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削工人黑心工厂(用工荒价格战猫虎狗冲击...困境中的修理厂)(1)

作者 | 梁晓英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凌晨四点,小区的大门口出现了警察和防疫人员,心里一惊,小区是不是要封闭了。

清晨六点,下楼走到小区门口确认小区实行静态封闭管理,六点半开始打开钉钉和微信工作群安排修理厂里面的工作事宜。

早上七点半,全厂68名员工全部联系上,确认能够到岗人员和封闭在家人员,开始一天的修理厂工作。

上午十一点,确认修理厂留守值班人员维持正常运转,安排其余人员配合疫情防控在家待命,同时开启线上办公模式。

以上内容是2022年8月8日笔者的好朋友,一家位于西北某三线城市的修理厂老板的工作内容。

这次疫情来得毫无征兆,但是我们依然能够从容应对。除此之外,整个行业还面临着用工荒、价格战、猫虎狗冲击等问题。

但不管行业和环境如何变化,我们修理厂绝对不会妥协。

一、用工荒,我们没有妥协

用工荒这个词似乎出现在2020年春节前后,疫情爆发,因为工资收入的问题,大量汽修门店、4S店的技术骨干、管理人才出现变动甚至流失。

尤其是个体汽修门店,大量人员被高大上的同行挖墙脚,一时间到处都缺人,缺懂技术和管理的汽车人才。

笔者的汽修门店,因为业务和薪酬问题,两名技术厂长和技术主管先后离开公司,到外面自立门户,离开的同时也带走了部分公司的客户。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对他们的离开举办了欢送会,好聚好散是我们的处事态度。

没有技术团队的支撑,门店的维修业务能力突然停滞。那段时间,维修质量投诉、施工效率低一直困扰着我们,社招和挖墙脚的人员因为水土不服,很快也就夭折。留下的员工也是无心工作,公司面临随时解散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展了内部培训和校企合作模式。

内部培训就从产品基础知识开始,到施工流程管理,从客户接待到结算服务,从全车车况检查到常见故障维修,我们做了大量的案例分享和实景演练。

我们原来的技术专断团队变成技术学习和培训团队,业务从什么都做变成了诊断维修和快修快保两个板块。有了明确的业务分工和岗位职责以后,整个团队的状态出现很大的改观。

用工荒会是当下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汽修门店面临的重大问题,当我们意识到问题后,果断找到当地的职业院校,依托产教融合的方式建立了校企合作模式,我们门店也成为了当地高校的见习实训和实习就业基地。

每年,我们都有3-4批汽车专业的毕业生实习就业,在这些人当中我们会集训、培训、带教、考核、确定薪酬和岗位,最后筛选留下来的合格人员,成为正式员工。

对比其他拿到毕业证还要重新找工作的毕业生,留下来的人员薪酬平均4000-5000,这就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工作信心,而我们也就有源源不断地可持续性人才梯队。基于这种模式,我们目前在团队人员方面不会受到影响。

二、价格战,我们用服务和品质来集客

以车辆维护基础需求机油来讲,我们现在小桶装机油的进价是汽配连锁和电商平台上的卖价,根本无法在价格上去竞争。

所以,我们现在除了国六的专用机油以外,常规的国五以下机油全部采用大桶包装机油供应。

一方面,可以降低我们的成本,另一方面,我们也明白机油不是用来赚钱的,在为车主提供质量有保障的服务的前提下,我们推出了市内免费拖车搭电救援,免费添加玻璃水,车内杀菌等,则是我们为车主持续性提供的福利。

每一位进厂的车主,我们都会迎接礼貌性地沟通;每一台车,我们都铺设一次性座椅套和叶子板布;每一位车主下车,我们都善意提醒他带好随身贵重物品并指引至客服休息室。

只要车主不反对,我们都会对车辆做详细的安全检查,将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以及需要提醒的事项全部给车主讲明白。在最后结算的时候,我们会礼貌地添加车主微信,备注车型,做到有求必应,有应必答。

