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重耳逃亡在外时,有一众追随者,其中最有名的是五位贤士——赵衰(cuī)、狐偃(yǎn)、贾佗(tuó)、先轸(zhěn)、魏犨(chōu)。

先轸的父亲先丹木,就是晋国骊姬之乱时,晋献公逼太子申生出征前,赐了他一套“偏衣”,所谓“偏衣”就是指衣服左右两边颜色不同。在那次战前讨论会上,太子的谋士都对晋献公进行如此赏赐的用意表达了自己的见解,而先丹木也对偏衣做过一番评论,仅此而已。

历史对先轸的评价(战神先轸)(1)

先氏的发家,从先轸开始,到第四代先縠(hú)时被灭族。

晋文公流亡时期,先轸的事情没有记载,先轸是武将,在这段时期,先轸显然没有用武之地。

先轸首次登场是在城濮之战中。

楚国围宋,宋请求晋国出兵帮忙,晋文公组织大臣们商讨,先轸首先表明了立场,此时正是报答流亡时宋国的礼遇之恩的时候,救援宋国的患难,能在诸侯中取得威望,奠定霸业!先轸的话说出了晋国君臣的想法,打这一仗,除了报施,最重要的是要立威。此时中原,以晋楚为最强,晋国要以这一战而奠定霸业。

具体作战计划的制定成了一个技术活。直接攻打楚国,晋国首先就在道义上有了亏欠。因为当年晋文公流亡楚国时,楚成王以国君之礼盛情接待了晋文公一行。但可以先打曹和卫两国。因为当年晋文公流亡时,曹和卫都无礼于晋文公,恰恰曹、卫都是楚国的盟友。结果,卫国为了讨好晋国,赶走了国君卫成公,曹国国君被晋国拿下,成阶下囚!

先轸就在这次与曹卫的战事中又一次亮相,先轸建议打曹卫的同时拿下五鹿,晋文公流亡经过五鹿时,曾经被老农羞辱给了一碗土。事后我们分析先轸要打五鹿的原因,当时楚鲁联军在谷这个地方还保留了一支军队,拿下五鹿明显是要切断楚鲁联军从后面包抄。

历史对先轸的评价(战神先轸)(2)

正月拿下五鹿,二月晋国中军帅郤(xì)縠(hú)突然去世了,于是先轸代替郤縠任中军帅。

先轸开始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拿下曹、卫两个小国对于晋国并没有费太大力气,但是对于老牌强国楚国的忌惮,让先轸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用外交手段,把两个大国拉进来入盟。当初并没有齐、秦什么事,先轸让宋国给这两国送钱财,让两国找楚国调停,楚国当然同意,这就得罪了齐和秦,结果,齐、秦自然就成了晋国的同盟。楚成王心中有所顾忌,决定退兵,但是子玉不同意,于是成王留了一部分士卒给子玉,带领大部队撤了。

子玉提出要用卫、曹两国换取宋国。晋国如果不同意,那么卫、曹、宋三国都会怪罪于晋,如果同意,那晋国这么兴师动众的是为了干什么?晋国当然不能同意,先轸私下承诺卫和曹一定会恢复他们的国家,而且还故意把楚国的来使给扣了,以激怒子玉。

楚军进攻,晋国退避三舍以报答楚成王善待之恩。

两军在城濮会面。子玉站在阵前高叫着:“今日必无晋矣。”。先轸则首先指挥下军佐胥臣进攻楚国最弱的右军陈、蔡联军,胥臣给自己的队伍的战马都蒙上了虎皮,对方的马一看都以为是老虎,楚国右军败!晋国上军狐毛举着中军的大旗所向披靡,下军帅栾枝配合上军在远处用马拉着树枝不断跑动,楚军看到败退的晋国上军后方尘土飞扬,跑得够快的,加快速度追!晋国精锐先轸和郤溱率领着中军拦腰攻击正在极速追击的楚国左军,狐毛狐偃也回头夹击楚军,于是楚国左军也溃败!子玉看到左右军都溃败了,带领中军撤退。春秋第一大战城濮之战一天就结束了。

历史对先轸的评价(战神先轸)(3)

在先轸娴熟且高超的指挥下,晋国胜利了,但是晋文公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子玉跑了,这是楚国最勇猛的大将,好消息很快传来了,楚成王命子玉自杀了!于是,晋文公笑了!

城濮之战,先轸一战封神!

在战略制定上,看到了攻曹、卫中的薄弱点,拿下五鹿,防范楚国从背后加击。运用成熟的外交手段,把齐、秦两个大国拉入战局,壮大自己的声势,致使楚成王心中有所顾忌,命令主力撤军。在战争中,战术手段运用得当,双军对垒,出其不意给战马披虎皮,用己之强攻彼之弱,诈败与疑兵让对方进入埋伏并围而歼之。所用手段堪称军事典范,难怪很多人说《孙子兵法》很多是总结的城濮之战。

晋文公在位9年去世,先轸的故事还没有完。

晋文公还未下葬,秦晋之间发生了崤(xiáo)之战,秦国大败,秦国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被俘虏了,秦国的部队全部死于崤山。这是先轸的又一次光辉战绩。

崤之战之后,秦穆公之女说情,让把俘虏的秦国三将给放了,先轸愤怒了,死了多少将士才抓回来的三个秦国大将,竟然给放了,是在压不住火了,对着晋襄公唾了一口!

先轸随后也觉得自己失礼了,甚至有点后怕。虽然晋襄公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但毕竟他是国君。先轸很内疚,甚至觉得这样的过错无法弥补,耿直的认为只有以死谢罪。公元前627年,晋襄公继位,也是先轸唾晋襄公的同一年,狄攻打晋国,晋国战胜了,并且还俘虏了狄人首领,在明显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先轸脱去甲胄,孤身驾车冲入敌阵,战死了!

先轸,作为一名将军,他的身份告诉他,一个将军最后的归宿只能是在战场上,而决不能是朝堂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