推选的w君致开幕词,然后由班主任李素芬老师讲话,她说,我舍不得你们,可是看到三年来你们的进步,能不感到高兴吗?你们是未来的教师……她着重讲了三年来师生成长的过程,教育职业的光荣,师生间深厚的感情,并寄予我们厚望。这肺腑之言让人感动。

接着,学校领导和部分教师分别发了言,大约涉及各自收获的经验,有的强调自信心,有的热衷教育事业,有的谈友情……总之都寄予了希望,都把令人鼓舞的话赠给了我们。有趣的是,熊传信老师的拿来主义及大狗与小狗的故事让我深思。后来,同学们互赠糖果,喝酒作乐,随心所欲,有的在留赠言,有的在干杯,有的在送糖……到处是欢笑。

下午看电影《一场特殊的战斗》和《绝处逢生》。晚餐是免费的,这最后的晚餐哟!晚上八点半才开毕业典礼,在会上教师代表邵剂江,学生代表何宇,学校孙仲鼎、陈中冰校长分别讲了话,并祝八六级198名学生圆满毕业,后对先进干部,三好学生,统考前六名,单科第一名颁发了奖状,最后领导给我们颁发了毕业证,这份礼物真来之不易,它见证了三年的美好时光。”

转瞬三十年,生活彻底改变了我们,我们该记起什么,忘记什么,都不在乎,都坦然接受。在那匆匆流逝的《光阴的故事》里,又将迎来三十年来的相聚,不见不散。

七月十六日。今夜的竹城好美,因为它有八六级三班30周年同学会仲夏之约。回想起三十三年前,一群懵懵懂懂的少男少女,相聚这个纯朴的川东小城,东大街那一隅古朴的校园里,许多参天的梧桐树见证了,三年的快乐之旅。短暂而美好的三年时光,在经过30年后的蜕变,今天的我们因八六三结下的情谊而兴奋,更多的来自对幸福的注解,对彼此回归平淡之后的微笑和祝愿!

相见,是为了更好开始。拥有这份师生情同学谊,多么难得!风趣幽默的兄长熊传信老师,在茶话会上深情的开场白,让大家心潮澎湃。八六级三班这个大家庭,她的魅力在30年后,愈发美好动人。在每一个期盼的眼神后,在每个幸福的交谈时刻……

昨天(7月15日)下午四点左右,我们邻水六名同学分坐两车,来到大竹“喜悦来”酒店报到,停好车后来大厅,几位筹委会的同学早已布置好,那“30年再聚首”的签名簿上,留下了不少隽秀飞扬的名字,相逢是首歌,三十年弹指飞间,同学情历久弥新,陆陆续续,我见到了来自大竹、渠县、达州等各地的老师和同学们。沧桑岁月留下的印记,在相见那刻,会心一笑。去宾馆房间1110小憩半小时,回到一楼大厅,到五点左右,三十四个同学和七位老师先后到了。签名簿下,我们合影留念,后又在大厅门外楼梯上,大家又合影,夕阳那么炽热,我们的脸上却因此而妩媚。

六点多,师生一起去“水云阁”吃晚餐,我和黄元全开车送几位老师,好多同学走路,十多分钟,晚宴开始,四桌人,四个房间,快乐的欢笑声问候声祝福声,早已飞出了水云阁……酒与茶,是我们的催情剂,青春的诗已幻化成中年的散文小品,平淡而悠远。

回到“喜悦来”大厅五楼时,时间接近九点。茶话会上,我们在喜悦和感动中,品尝了最有滋味的又一顿人生“大餐”。两个小时好短暂,熊老师的风趣,魏兄的大气,蒲坚人美主持更美,吴开银的声音洪亮,杜英的柔美深情……我们仿佛回到三十年前,唯一岁月改变不了的,是我们的师生谊,同学情。感谢,感激,感恩,珍惜,这些关键词是我们人生词典里,最重要的东西,今夜的我们分享着,回味着,难忘今宵。送别老师后,已经十一点多,当我回到房间,伫立窗前,夜深了,竹城寂静而迷人。

我们的老师有的高寿八十多了,还来参加这一盛会,实在难得,让人感动。而我们也将至五十,实在不易。人生宛如初见,酸甜苦辣的三十年,相见是为了更好地开始,一切才开始,美好快乐幸福,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的八六三!她总是要留下最美丽的“青春记忆”。

七月十七日,艳阳高照,我们的旅途累并快乐着。“奇山奇水奇石景,古賨古洞古部落”,渠县的賨人谷,是我们这次30周年同学会的一大目的地。

早晨八点多钟,我们三十二位同学,从喜悦来宾馆门口出发,分乘一辆大巴车和两辆小车,经过一个多小时长途簸波,来到了中国“汉阙之乡”一一渠县的賨人谷。神秘的古賨文化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吊足了我们的胃口。