正是这些普通的日常服务细节,越来越多的自然进店新车主找到我们。

除此之外,我们做技术特色项目宣传:清洗积碳,免拆治理烧机油,循环机更换变速箱油,特色防冻液更换等。

与此同时,我们从善于表达和沟通的员工中进行提拔和培养,提高把产品通过技术展示出去的能力,真正落实检查率、展示率和开口率。

现如今,我们每天门店内的业务从早忙到晚,对比的是,我们门店的东面和西面一公里远处分别有两家某全国连锁,500米的旁边有一家某品牌商旗下的门店。

500米的这家门店,已经从原来的6门面变成了3门面;另外两家某全国连锁,一家据说正在转让,另外一家刚刚装修完毕,正在招兵买马,还挖我们的员工,明显对标我们进行竞争,但愿它能做起来吧。

三、疫情封闭,我们开展抖音宣传和内部培训体系

从2020年春节疫情开始,我们也很迷茫,一下子没了收入,几十号的员工要生活,让我们元气大伤。

痛定思痛以后,我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外部,组织人员到上海、武汉、青岛、西安、郑州去向同行学习,结识了很多行业大咖,有个体的网红修理厂老板,有品牌规模的连锁创始人,有极具规模特色的本地汽车服务团队。最终,我们选择了走抖音推广的这条平民级道路。

销售懂技术,订单挡不住。刚开始不知道怎么拍视频,不知道怎么植入服务,越想推销服务反而越不理想。

后来,在一个服务顾问的建议下,我们把汽车维修服务过程中的“新,奇,特”素材作为视频内容,不讲销售,只讲现象和解决办法。

以常见的拆卸点火线圈拔出来全是机油的现象为例,我们在视频里展示了车主很少见过的场景,真人出镜讲解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一条视频虽然不长,但两天内有20W的播放,直接吸引到店车辆12台。

另外,我们拍摄的底盘件胶套老化嘎吱嘎吱的视频,一晚上有100多条同城咨询车辆异响的客户;还有汽油滤芯拆卸后倒出来的炭黑样的汽油,刹车分泵活塞胶套破裂,防冻液渗漏造成发动机高温,拆卸下来的活塞烧蚀,活塞环卡死,清洗完发动机积碳后光亮如新的活塞顶和气门等场景化视频,收获了越来越多的精准车主进店。

现如今,我们的员工几乎人人都是拍摄抖音的行家,每天大家工作之余就是比粉丝的增加量,比视频的播放量和点赞率,最重要一点,我们把抖音进店的客户作为员工提高薪酬的一部分,也算是做到了全员营销。

疫情之前,我们不太重视培训体系。也不否认我们观念老旧,很多技术人员都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不愿意分享,也无法清晰表达,甚至我们的晨会和夕会都是走过场,很多人都产生了职业疲劳的现象。在我们学习了优秀的同行经验以后,决定必须要走自力更生,等而不靠的人才培养梯队模式。

从每天每个人写钉钉工作日志开始,部门负责人总结为主线,慢慢的我们开始编写和梳理业务特色的员工手册。

随着大量的新人加入,在我们的团队涌现出了一批技术扎实、头脑灵活又愿意分享和担责任的优秀员工。从轮胎充气开始到拧螺丝使用扭力扳手做标记拍照上传,这一系列的标准和流程逐渐的建立起来。

现如今,我们每周一的夕会是全员学习日,每周都有不同的同事作为培训老师进行特色技术、管理、营销、服务方面的培训。虽然没有达到人人都合格的程度,但是团队服务质量这两年一天比一天在提高,我们看到了希望,也取得了成果。

四、猫虎狗冲击,我们脚踏实地,用心服务,顾客至上

还记得前年,猫虎狗在本地召开招商大会,我们在迷茫的时候,也希望借鉴甚至加入优秀的队伍,希望能够借人家的力量来让我们走出困境。

现在想一想,那个时候真的是膨胀了,也被有点“洗脑了”,我们搞技术服务出身的整天谈的都是KPI和模式,不是加盟就是背书,听着人家的数据分析和行业前景预测,似乎只要加入他们天下的客户都是我的。

