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香港影市已开始呈现不景气的趋势,然而一部电影的问世,却让此时平静的死水泛起了些涟漪,它就是《古惑仔之人在江湖》。这部根据同名漫画改编的电影,当年在香港取得了相当不俗的票房,同年,其续集以及与之题材相仿的电影纷纷问世,共计10部之多,而其中光《古惑仔》正传就承包了同年票房榜top10里的三席,所以1996年也被称为是“古惑仔年”。

古天乐拍古惑仔复仇电影(1996年为何被称为古惑仔年)(1)

​​《古惑仔》系列的“开山之作”《人在江湖》于1996年农历新年在香港公映,没想到票房爆冷(收2000多万港币),也让郑伊健,陈小春,黎姿,林晓峰,谢天华等人一举走红。更重要的是,它确立了刘伟强,文隽,王晶的铁三角阵容。从这部电影开始,三人的“最佳拍档”电影公司正式成立,开启了所谓“港漫电影”的年代。

古天乐拍古惑仔复仇电影(1996年为何被称为古惑仔年)(2)

为了配合电影进行宣传,《古惑仔》漫画登陆台湾时,原作者和发行商还将书名改为电影名《人在江湖》,同时还推出了一系列周边小说。

古天乐拍古惑仔复仇电影(1996年为何被称为古惑仔年)(3)

​​光一年内,《古惑仔》就拍了两部续集,分别是《猛龙过江》和《只手遮天》。其中《猛龙过江》更是横跨台湾,香港,澳门三地取景,但拍摄时间却是最短的,只用了14天,结果反倒成了整个系列里最卖座的一部,票房高达2249万港币。就连监制文隽都说,本片创造了“快拍大赚”的奇迹。

古天乐拍古惑仔复仇电影(1996年为何被称为古惑仔年)(4)

​虽从“古惑仔3”开始,电影情节已与漫画内容大相径庭,但“最佳拍档”依然维持了巅峰的创作状态,为《只手遮天》注入了更丰富的戏剧元素,再加上有乌鸦,笑面虎,骆驼这些新的反派人物加入,使本片的戏剧冲突比第一、二集还强烈。虽然本片的票房不及前两部,但《古惑仔》系列首张发布的蓝光碟就是这部《只手遮天》,足以证明本片的经典程度。

古天乐拍古惑仔复仇电影(1996年为何被称为古惑仔年)(5)

​​眼见《古惑仔》系列大卖,“最佳拍档”还先后将同样改编自牛佬漫画的《古惑女之决战江湖》,以及《洪兴仔之江湖大风暴》搬上荧幕。其中的《江湖大风暴》由香港著名cult片导演邱礼涛执导,被拍成了一个颇具金庸武侠小说感觉的江湖故事,也是一个与《古惑仔》时空平行的世界。印象最深的,就是陈小春以自己的名字演了一个懦弱怕事的小混混以及b哥的黑化了,雷宇扬演的东星志伟也是颇为亮眼。

古天乐拍古惑仔复仇电影(1996年为何被称为古惑仔年)(6)

​而梁朝伟的加入,也为“古惑仔”电影注入了不一样的新感觉。当时已是巨星级的梁朝伟被请来拍这样的电影,只能说王晶等人的人脉实在是强。

古天乐拍古惑仔复仇电影(1996年为何被称为古惑仔年)(7)

《古惑女之决战江湖》则是由香港另一B级片导演邓衍成执导。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喜剧成分居多,表现中规中矩,同样离不开江湖恩怨,背叛和复仇这几个元素。唯一的看点就是李丽珍和陈妙瑛的颜,以及吴毅将饰演的反派洛威拿了,另外在《人在江湖》里将阿坤击毙的“湾仔枪神”也出现在影片中,算进一步打通了“古惑仔”的宇宙。

古天乐拍古惑仔复仇电影(1996年为何被称为古惑仔年)(8)

