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 精品导报 │关注导报君 生活U起来 】

谢谢支持

如果说《一代宗师》是编剧徐皓峰笔下武林的“面子”,那么导演徐皓峰的《师父》,则像是更能表达他关于那个“逝去的武林”的“里子”。不用威亚,不用特技,没有替身,这是一部让功夫片又回到原点的电影。

日本人如何看一个人的武林(这大概是能从电影中看到的最真实的武林)(1)

《师父》这部片子是在金马奖上拿了最佳动作设计的,动作戏自然甚多可看之处。

以踢馆为主线的故事,串起了一场又一场打戏。相比那些根本无视牛顿力学的飞去来招式和靠后期特效撑场面的武功,《师父》中的打戏倒更接近特警们“一招制敌”的教学片。

各种兵器的使用,短兵相接,一刀见血,更让影片多了一丝杀气和硬气,还有最后“抽根烟”都消不去的血腥气。

电影中从街头车夫们不动铁器的斗殴,到宗师们架势十足的交手,大小场面无数,大都在电光火石之间,胜负已分。“师父”经十数战,大刀小刀,长刀短刀,刀从颈上过,依旧气定神闲,只在最后被人用枪指着头,才惊得长出一口气。

功夫再高,也挡不住一发子弹;力气再大,被十来个汉子压在身下也动弹不得。所以从武行投身军界的林副官,才是那个时代中的聪明人。

这大概是观众们能在电影中看到的最接近真实的武林。有武馆里的闭门切磋,也有街头的狼奔豕突;有清脆响亮的分筋错骨,也有十八般兵器的纷繁亮相;有台面上逼格甚高的宗师范儿,也有抓着美人长腿不放的小伎俩……

不过,在刀刃和刀刃冷冷相交的背景声中,更真实也更让人齿冷的,是武行中人心的崩坏和消亡,是隐藏在宗师们端茶不语后的机锋。

和《一代宗师》一样,这也是一个讲传承的故事。

南派宗师,也就是“师父”陈识来到天津,一心只想打破“武馆不传真功夫”的潜规则,完成咏春北上的使命。但面对死水一潭的天津武林,他只能跟武行老大郑山傲达成私下的“协议”,准备用出卖自己徒弟的方式,下一盘大棋。到最后,“师父”虽然达到了自己开武馆的目的,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拼死一搏,单枪匹马,将19家武馆的宗师们一一拿下,他为徒报了仇,赢来的却是一场惨胜,最终依旧难免无声南归的结局。在这个满是算计的江湖里,师娘和卖茶汤的妹子,大概是唯一的美丽。

这是一个讲面子但结果却谁的面子都没保住的江湖。

虽然零特技零替身是诚意十足的看点,据说廖凡为了拍摄该片“闭关”两个月,每天早晨凌晨四点就起床练咏春拳,更有打得好看就叫咏春,打得不好就另起个名字的幕后故事。不过对于已经渐渐习惯了各种特技,被吊高了胃口的普通观众,要适应这种“原味儿”的功夫片,并不太容易。同是六点半棍,同是不会武功,《一代宗师》中的梁朝伟,只穿了个钉子,就比廖凡耍得有气势。

相比武戏,文戏也许更容易打动人心。

比如师娘的那句:今天我求一个人活着,这人离我两百米,我心念不强,再远怕不能应验。

比如耿良辰那句:算了,不吓她了。

徐氏风格的打戏和本片对武林掌故的精细体现,以及一抹淡淡的文艺范儿,都是这部电影的看点。赢下好口碑是顺理成章之事。

只是在电影中,武行面对的是枪,当下的电影面对的也不再是冷兵器式的竞争,而是从剧本到制作再到宣传的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师父》高口碑低票房的现实也是意料中事。

不过,正如死水般的武林需要“师父”,已经严重工业化商品化的电影业同样需要《师父》这样的电影,这才正是《师父》的意义所在。

链接:《师父》中出现的亮眼兵器

1、八斩刀

日本人如何看一个人的武林(这大概是能从电影中看到的最真实的武林)(2)

2、单锋剑

日本人如何看一个人的武林(这大概是能从电影中看到的最真实的武林)(3)

3、三尖两刃刀

日本人如何看一个人的武林(这大概是能从电影中看到的最真实的武林)(4)

4、子午鸳鸯钺

日本人如何看一个人的武林(这大概是能从电影中看到的最真实的武林)(5)

5、大铡刀

日本人如何看一个人的武林(这大概是能从电影中看到的最真实的武林)(6)

6、戟

日本人如何看一个人的武林(这大概是能从电影中看到的最真实的武林)(7)

7、日月乾坤刀

日本人如何看一个人的武林(这大概是能从电影中看到的最真实的武林)(8)

作者介绍:

日本人如何看一个人的武林(这大概是能从电影中看到的最真实的武林)(9)

胡献章,精品导报娱乐记者,文艺闷骚男,专爱用一本正经的态度,写一点正经没有的文字。

日本人如何看一个人的武林(这大概是能从电影中看到的最真实的武林)(10)

jpdb-wx 投稿及合作:83030386@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