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老城厢里有着一个城市的“根”与“魂”。

从一眼千年前后北岸的古韵今风,到江南名巷青果巷的人间烟火;从京杭大运河的繁华盛景,到近代民族工商业的产业重振……常州市天宁区天宁街道既承载着城市厚重的历史底蕴,也承担着主城区更新的发展使命。

近年来,天宁街道坚持全域谋划、加快资源整合、加速城市更新,用心用情、巧谋善治,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和温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会客厅”。

常州天宁区离市中心有多远(从城市之根到城市之光)(1)

一条老马路,以“形”唤“行”

城市发展,道路先行。

在老城厢复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第一个试点项目便是罗汉路的提升改造工程。

此后,“一圈”(文化宫商圈振兴)“两轴”(和平路、延陵路品质提升)“四区”(青果巷周边片区、文化宫周边片区、天宁寺周边片区和运河沿线片区)等重点项目相继启动。

常州天宁区离市中心有多远(从城市之根到城市之光)(2)

作为天宁寺文化宫景观廊道提升的重要一环,2020年9月,天宁街道启动红梅路道路提升工程。仅一个月时间,工程便完工通车,成为常州老城厢复兴发展的又一示范性工程。

红梅路改造时,对标国家5A级景区标准要求,优化交通设施、导视标识设计,在保障车辆通行的同时,增大人行步道体量,给市民留足慢生活的空间。路面的灯光投影,展现了“天空星星萤火,脚下步步梅开”的“常州最美林荫路”。红梅路东倚天宁寺、红梅公园,向南连接椿桂坊、麻巷,直通青果巷,向西与文化宫广场、前后北岸相连,与“百年学府路”罗汉路共同形成精品慢行旅游动线,为市民带来更顺畅、惬意和美感的慢行慢游方式。

常州天宁区离市中心有多远(从城市之根到城市之光)(3)

道路撑起城市的发展骨架,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脉络,改变着城市的发展格局。

今年上半年,天宁街道老城厢道路路网体系再次优化。街道范围内的东西狮子巷、泰兴里、钟家弄、十子街、红梅南路、桃园路、南园路等8条老城厢道路改造工程全部完成。东西狮子巷为保存文保单位特色风貌,采用“针灸式”整治提升;钟家弄将老建筑的外部轮廓和空间肌理一一修复;十子街原汁原味呈现老常州地方文化建筑特色;红梅南路、桃园路、南园路等道路以沿线绿地、街头小品为重点,市民开窗见绿、出门见景,纷纷点赞。当前,博爱路、关河路等精品道路改造工程也已启动。

从一条路到全域路,天宁街道根据地块特点和性质,强化“一路一策”研究,多渠道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多途径保护城市肌理,让老城厢焕新颜、百姓露笑脸。

一个老小区,以“新”换“心”

秋风微凉的傍晚,走进北直街小区,老人悠闲地散步,幼童肆意地奔跑,生动演绎着小区居民的幸福生活。

从改造前的道路狭窄破旧、居民活动空间小、停车难绿化少、“飞线”抬头可见,到加装多台电梯、停车位和智能道闸齐备、基础设施更新、居民活动空间增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这是天宁街道老旧小区改造中的一个缩影。在老城厢复兴计划中,天宁街道聚焦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缺失或破旧、配套功能不全、服务管理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让老旧小区从“面子”到“里子”得到“破茧重生”。

常州天宁区离市中心有多远(从城市之根到城市之光)(4)

老旧小区改造,改的是环境,赢的是民心。

“差点没认出来,要不是走到16幢甲单元楼下闻到熟悉的红烧肉浓香,还以为走错了小区!”到桃园新村看望自己老母亲的王阿姨,惊讶小区改造变化如此大。

桃园新村项目负责人介绍,桃园新村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共28幢居民楼,位于桃园路以北、桃林巷以西,与红梅公园、天宁禅寺相隔延陵路,是老城厢内老旧小区一期项目中备受关注的改造小区。

小区改造方案,居民群众说了算。舣舟亭社区充分倾听民意,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沟通,将多数群众的需求项目列入整治计划。把屋顶漏水、管网老化、道路坑洼、停车“一位难求”、饭后“无处可去”等“急难愁盼”问题摆在心上,力求办好每一件惠民“小事”。为更好照顾一老一小,小区内还增设了老人、幼儿的日间照料中心,并配套共享图书室和社区便利店。

从一个老小区到一批老小区,居民感受到的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善,更多了对品质生活的美好期许。

自老城厢复兴计划启动以来,已投入4.14亿元,对41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今年还将改造13个老旧小区,力争改到百姓心坎里,让人文老城更加出彩。

一处老街区,以“芯”焕“兴”

龙城何处好风光,小巷通幽果溢香。今年7月,常州市天宁区“龙城夜未央·越夜悦天宁”夜生活节在青果巷拉开序幕。

青果巷“朝花熙市”夜市融合“夜游”“夜娱”“夜购”“夜食”,集消费、休闲、娱乐、潮玩于一体。自2019年“五一”开街以来,青果巷共接待游客超1100万人次。

青果巷悠悠千余年,如今以全新的“打开方式”,为“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写下了一个两者兼容的典范案例,成为老城厢文旅新地标。

常州天宁区离市中心有多远(从城市之根到城市之光)(5)

古巷新生,不仅唤起“旧记忆”,更通过产业“换芯”让老城厢焕活生机。

来到桃园路19号的常州化轻大院,门口窥见的是斑驳的老厂房,走进却是别有洞天。王雷水墨传承画、董文胜摄影工作室、85°当代艺术空间,艺术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依托常州市化工轻工材料总公司老库房进行的升级改造,将成为常州又一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常州化工轻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志清介绍,化轻文创园以常州非遗文化项目带动园区的文创提升,目前已入驻企业15家,70%以上是文化类企业。下一步,将继续引进文化类企业,契合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具有老工业风格的文创园区。

常州天宁区离市中心有多远(从城市之根到城市之光)(6)

近年来,天宁街道围绕“一圈两轴四区”发展规划,整合辖区土地资源,通过深挖园区潜力、拓展空间、资源整合等手段,携手常州市化工轻工材料总公司、常州黑牡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打造包括青山湾文创园、化轻文创园、超维芯巢在内的七个重点文创园区,形成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时尚设计和家装设计为主题的品牌特色空间。

天宁老城厢,既承载着历史的根与魂,又交叠着时尚与青春。下一步,天宁街道将进一步做好特色园区及楼宇的业态导入、升级,完善布局业态,集聚商业中心区人气,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常州天宁区离市中心有多远(从城市之根到城市之光)(7)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