​《古惑女》之​后,邓衍成又与另一家电影公司将牛佬的《龙盘虎踞砵兰街》改编成《龙虎砵兰街》,于1996年8月24日在香港公映。本片比起《古惑女》质量相对要高一些。除了古天乐以外,谢天华,黎姿,林晓峰都是《古惑仔》系列里的人马,所以很多观众也能从中找到熟悉的感觉。

古天乐拍古惑仔复仇电影(1996年为何被称为古惑仔年)(9)

​电影讲述了阿虎和阿龙渴望在钵兰街扬名立万,最后与东星展开火并的故事,不过这部电影里最精彩的人物倒不是他俩,而是一向在电影中扮演反派的林国斌,这次他扮演了一个一开始飞扬跋扈,后来为了实现黎姿的遗愿,在帮助阿龙阿虎的过程中喋血街头的悲情人物。或许这部电影压根就没准备拍续集,所以结尾也和一般古惑仔电影不同,以主角认罪伏法而收场。

古天乐拍古惑仔复仇电影(1996年为何被称为古惑仔年)(10)

​还有一部同类电影不用多说了,大家一定知道它的名字。《古惑仔》里的龙头老大蒋天生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为了心肠歹毒,背信弃义的小混,最后也落得了一个罪有应得,大快人心的下场。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里的很多配乐都是沿用《古惑仔之人在江湖》里的,显得很偷懒。

古天乐拍古惑仔复仇电影(1996年为何被称为古惑仔年)(11)

虽然从票房上说,《古惑仔》系列算是当年香港影坛的“救市之作”,但也因美化江湖引来了质疑和批评,于是此时香港影坛也开始掀起了一股“反古惑仔热潮”。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导演就是查传谊,他在1996年先后推出了《旺角揸fit人》和《去吧!揸fit兵团》两部电影。前者启用了刚刚凭借“靓坤”一角再度走红的吴镇宇,角色名叫“叻君”,在粤语发音里听起来和“靓坤”差不多,因此可以被视作导演刻意用来恶搞和戏谑《古惑仔》。导演采用了后来杜琪峰韦家辉拍《一个字头的诞生》时的那种假设性双线叙事,一开始观众还有些同情这个人物,后来真相揭穿以后,恐怕每一个观众都会对他的冷血无情恨得咬牙切齿。一个更加现实,真实的江湖,就在查导的镜头中被这样还原了出来。

古天乐拍古惑仔复仇电影(1996年为何被称为古惑仔年)(12)

随后的《去吧!揸fit人兵团》,着眼于一桩黑帮火拼事件,以三段式叙事结构,正面瓦解了“古惑仔英雄情结”,也彻底打破了所谓的“江湖神话”。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一看,本片还曾入选“香港一百部最佳电影”。

古天乐拍古惑仔复仇电影(1996年为何被称为古惑仔年)(13)

​​与此同时,导演叶伟信也投入了“反古惑仔”阵营,拍出了《旺角风云》。很多人原本以为这是《古惑仔》的跟风之作,其实不然,首先从角色安排上,本片就充满了对“古惑仔”的颠覆之意,饰演乌鸦的张耀扬在这里成为了好人,饰演大飞的黄秋生反而成了坏人。而英雄也并没有打不死,现实中猥琐卑鄙的混混却成为了电影里的英雄,可谓“毁掉”了人们对于《古惑仔》的传统观念。因此该片也夺取了第三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编剧”及获选“年度推荐电影”。

古天乐拍古惑仔复仇电影(1996年为何被称为古惑仔年)(14)

​就今天来看,当年的《古惑仔》之所以能够形成某种风气,证明了它的确具有商业价值,也为香港影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也成功勾起了很多年轻男观众向往江湖的荷尔蒙。但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这样的电影终究不会长寿,也终究会被新生事物所取代,特别是因《古惑仔》而崇尚兄弟义气的这些观众渐渐长大,成熟,老去之后,它就很难再有吸引力,如今,这种情形已经实现了。写出本文,就当带大家一同回顾一段历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