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有一类女性“公务员”,她们一部分服务于宫廷,一部分因丈夫或子女的缘故得到封号,这类女性有个共同的名字——外命妇。宋朝的外命妇虽然不直接参与政事,但她们仍然是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势力。“执于妇道、益勤内助”是宋朝外命妇群体的关键词,也为她们赢来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宋代最优的官职(宋朝女性公务员)(1)

那么,什么样的女子才能被称为外命妇呢?受封为外命妇能够享受哪些待遇呢?想了解这些冷知识,还是先从“外命妇”这一概念谈起吧!

一、“外命妇”——内侍奉君主,外服务臣子

命妇,指有封号的女子。命妇有内、外之分:皇帝妃嫔及太子良娣以下为内命妇;公主、王妃、皇宫中的一些女官、大臣的母妻、高年女性和贞洁烈女等有封号的女性称为外命妇。历朝历代妇女的封号都跟从丈夫官爵的高低而定,在唐朝之后形成制度。

宋代最优的官职(宋朝女性公务员)(2)

宋仁宗皇后及女官画像

史书中关于授予内廷妇女封号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为东汉安帝封乳母王圣为野王君。此后,不乏有皇帝乳母获赠封号的相关记载,但是相关制度和规定却始终未有记载。宋朝的内廷命妇封号在承袭前代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和变化,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受封者的身份不同,其被授予的封号等级和意义也不相同。在宋朝以前,皇帝乳母所受的封号普遍是国别加美名的形式,如郡夫人、国夫人、乡君、郡君等。宋朝对乳母的封号从一开始的国夫人逐渐增加了四字国夫人、六字国夫人、八字国夫人和十字国夫人,封国数、国别和美名字数不同则受封的等级也不相同。对于尚书内省女官,她们没有皇帝乳母那样特殊的贡献,且官职晋升的空间也有限,所以授封是这些女官们提升身份、彰显皇恩的重要方式。

宋代最优的官职(宋朝女性公务员)(3)

影视剧中宋朝乳母形象

二、封号授予与升迁逐渐趋于制度化。内命妇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皇帝,这意味着她们的晋升存在很大的人为和主观因素。但是宋朝的内命妇无论在形式还是等级上,其都逐渐完善并定型,出现了生前有封、死后有赠的制度化特征。

官员母、妻被授封外命妇的历史悠久,西周春秋时期卿大夫的妻子便被称为外命妇;到汉朝时,外命妇的范围扩大到公主、王太妃、王妃、诸王女、列候太夫人、夫人;南朝之后,又有县君、乡君、国太夫人、国夫人等诸多封号。

宋代最优的官职(宋朝女性公务员)(4)

影视剧中宋朝公主形象

宋朝初年刚结束五代之乱,国家制度还不成熟,大多延续唐朝制度,关于外命妇的相关制度也不例外。直到北宋末年、南宋初年时,外命妇的封号名称和等级也有过改革。

根据《宋史》记载:“外命妇之号十有四:曰大长公主,曰长公主,曰公主,曰郡主,曰县主,曰国夫人,曰郡夫人,曰淑人,曰硕人,曰令人,曰恭人,曰宜人,曰安人,曰孺人”

根据上述史料,宋朝外命妇的封号系统一共有十四中之多,其中皇族宗室享有前五个等级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郡主和县主。细分为:皇祖姑、皇姑授封大长公主;皇姊妹授封长公主;皇女授封公主;太子女授封郡主;诸王之女为县主,秩视正二品。

宋代最优的官职(宋朝女性公务员)(5)

众多官吏眷属分享四等九级:国夫人、郡夫人、郡君、县君,其中郡夫人又分为淑人、硕人、令人、恭人四级。细分为:执政以上的母、妻授封国夫人;执政、东宫三太、文武二品、御史大夫、六尚书、两省侍郎、太常卿、留守、节度使、诸卫上将军、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之妻授封郡夫人;正三品和从三品官的祖母、母、妻皆封为淑人;侍郎以上的母妻封硕人;太中大夫以上的母妻封令人;中大夫以上封恭人;朝议大夫以上封宜人;朝奉郎以上封安人;通直郎以上封孺人

宋代最优的官职(宋朝女性公务员)(6)

朝奉郎,宋朝官职,为文散官,从正六品

  • 3. 优秀的女性值得表彰——特殊的外命妇

除了官员的家眷能被封为外命妇,普通女子满足一定条件也有机会被封为外命妇。

首先,高龄女性有机会授封为外命妇。宋朝特别强调“孝治”,宋太祖开宝元年曾颁布诏书:“荆、蜀民祖父母、父母在这,子孙不得别财异居。如果父母健在而子孙与其别居,则予以重罚”,在法律上强调对老人要优待。

宋代最优的官职(宋朝女性公务员)(7)

对于民间八十岁以上的老者,朝廷也有一定的养老政策:比如耄耋老人会受到皇帝的召见和赏赐;家里有八十岁以上老人的,能享受到减免差役或免除身丁钱的待遇;百岁以上的老人便可以申请授予外命妇封号:“百岁始得初品官封”。

