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1)

文 / 采桑子

赵朴初有诗言:

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他用一生在时光的烙印里刻画一段传奇。

我们因一首《送别》熟知李叔同,我们也因李叔同,爱上他的作品。

他用纯澈的文字,写着世间真情,他用动人的旋律,描绘爱的力量。

爱是友情的真挚,是爱情的宽容,是亲情的温馨。

对弘一法师来说,爱就是慈悲。

他用《送别》献给远去的好友,他用《请吞下这苦酒》与妻子交待。

他也在那个深夜,用《梦》与母亲告别。

01

王凤玲被父亲送给李世珍做妾。

那一年她17岁。

一个花季少女,一个六旬老人,当命运开起玩笑,往往是带泪的。

过门一年后,王凤玲生下了一个男孩,幼名成蹊,字叔同。

初为母亲的王凤玲不会想到,这个在喜鹊衔着树枝飞来之际,出生的孩子,在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

当时的她,只是希望,这个孩子可以幸福健康。

老来得子的李世珍,5年后过世了。王凤玲和李叔同只能相依为命,在尴尬的处境下,小心翼翼地度日。

母亲时常告诉李叔同,如果他能求取功名,进士及第,一切都会好起来。

而李叔同的才华也一度让母亲看见希望的光亮。

可命运总是无常,变化从来都是快于计划。

维新变法失败,为了避祸,李叔同带着母亲和妻子奔赴黄浦江畔。

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2)

在上海,李叔同有颠沛流离的苦闷,也有吟诗作画的风流。

他考入南洋公学,从学于蔡元培。

他成立沪学会,开办补习班,提倡新思想。

他的才华就像一轮朗月,用最轻柔的光,洒下最纯澈的亮。

如果生活就这样慢慢走下去,也许一代佛学大师弘一便不会出现。

命运的苦难折磨了一个人,也必将成就一个人。

但身在当时的李叔同,一定不愿意看见苦难的到来。

事与愿违,皆不由人。

儿子染病去世,母亲因为过度的悲痛也撒手人寰。

两位至亲之人的离世,让李叔同感受到无限的悲痛与忧愁,何处是岸,已无从感受。

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3)

02

母亲去世后,李叔同带着灵柩返回天津归家安葬。

落叶要归根,游子需归乡。

可天津族中的长辈,却不同意让王氏的灵柩从正门入院内,只因她是侧室。

李叔同无法接受这样毫无人性的陈规旧习,他要让母亲得到真正的尊重。

现在的李叔同,已不是当年那个少年,他挣脱了一切束缚自身的枷锁,他要用自己的方式与母亲告别。

不披麻戴孝,只行鞠躬礼,不需跪拜,一切繁文缛节皆免,这便是王氏的葬礼。

他没有仿传统习俗中孝子状,而是把钢琴搬到灵堂,把满腔悲伤流于音符中,用一首《梦》与母亲说再见。

哀游子茕茕其无依兮,在天之涯。

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

梦偃卧摇篮以啼笑兮,似婴儿时。

母食我甘酪予粉饵兮,父衣我以彩衣。

月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

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

哀游子怆怆而自怜兮,吊形影悲。

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

梦挥泪出门辞父母兮,叹生别离。

父语我眠食宜珍重兮,母语我以早归。

月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

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

漫漫长夜,独自安睡,寒衾难堪,已不敢看月光遍地。

在半睡半醒间,我的思想开始飘忽不定。

我开始梦见,家乡的那条小河,和屋中忙碌的你。

我梦见自己躺在摇篮里傻笑,仿佛回到了婴儿时。

那时母亲喂我甜美的乳浆和米粉,父亲给我将美丽的衣裳穿起。

一阵寒意袭来,梦渐渐模糊,隐约间,月已西沉,乌鸦哀啼。

那些过往的回忆都还记得吗?还能在梦中重现吗?我在心中发问,却只听得一声叹息。

无奈的游子只能低头看着自己的影子,独自忧伤,独自回味。孤独需要慢慢咀嚼,与人生无异。

重新躺回床上,让思绪再次游离,去梦中与亲人团聚。

梦见挥泪与父母道别,那一天,阴雨绵绵,只道一声再见,便匆匆远去。

父亲说,要多保重,要照顾好自己。

母亲说,早点回来,盼知归期。

没有功成名就,出人头地的鼓舞与勉励,只是衣食住行的挂念与忧虑。

年少时嫌父母啰嗦,成家后,自己也开始啰嗦,那时,才明白,父母说太多,依旧牵挂,讲太多,只希望平安顺意。

半生时光飞逝,半生忧乐已远,但父母的恩情永远留驻心间,不曾远离。

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4)

04

这是李叔同与母亲的告别之歌,也是他送给亲情的独白诗。

我们在字里行间回忆与亲人的瞬间,也许在脑海中一刹那浮现的画面,就足以令人泪流满面。

每一个孩子都在渴望长大,每一位父母都在不知不觉间突然变老。

这一路的跌跌撞撞,这一路的彷徨怅惘,也许忘了父母在身边,他们默默付出的力量。

多一些敏感,多一些共情,对父母,对众生。

只愿半生过去时,问内心,依然会有亲恩永驻,问天地,依然热爱这个世界。

-作者-

采桑子,用最真诚的语言,写最安静的文字,用最真挚的情感,致敬美好的诗词,一位热爱生活的平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