景区大门外,我们留了影,我也成了其中快乐的一分子。我去看了景区沙盘,从导游那里要了一份说明。究竟賨人谷靠的什么立足,成为国家AAAA风景旅游区?这让我们好奇。首先,我们在盟约桥边,只见山涧翠色葱郁,一泓飞瀑倾泻下来,賨人洞穴掩映在半山处。过太平桥不远,来到观音庙,两旁栏杆、树枝和岩石缝隙,缠了许多红丝带,什么吉祥如意,招财进宝之类。爬上賨人穴居部落的路很艰难曲折,几乎斜垂着,洞与洞之间串联着,巧夺天工。穿行在穴居中,许多地方不得不低头,杜英说“低头做人”,或许由感而生吧!是的,人生的过程宛如登山,仰视与俯视,在于角度,或许平视才客观。

洞内很热,传说中的灶台,残留的古文明痕迹,让我的思绪幻化成羽,被风儿吹进远古,被蝉鸣回荡山涧。喀斯特地貌鬼斧神工,移步换景,别有洞天,倍感新奇。好多同学纷纷用手机照相,摆个POSS,好美!賨王谷里飞瀑直下,龙潭水五彩斑斓,清凉的水色宛如湛蓝的宝石般,发出醉美的深蓝。水流进奇石群,因石灰质落尽蓝得非常有层次感。賨主洞很大,石笋钟乳多,顶上有小洞透下来一缕阳光。来到賨人文化陈列馆,听漂亮的导游讲賨人的历史,这才补足自己在春秋战国史巴渠人的短板,也许宕渠民居与巴人的兴衰史,值得今人不断挖掘。我见过古战车轮,青铜剑……对偏居一方的賨人的风云激荡史,深为震撼。

同学们累了,有时在骄阳下汗蒸,有时在厅廊或林荫处小憩。过天星桥直上,我们去看了宕渠水车,石台上好凉快。不知不觉到了上午十一点多,我们便寻一农家乐歇息午餐。三桌人,丰盛的农家菜肴,让既饿又累的大家胃口大开。同学,永远的兄弟姐妹,只有今生。开心快乐,莫负仲夏之约,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多么难得!可惜我笔浅,难以挽留这情意深深,不过,亲爱的兄弟姐妹,今生有缘相聚,来生定不负卿!

餐后天气闷热,大家打麻将娱乐,有四五桌呢,少数几个偷闲午睡,有恬静的梦伴随着,桌边的热闹丝毫不会扰醒。五点,我们分乘两辆旅游观光车,下山,回到景区门口。回望賨人谷,依然还那么神秘:奇山秀水,幽洞丽峡,飞瀑怪石,古栈茂林……来回开车的路上,听那些古老的情歌,我的思绪早已穿越时空,不了情终将了了,当我们离开尘世那一天,终会说今生不留遗憾。有个声音悠然回响,“賨人谷,再见!”

六点多去了苗圃,吃烤全羊。三桌人,热闹。纯白的羊汤,各种滋味的串串烤肉,真正的美食,让大家大块朵颐,明日入伏,这夏天的羊汤羊肉,该是滋补品吧!我也是喝了几碗羊汤,和同学分享着每个快乐瞬间。夕阳落坡,开车去东湖逛了一圈,去一歌厅。我太累了,使独自回宾馆,收拾妥当后安然入睡。醒来,听吴开银说,有十八九个同学去唱歌,每人必唱,不会的罚酒。以酒助兴,好不惬意。只可惜自己太累,无法亲目看见帅哥美女的风采,或许,在我的印象里,有些遗憾才美,给我想象的空间。

竹城,度过了我们纯真的三年生活,而三十三年后,这场同学聚会,或许成了每个珍惜理由,友谊,在时空中升华。缘分,只有开始,不会结束!

中师是不是过渡产物(中师30年弹指一挥间)(3)

七月十八日,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次我和同学们去了慕名已久的“竹海公园”----大竹五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早上八点多,从喜悦来宾馆出发,我们三十多人,分乘七辆小车,二十多公里的行程,半小时多就到达AAAA景区。据说五峰山是五位仙女朝拜太阳,贪恋美景而幻化成山的故事。竹海茫茫,竹影婆娑,我们穿行在秀丽幽静的竹林深处,分享着最朴质的自然风光。

大竹以竹为贵,“竹乡王国”里有密匝的楠竹、斑竹、慈竹、白夹竹等,尤其是遮天蔽日,苍翠挺拔的楠竹景观,让我叹赏不已。同行的费红兵介绍,这虽然不及蜀南竹海的竹子,(因山高富有层次感),却比那里竹更高大且密匝,大家又谈及《卧虎藏龙》的唯美画面,李慕白与玉娇龙的恩恩怨怨。

阳光的余晖穿过竹叶缝隙,落在每个人的身上,沿途蝉声回荡,我们的美女同学的倩影,也在幽竹深处留存下来。那些幸福的笑靥定格在,青春的记忆里。三十来个同学,在竹海赋前留下永恒的纪念,这是一段友情的佳话。我们和美女们相影随从,留下“才子”配佳人的影像,“此生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郑板桥),太难得了!她们是我的姐妹,他们是我的兄弟,更是我的知己朋友和亲人。

