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圣城小事,持续更新传说故事、趣闻轶事,欢迎关注!!! 您的关注,是我天天向上的动力!!

自古至今文人相轻,谁也不服谁,地域攻击自古有之,封建社会由于战乱等因素,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南方由以江南地区富庶繁华,文风鼎盛,文人大家频出,故南方文人看北方文人,觉得北方人愚顽,而北方文人同样不服,所以南北之间口舌之争不断。

话说,康熙二十四年(1685)初,孔尚任进京,正式走上仕途。当他还来不及显现其儒学经纶的才能时,七月初,即奉命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往淮扬,协助疏浚下河海口。淮扬地区作为古代中国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士子文人遍布,听说孔子后裔来此做官,决定要给孔尚任一个难堪,让他知道南方文人的厉害。

桃花扇写谁的爱情故事(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智斗江南才子)(1)

淮扬山水

孔尚任到任后,淮扬知府陪同,到驿馆下榻,却见驿馆门口贴有半幅对联:

南方山南方水南方才子多

孔尚任也知道文人相轻的道理,知道这是给自己的下马威,微微一笑,对知府说道:“驿馆豪华,为何对联仅有半副?”

知府知晓其中的弯弯绕,但不便明说,也有意给孔尚任出一个难题,于是说:“淮扬人杰地灵,文人辈出,便有一个习俗,新官到任,须对的一副对联方能取得当地士子的认可,想必以孔台兄之大才,此对必不在话下。”

知府话说完,周围陪同之人也一副看热闹的样子,“孔台兄圣门后裔,博学强记,何必过谦。”其余人等也都起哄。

孔尚任见状,不再推辞,“承蒙各位兄台抬爱,在下便试他一试”,于是随口吟出:

北国川北国土北国圣人伟

此对一出,淮扬文人埋头沉思,前面六字对仗工整但并无新意,关键在后五字,仿佛再说,你南方尽管山灵水秀才子众多,但再多也不过圣人门徒,儒家学生,又有什么值得傲慢的呢!虽然这些士子并不死心,但一时间却无可奈何。

过了几天,这帮当地文人宴请孔尚任,孔尚任虽知宴无好宴,依然欣然赴约。酒宴设在望江楼,此楼三面环山,一面靠水,临江而建,景色优秀。诸位官员士子来到望江楼,分主宾坐下,凭窗而望,大江东去,浩浩荡荡,别有一番景致,在北方是难以见到的。

这时一人说道:“孔兄,鲁地是否有次景色?”孔尚任随口答道:“山川秀丽,各有风味,陋居石门之景,亦有自然景趣,诗曰岚光青到枕,秀色耐人餐。”

桃花扇写谁的爱情故事(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智斗江南才子)(2)

曲阜石门山风光

桃花扇写谁的爱情故事(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智斗江南才子)(3)

曲阜石门山风光

这时又有一人道:“孔兄,望江楼看江为次,赏泉为主。”说着指着一个方向,只见数泉如注,翡翠四溅。

孔尚任知道今天的考验就应在这里了,心想,既然如此,我就来个先发制人,便说:“此泉秀美,诸兄台何不吟诗一首,以为助兴!”

在场的文人均被孔尚任的突然袭击搞了个措手不及,其中一人自觉尚可,随口吟到“泉,泉,泉····”接下来却不知为何,诗路堵塞,一时间接不下去,现场一片尴尬。

孔尚任见此,张口吟道:

泉泉泉

乱迸珍珠个个圆

玉斧斫开顽石髓

金钩搭出老龙涎

众文人听后,虽然尴尬,但只得夸赞。

这时,第一道菜上来了,竟然是红烧鲤鱼,孔尚任一看,非常愤怒,因为孔子的儿子叫做孔鲤,出于对先祖的敬重,孔门大忌,不吃鲤鱼,于是他按筷不动。

其中一人说:“台兄为何不吃呢?”

孔尚任冷笑一声:“鲤,礼也,我乃圣人后裔,岂可无礼而食之,食鲤非圣人后裔所为,听闻淮扬文人多俊杰,如此一看,不过尔尔。”说罢,就要起身离开。

这下众人着急了,连忙起身挽留赔罪,并另酒楼撤掉红烧鲤鱼,重新开宴。

从此,淮扬士子不敢再看轻孔尚任,孔尚任也在淮扬就任期间,广交贤才,写成《湖海集》一书。

【注】自古文人相轻,故事并不可考,孔尚任淮扬为官是真。此文中诗作似为元代散曲作家、诗人贯云石所作。孔尚任在淮扬为官时,认识了一大批明朝遗老,对后期《桃花扇》的写作影响很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