其次,旌表女性可以获得外命妇封号。宋朝对百姓的日常教化意识逐渐增强,统治者希望建立一个尊老尚齿,劝民行善,和谐乡里的社会秩序和礼仪观念,所以需要择选教化的楷模。义门、孝行、妇德、隐逸等旌表榜谕成为官方教化百姓的最佳“教材”,一些节妇、烈女便因此得到了相应的外命妇封号。

宋代最优的官职(宋朝女性公务员)(8)

贞节牌坊

  • 4. 有钱任性——买来的封号

除了上述三种常规的途径,还有一条让时人不齿的方法——购买外命妇封号和冠帔。南宋时,国家经济吃紧,为了充盈国库便出现了售卖封赠官帔敕告的现象:“安人四千,孺人二千”,如此明码标价,把外命妇的“含金量”拉低了不少。

二、想成为外命妇?先满足这几条再说吧!

虽然内廷女官、乳母和平民女子都有机会授封外命妇封号,但是外命妇的主要构成仍是官员的母、妻。同时,从外命妇的制度规定可以发现,连宋朝六品通直郎的母、妻都能被封为安人,可见宋朝外命妇的分封范围极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官员的母妻就能授封,想要成为外命妇,还需要满足一些条件。

宋代最优的官职(宋朝女性公务员)(9)

宋朝实行一夫多妻制,所以官员可能同时有嫡母、庶母、生母、继母、妻、妾等多位女性亲眷,不同的地位差距使她们享有的授封待遇也不相同。

宋朝初年,官员的生母、妾母(父亲的妾)、亡妻和妾都没有资格手封为外命妇,臣子想给自己的母、亲求取封号,需要向皇帝陈乞(但不一定会被满足);宋真宗时期,官员的本生父母在官员父母(嫡母、继母)去世的情况下可以授封,但官员的妾母只能用儿孙的官资授封;宋仁宗以后,官员的亡妻能够用丈夫的官阶授封外命妇。

宋代最优的官职(宋朝女性公务员)(10)

宋仁宗 画像

宋朝制度规定,只有官员的正妻可以授封外命妇封号,但是在实际执行中经常有违制的情况:比如一些官员为了讨好妾室便“偷梁换柱”让妾授封,甚至还有“妻享俸禄、妾受封号”的荒唐事。这种情况在宋朝战乱时比较多见,多是皇帝为了收买人心的“放水行为”,在时局稳定后便不多见了。

三、宋朝女子都想做外命妇,当外命妇到底有啥好处?

外命妇作为封建封诰制度的产物,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女性群体,她们虽然像男子一样享受官阶品秩,但是却不曾有分享政治的权利。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女性仍想得到外命妇封号呢?主要由三个原因:

首先,出席官方活动。宋朝为了让外命妇的表彰更具仪式感,对所封赠的外命妇一律颁发证书—“告、救”。上层社会的外命妇能够出席大型的官方活动,比如朝廷举行的南郊祭祀、先蚕、节序等活动,甚至品阶更高的外命妇还能入宫侍宴,这无疑是男权社会对外命妇地位的承认和尊重。

宋代最优的官职(宋朝女性公务员)(11)

宋朝宴饮 《文会图》局部

其次,提升地位。古代女子地位低下,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话语权较弱。按照司马光对夫妻关系的解读:

“夫、天也,妻、地也,夫、日也,妻、月也,夫、阳也,妻、阴也。天尊而处上,地卑而处下,日无盈亏,月有圆缺,阳唱而生物,阴合而成物——故妇专以柔顺为德,不以强辩为美”

他认为女子应该顺从丈夫,这就使得女子在家庭中处于次等地位。

但是,女子一旦有了外命妇的身份,就相当于抬高了自己的身份,具有了等级性,可以凭借这一身份“正位于内”,这不仅有利于她处理家庭内务,激励她做好夫君的贤内助,也会增加其荣耀感。

宋代最优的官职(宋朝女性公务员)(12)

最后,享受经济待遇。宋朝外命妇没有明确的薪俸制度标准,出宗室皇亲女性有俸禄外,大多数的外命妇都只有封号没有俸禄。但是史书中也有一些关于外命妇俸禄的记载:范仲淹的妻子曹氏、韩世忠的妻子梁氏、张俊妻子魏氏等众多外命妇,都享受了“依礼支破”的俸禄待遇。

在多方利益的催动下,也难怪古时女子都以授封外命妇为荣了。

外命妇——是统治者下的一盘“三赢”棋局

宋朝奉行“与士大夫治天下”,统治者在实践过程中为了把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念与国家的礼仪有机的结合起来,便以外命妇作为调和二者的媒介。通过授予官员母妻家眷外命妇的封号以示荣宠,来提高官员的忠诚度,同时达到惠及国家的目的。不得不说,古代统治者们把这盘“三赢”的棋局下的太有水平了。

【参考资料】

《宋代外命妇身份价值及诉求断想——基于墓志铭,当事人相夫教子身份价值管窥》

《宋代内命妇封号问题研究》

《宋朝外命妇制度研究》

《宋代官员家庭外命妇封赠制度略论》

《论宋代老人的救助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