价格优势、供应链保障、干净舒适的透明车间,全国多少家门店的品牌支撑,每年的网络购物节,汽车行业订单等,让我们这些从16岁就从事汽车服务行业的人一下子蒙圈了,找不到生意的本质在哪里了。

再加上疫情、房租、人工、材料款等的现金流,一下子让我们承受不过来。它们在那个时刻带来的冲击几乎让我们土崩瓦解。

现在看来,冲击似乎是在考验我们,在磨砺我们,只有经历过痛苦才能明白做生意的本质,能不能保持初心,能不能脚踏实地,能不能把车主进店当作是通过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全心全意的为车主解决车辆需求,不给车主挖坑搞套路,这才是当年我们学技术,入行时候的初心。

于是,我们从进场的每一台车开始,抓接待流程,抓施工流程,抓结算流程,抓礼送流程,做总结,做沟通,做统一。

如果有车主反馈我们产品的价格高,我们就会去做同行对比调查;

如果有车主反映我们人员懒散和不专业,我们就会去做监督和培训,在团队内部做批评和自我批评;

如果车主反映我们的等货时间久,我们就会针对采购拿出应急采购方案;

如果车主反映我们厂区卫生,人员形象等问题,我们都会立即的做出整改措施,并形成文字列入员工手册进行培训和监督落地。

总之,我们不搞假大空的套路,只解决客户提出的合理需求,在这里,客户第一次来是新客户,第二次来就是熟人,那么下次来很大可能会记下服务人员的电话号码,第四次我们就能成为朋友。

正是这些看似微小但却是修理厂每天工作的主要内容,让客户越来越满意,客户也逐渐多了起来。

五、业务量锐减,我们走出去

每年春节前后,在我们这会有两个月左右的维修保养淡季,我们的做法是组织人员发放宣传单,组织管理团队拜访当地的同行,从4S店到个体门店,从维修学徒到维修技术大咖,我们随时关注全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更加关注本地的汽车服务业态。

宣传单从发车到发人,从发小区到发公共单位,我们遇到过车里面放了我们12张单页的第一次进店新客户,因为我们知道,不可能所有的车主都能成为客户,但是只要车主第一时间有需求,就可以找到我们。

我们的单页内容没有宣传任何产品,只是清晰地写上市区内免费拖车搭电救援,我们觉得在当地我们也是个汽修服务品牌了。

有时候我们感觉行业不景气,大家都没有生意,其实不是这样的,总有在淡季发财,旺季关门的门店存在。

通过我们团队走出去拜访和摸底发现,淡季的时候只是进店量少了,车主的基础车辆需求少了,但是潜在的车况需求还是很大的,从车况安全检查到进店薅羊毛送福利,从组织单位团购维修服务项目到主动上街头,进社区做义务等内容,我们收获了大量潜在车主,而这些车主都是我们的财富。

六、新能源趋势,我们派优秀的人员去进修

现如今,我们在本地有一家综合修理厂,两家快修快保店,计划年底再开一家快修快保店。

虽然很多人在唱燃油车没生意做的哀歌,但我们觉得,在本地至少还有5-8年甚至10年的业务可做。

现如今,本地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我们也意识到要跟随行业的节奏。

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原本计划每季度派技术团队去学习新能源技术,现在变成了半年出去学习一次。

除此之外,我们每天都在线上学习新能源课程,不管汽车将来是燃油车退出,还是和新能源并存,我们都不会失业没饭吃。

写在最后:

分享这么多,不是想歌颂我们做得多么好,而是想把扎根汽车后市场的不认输的精神拿出来做个分享,行业在变,时代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能够不断地适应行业。

总之一句话,我们不做汽车后市场的高谈阔论者,我们只是脚踏实地用技术和服务来做行业的行动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