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的真实故事(魏晋往事吝啬是一种病)(1)

1.吝啬代表

除了对仆人及家人苛刻吝啬,他自己也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无法入睡,要去马棚偷吃荞麦。此位吝啬鬼正是莫里哀《悭吝人》的主人公阿巴贡,吝啬成癖,视财如命。

《儒林外史》中有名的吝啬鬼严监生,临死之前迟迟不肯撒手,只因房中点了两根灯草。直到侧室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

吝啬鬼这种人物,古今中外不乏其人。如果要在魏晋时代推举一位代表,王戎当是不二之选。

南宋刘义庆撰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俭啬》共九则,王戎一人独占四则。

魏晋风度的真实故事(魏晋往事吝啬是一种病)(2)

2.半夜数钱

吝啬之人,常常并非穷困,反倒是个个家财万贯。我们老家有句话说“越有越掯”,说的就是那种越有钱越过分吝啬的人。

王戎不但是有钱人,而且是京城洛阳首富。《世说新语》记载他“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

官拜司徒,位列“三公”的王戎,既显贵又富有,像房屋、仆役、良田、水碓之类的财产不可胜数,京城洛阳没有人能与他相匹敌。

王首富财产生意众多,牵涉到的各类契约帐簿也很多,他本人常常和妻子在深夜的烛光下摆开筹码来一一计算。

世界上另一个著名的吝啬鬼葛朗台(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的父亲),也有半夜数钱的爱好。他常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之中,“爱抚、把抚、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

唯有冰冷的金钱才能让一个贪婪的吝啬鬼感受到活着的温度。

魏晋风度的真实故事(魏晋往事吝啬是一种病)(3)

3.吃李砍树

《世说新语·俭啬》一章,一开始先讲了另一个吝啬鬼和峤。和峤是吏部尚书和逌之子,官至中书令,深受晋武帝司马炎器重。

和峤本性极其吝啬。话说他家有良种李树,果子甚是好吃,但不卖不送。偏有一个叫王武子的要求和峤给些李子,你这不是让铁公鸡拔毛吗?

难得的是,和峤虽为人小气吝啬,也还是送了对方几十个李子。

结果王武子倒是怒了,和峤你这几十个李子打发叫花子呢?好意思拿出手。

等和峤去公家值班的空档,王武子喊了帮爱吃李子的兄弟,一窝蜂爬上和家李树一顿胡吃海塞,吃完了抡斧子把树给砍了,砍完了还拉一车的树枝送给和峤。

眼前不自觉浮现出《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五仙观,推倒人参果树的画面,够解气,但事儿做过头了。

设身处地试想,如果你是和峤——一个倍受皇帝器重的中书令、一个爱树如命的吝啬鬼——被王武子如此羞辱,是不是得暴跳如雷,恨不能一刀咔嚓了对方?!

书上记载,和峤收到树枝,“唯笑而已”。

和峤不追究不问责不报复,但这不合常理啊。事出反常,想必有妖。

原来,王武子并非等闲之辈。王武子,原名王济,字武子,是司徒王浑第二子,常山公主的丈夫。而常山公主又是司马昭的女儿,司马炎的妹妹。

扯了半天,骄纵跋扈的王武子是晋文王司马昭的女婿,晋武帝司马炎的小舅子。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是皇亲国戚。和峤的“唯笑而已”,大概有很多的不得已吧。

魏晋风度的真实故事(魏晋往事吝啬是一种病)(4)

4.女儿还钱

文章开头说王戎是魏晋吝啬代表的不二之选,是有事实根据的。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俭啬》中连列王戎三件小事,读来件件令人匪夷所思。

第一件事儿,一上来就说“王戎俭吝”,怎么个俭吝法呢?话说王戎侄儿结婚,当叔叔又是京城首富,又是朝廷三公,照理说送套房也不为过,次一点送宝马香车,但是王戎只送了件单衣,可能是件价格低廉的薄外套吧。

即便如此,过了一段时间,王戎又特意去找侄子把送出去的单衣要了回来。

以后这叔侄该怎么处呢?

王戎不单单是对侄子小气,即便是面对亲生的女儿和女婿也是一视同仁的吝啬。

王戎的女儿嫁给裴頠,曾向王戎借了几万钱。年轻人嘛,问首富老爹借几万钱迎接新生活,可能觉得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所以没有急着还回去。

结果等到女儿回到娘家时,王戎的脸拉得老长,书上说“戎色不说(通‘悦’)”。知父莫如女,女儿自然明白王戎的不开心,赶紧让裴頠把钱还了。王戎收钱后,才又高兴起来。

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同样是丝毫不念父女之情的冷血人,在他获悉女儿欧也妮把积蓄全给了恋人夏尔之后,暴跳如雷,竟把女儿软禁了起来。

魏晋风度的真实故事(魏晋往事吝啬是一种病)(5)

5.王戎卖李

比起和峤的独享好李,王戎钻破李核的故事才真个是令人叹为观止。

王戎家有品种优良的李子,卖李子时,因为怕别人得到他家的良种,所以总是先把李核钻破再拿去卖。

钻核卖李的做法,如果放到今天的市场经济中更容易被理解。王戎保护种子其实是在保护商业技术秘密,这不是“俭啬”所能涵盖的。王戎能成为京城首富,也自有他的道理。

晋书谓王戎“性好利”,多置园田水碓,聚敛无已,富甲京城。我个人觉得要辩证的看待“性好利”,只要不是损人利己威逼利诱的获取利益,他人也无可厚非。

说了一大堆王戎的“坏话”,其实他本人秉持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价值观。

王戎担任侍中的时候,南郡太守刘肇曾给他送了五端筒中细布。当然,王戎没有接受这份贵重的礼物,事后还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回给刘肇。

如果王戎贪财如命,没有操守,那么王戎大概率会收下刘肇的礼物。据晋书记载,虽然王戎拒不接受礼物,却依然受到有关人员的弹劾,事情闹得很大,最终在晋武帝司马炎的保驾护航下才躲过一劫。

魏晋风度的真实故事(魏晋往事吝啬是一种病)(6)

6.吝啬是病

明朝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此话是说,一个没有癖好的人是不可交的,因为这样的人没有深情;一个没有瑕疵的人也是不可交的,因为这样的人没有真气。

单就爱财如命、小气吝啬一事而言,人和人还是有区别的。比如葛朗台,为了钱财不惜将女儿囚禁起来,不仅是严重的心理病态问题,而且触犯了道德和法律,何来深情与真气。王戎爱财俭吝,也是变态的心理问题,但好在尚有底线操守,不收不义之财。

总之,吝啬是一种心理疾病,没有任何医药可除。如果有,那也只能是一种无形的“心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