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事件)(1)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传统的五大强国分别为,英,法,德,俄,奥匈帝国。(此排名不分先后,先想到的哪一个就先写的哪一个)

当时,地处巴尔干的塞尔维亚与沙皇俄国关系十分密切,却又被奥匈帝国视为眼中钉,这使得沙皇俄国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冲突问题上很难达成一致,双方都因为这个隐患而充满了忧虑。

1879年,德国由于担心法国会在局势发展到某个阶段时夺回他们在普法战争(普法战争是普鲁士王国为了统一德国与法兰西第二大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由法国发动,最后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而告终。普法战争起始时间为1870年719日-1871年5月10日)中割让给自己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德国曾试图维持与英国的友好联邦之外,德国与奥匈帝国结成同盟。三年之后意大利也加入了,三国同盟形成。在这个同盟体系中,如果意大利遭受法国的袭击,德国和奥匈帝国将给予支援;而意大利则表示,自己将在俄国攻打奥奴帝国时保持中立。

另一方面,法国与俄国于1894年结成联盟,英法两国则于1904年签署了《英法条约》。

由于,俄国对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巴尔干问题上支持奥匈帝国的态度相当恼火,故决定结束与英国在中亚问题上的长期纷争,并进而与之结盟。

1907年,英法俄之间的三国协约达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事件)(2)

在那个民族主义蔓延的年代,欧洲街伤之间的相互猜忌很容易为军国主义所利用,这一点在德国表现的最为明显。

基于“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共同认知,在竞争中处于对立状态的各个国家纷纷摩拳擦掌,意图夺取战争先机。

德国意识到即将面临的是两头作战的考验,所以必须抢在数量远胜于己的法俄大军开入战场之前率先发动进攻。

在大战来临前的的几年时间里,上至将军下至百姓,人人都觉得这场战争应该是无可避免的了;

1914年6月28日,在被奥匈帝国吞并,但并没有得到居住在波斯尼亚的塞族人和本土人民承认的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进行官方访问的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被加尔利诺•普林西普领导的一小队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身亡。此次刺杀事件被称之为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事件)(3)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的发生,很明显的表明了塞尔维亚的秘密组织为这个刺杀小队提供了地利优势的协助。奥奴帝国立刻将此视为塞尔维亚与自己为敌的证据。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一开始看起来只不过是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之间的区域斗争罢了,但谁也没有想到,这次刺杀事件却成了这次大战的导火索,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拉开序幕。危机迅速蔓延开来,不到4个星期的时间里,所有欧洲列强都被卷入其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