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一个寒冷的春日。

名为鲁道夫的男孩在一辆疾驰的火车上出生,表现出非凡的舞蹈天赋。

未来的他会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芭蕾舞男星,享尽世人推崇的眼光。

但现在,他还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孩,全然不知今后的自己会面临怎样的人生困境。

那些背叛国家的人们(为了梦想叛离国家)(1)

一晃到了1955年。

二战使然,热爱舞蹈的鲁道夫整整等到17岁,才有机会进入正规的芭蕾学校。

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不适合从头学习舞蹈了:身体已全部张开,无法训练肢体的柔软性。(也就是俗称的拉筋)

那些背叛国家的人们(为了梦想叛离国家)(2)

但鲁道夫一次也没有想过放弃。

动作跟不上的话用课余时间反复练,课余时间不够就摒弃掉睡觉的时间。

因为是半路出身,鲁道夫敢于挑战传统舞姿,提出将现代舞元素融入芭蕾舞之中的新奇跳法。

不甘沦为女性芭蕾舞者的点缀,誓要闯出一片属于男性芭蕾舞者的天地…

那些背叛国家的人们(为了梦想叛离国家)(3)

以上这些情节出自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电影《白乌鸦》,是一部政治性特别明显的电影。但故事却无关政治,从舞蹈出发,描述鲁道夫传奇的一生——

以一己之力改变男性芭蕾舞者在芭蕾界的地位,为芭蕾舞注入更多新奇跳法与活力,由此成为苏联家喻户晓的国民舞蹈偶像。

那些背叛国家的人们(为了梦想叛离国家)(4)

该片2018年上映,拿下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

那些背叛国家的人们(为了梦想叛离国家)(5)

故事背景正处于冷战时期。

作为苏联最会跳芭蕾的男舞者,鲁道夫被挑选中「跟随舞团出访各国演出」,名义上是向西方展现东方舞蹈之美,实则委婉传递求和的信息。

那些背叛国家的人们(为了梦想叛离国家)(6)

表演第一站,是法国。

生性热爱自由的鲁道夫并未听从舞团“不要和其他国家舞蹈员密切接触”的告诫,和法国舞者皮埃尔成为要好的朋友,还通过皮埃尔认识了一位叫做克拉拉的美丽女士。

三人共同畅游在巴黎的大街小巷,欣赏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

那些背叛国家的人们(为了梦想叛离国家)(7)

法国的下一站是伦敦,所有舞蹈者都需要前往。但就在此刻,鲁道夫收到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命令:要求布鲁克即刻启程回莫斯科表演节目。

那些背叛国家的人们(为了梦想叛离国家)(8)

一个完整的舞团怎么能随便少掉一名舞者呢?鲁道夫敏锐察觉到这一命令的不对劲。显而易见,这是赫鲁晓夫对他亲近法国舞者的惩罚。

现在,摆在鲁道夫面前的路只有两条。

要么乖乖回国收起,要么当场叛离国家,投向法国的怀抱…

那些背叛国家的人们(为了梦想叛离国家)(9)

《白乌鸦》采用三线剪辑的方法。

镜头在鲁道夫年幼时期、学舞蹈时期、前往法国表演时期不断切换,三条剪辑线并行,为观众呈现出最完整的人生。

穿插的黑白镜头很有味道,给予影片浓厚的文艺感。

那些背叛国家的人们(为了梦想叛离国家)(10)

在得知赫鲁晓夫命令自己回国的那一瞬间,鲁道夫就做好了叛国的打算。

不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也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么讨厌压抑的国家。而是因为他想要追求自己最热爱的事物,想要追求自由。

那些背叛国家的人们(为了梦想叛离国家)(11)

——芭蕾起源于法国,在法国,鲁道夫能感受到最系统的舞蹈知识,全面开发他的舞蹈潜能,让他成为实力和创新力并存的芭蕾舞蹈者。

——皮埃尔早就提出过“让鲁道夫留在法国”的想法,鲁道夫选择了拒绝,不愿离开祖国。但这一次,祖国率先对鲁道夫亮出匕首,不是鲁道夫背叛了祖国,而是祖国抛弃了他。

那些背叛国家的人们(为了梦想叛离国家)(12)

这也是为什么点点在前文中说「《白乌鸦》是政治题材却无关政治」的原因。

它非常聪明,把政治意味藏在鲁道夫巨变的人生中。在选择国家和选择舞蹈之间做选择。这种呈现方式能尽可能冲淡政治题材的严肃性,将观众的注意点拉到戏剧化的人生变故中。

那些背叛国家的人们(为了梦想叛离国家)(13)

鲁道夫选择叛离国家后,他的老师被“请”去审问了。面对国家的严刑逼供,老师风淡云轻。既没有责怪鲁道夫的行为,也没有对国家的逼供感到失望,而是坚定说出一句:“这无关政治,只是关于舞蹈。”

那些背叛国家的人们(为了梦想叛离国家)(14)

苏联刻板程序化的舞蹈风格无法让鲁道夫施展自己的才能,赫鲁晓夫的不信任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头到尾,鲁道夫都没有想过做对国家不利的事情。他最想做的,从来都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员。

除以之外,并无其他。

那些背叛国家的人们(为了梦想叛离国家)(15)

从这一点来看,《白乌鸦》其实是一个关于追求自由梦想的故事。只不过,它表现的方式极其克制。

文艺的配乐为本片加分不少,恰到好处渲染出鲁道夫矛盾的心境,同时给予观众最极致的观影体验。值得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