漫步竹海小径,凉风习习,笑声朗朗,快乐从心底溢出,好想时光停滞,来凝固这相聚的短促时光。随便走走,远离尘世喧嚣,享受清凉世界,看山峦连绵,拥竹海碧波,这样的日子才是童话才是诗,才是回归生活的性情中人。

从九点到十一点,不知不觉,若不是同学提醒,我们还会贪玩一阵子。“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我想,自古以来,竹子的清雅脱俗,虚心和顽强的生命力,无不让人敬佩。“水能性澹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杜牧),让我想起N年前去梁平游双桂堂,破山禅师(大竹人)那句诗来:“竹解虚心叶似个,我不成佛也是错”。是的,我以“竹林”之名,来为今生诠释。

下山的路蜿蜒曲折,堪比上山的艰辛。听车内美女们的家长里短,我也是感触颇深。生活不易,保持平常心,简单地过日子,或许是中年人最佳的选择。中午,去一农家吃鱼,加上熊老师有三十多人,分三桌,以酒助兴。番茄鱼甜中有味,麻辣鱼口齿生津,酸菜鱼胃口大开,两份焦鲢鱼脆香十足,更多更难得的是满屋的欢笑祝福,师生间同学间的话语,在分别时间那么醉人。保重!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这个仲夏之约,让我有幸为你们留下些许的文字。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会在三天、三年、三十年的时光轴里,珍藏八六、三所有的青春记忆。

临别依依,情意浓浓。相见时难别亦难,聚散离合都是缘,再见,八六、三的同学们,期待N年后重逢那一刻。人生几何?把酒言欢。我们都是有福的一群人,我们的青春记忆不会终结。

孔子说,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幸与不幸,我们无法选择,日子得自己慢慢过,美好的青春记忆将渐行渐远。这次竹师八六级三班,30周年同学会,永远定格在我们的文字、图片和影像里。我择其部分同学群里的话,以弥补有些遗憾。

@熊老师:千万年的回眸,换来今生同窗。

@文利容: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梦想有多远,脚步就有多远。生命中,经历了一次磨难,就是磨炼自己的意志;挺过一次灾难,就是增加自己的力量。

@李世英:我们要像老师一样,不知老之将至,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巫从秀:看到旧时相片,令人记忆再现,只叹三十年弹指挥间,再聚首,谈笑话当年,仍风流。

@尹建芳:为师生情点赞加油!

@费红兵:因为有了86.3这个优秀集体,才有尔等风流才子佳人!

@廖杰:同学们,这次聚会有情、有爱、有力,将一生铭记。

@王庆红:这将成为我们人生多么美好的回忆和财富!

@杜英:本次以“绿色生态、和谐健康”为主题的同学聚会为同学们带来了无限欢乐。感谢组委会的辛勤付出,友谊地久天长!……

@魏朝轩:以“平安、友谊、快乐、健康”为主题的竹师86级3班30周年聚会已落下帷幕,感谢大家的参与、支持和理解!同时祝愿大家天天以好的心情,面对美好的人生!

致敬竹师!感恩八六.三!感谢@蒲坚@高学万@吴大丰@王敏@孙世平@邓正菊@邓智荣@邹昌瑞@吴开银@曾令国@黄元全@唐秀斌@于登国@王银富@罗位清@袁再健@蒋志荣@吴际海@王孟環@喻智慧@李孝兰@黄玉兰@卢龙风@唐寒梅@孙儒健@范良伟等同学的参与和辛勤劳动,为这样团结的聚会而点赞!还祝病中的@瞿世斌早日康复!为因事未到而错过此次聚会的同学而祝福!

九、尾声

打开记忆的话匣,向快乐出发。我的一些同学应谭琳之邀去开江,去过2016荷花节,去寻找关于夏雨荷的浪漫故事。这世间真有那个“君当如磐石,妾当如蒲苇。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夏雨荷吗?

关于荷,平常至极,若不是小时候读宋.周敦颐的《爱莲说》或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不会产生那种别样情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移居成都的画家朋友F君,曾画过许多荷花图,晒在朋友圈里,以明其心志。而我就是乡下池塘边的一池荷花,静静地等待叶绿花开。“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我的同学缓步亭前院径,一边欣赏无穷碧的十里荷花,一边收集带香的青春照片,让远方的我嫉妒羡慕恨,是的,“因荷(何)而得藕(偶),有杏(幸)不须梅(媒)”,那亭亭玉立的荷花之中,肯定有我们痴情的雨荷的。在我看来,荷花节之游,大家是在寻找那最纯最真的情,寻那于千万人之中幸运的夏雨荷?

喜逢开江荷花节,我的朋友能亲临品鉴,让远方的我们欣慰,不管身在何处,我们的同学情会一如既往。生活中没有荷花,总感觉缺少点什么,于是我又去读季羡林的《清塘荷韵》,找寻心目中的荷花仙子。倒是我们的熊传信老师,一语点醒梦中人。心系竹师,此情未了,远去的中师背影,你可望而不可即。梦中的大竹师范!幸福的八六.三!(2016年7月初稿,2023年3月修改)

中师是不是过渡产物(中师30年弹指一挥间)(4)

作者简介:范良伟 ,四川邻水人,高级教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