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情报周刊电子版(群众周刊在香港时期的作者群)(1)

《群众》周刊

  作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香港创办的机关刊物,《群众》周刊凝聚了大批作者群体。他们数量庞大、覆盖面广,涵盖党内各级党员和党外各界民主人士,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突出的专业性、强大的社会影响力等特点。《群众》周刊不仅依据作者群体的学术专长安排写作内容,而且积极发掘富有新闻工作经验的人才,及时补充编辑队伍。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群众》周刊的作者队伍不断壮大,进而推动了宣传目标的实现。

  作者群体的构成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香港《群众》周刊肩负宣传方针政策、教育党员干部、动员人民群众、争夺中间势力的历史重任。为确保《群众》周刊宣传作用的有效发挥,中共中央号召全党为《群众》周刊撰稿。此后,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央领导人率先垂范,积极为《群众》周刊提供稿件。据统计,1946年10月至1949年10月间,以中共中央名义发表在《群众》周刊上的文章共计16篇,毛泽东署名文章21篇,周恩来署名文章6篇。除中央领导人的撰稿外,各级党员也通过杂感或资料综合、分析和评述的方式撰写理论文章。例如,时任《群众》编辑的许涤新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发表了五十余篇经济评论类文章。作为自由撰稿人的夏衍则在《群众》周刊的“茶亭杂话”和“蜗楼随笔”专栏里发表了一系列介乎杂文、政论之间的随笔。此外,还有从事外交、特科、经济工作的党内人士,如乔冠华、廖沫沙、潘汉年、章汉夫、尹林平、林默涵、华岗、方卓芬、胡绳、连贯等也投入到撰稿工作中。

  如果说,中国共产党党内撰稿群体的形成是各级党员响应中央号召的结果,那么,党外撰稿群体的形成则源于民主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与拥护。解放战争期间,香港聚集了大批民主人士,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积极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阵营中,并为《群众》周刊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帮助。其中,经常为《群众》周刊撰稿的人士有谭平山、李章达、马叙伦、侯外庐、郭沫若、邓初民、陈其瑗、曾昭抡、狄超白、王思曙、李伯球、黄药眠、彭泽民等。他们基于对民主的共同期盼团结在一起,通过撰写文章、随笔、杂感的方式,公开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可见,《群众》周刊的作者阵容十分强大,这是当时香港任何一家报刊社都无法比拟的。

  作者群体的特征

  香港《群众》周刊的作者群体,不仅肩负着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而且承载着社会大众的殷切期望。他们通过《群众》周刊连续不断地向外发声,在使广大民众了解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的同时,也凸显出作者群体的鲜明特征。

  首先,《群众》周刊在香港时期的作者群体,数量庞大、覆盖面广,具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其中,党内人士占据多数,涵盖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员。除党内人士外,作者群体中还有大量从事文艺工作和理论工作的民主人士。他们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民主主张,以文字为武器,以文章为战场,持续为国家的民主事业而奋斗。

  其次,《群众》周刊在香港时期的作者群体,大多具有从事新闻或文章撰写工作的经历。他们有的是进步报刊的主笔或者编辑,有的则是为某杂志写作的专栏作者。他们撰写的文章内容精湛且极具社会影响力,一经发表便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正如许涤新所言,在香港《群众》周刊上写文章的潘汉年、夏衍、华岗、汉夫、胡绳、沫沙、默涵、乔冠华等都是文坛上的老手,他们的文章的影响是意料中的事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方思琼的政论。

  再次,《群众》周刊在香港时期的作者群体,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声誉。他们或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或是著名的作家、记者、政治活动家和外交家。新中国成立后,他们都成为本人所在领域的佼佼者,许多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并担任重要职务。例如,章汉夫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中共中央外事小组第一副组长等职,并于中共八大上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乔冠华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外交部政策委员会副主任、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局长、外交部部长;民主人士谭平山也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政务院政务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可见,《群众》周刊的作者队伍是十分强大的。

  编辑队伍的培养

  解放战争期间,香港聚集了大批民主人士。他们中间既有著名专家学者,如胡愈之、杜国庠、华岗、黎澍、章乃器、沙千里、千家驹、薛暮桥等,也有著名文化人,如翦伯赞、金仲华、沈志远等。同时,还有部分中共党员在香港从事统战、宣传工作,如章汉夫、林默涵、饶彰风、许涤新、乔冠华等。对于这些聚集在香港的党内外人士,《群众》周刊主动向他们约稿,并依据每个人的学术专长安排写作方向。例如,廖沫沙擅长对战局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于是专门负责撰写战局评论类文章;许涤新擅长对经济政策的深度解析,于是负责撰写经济评论类文章。此外,还有专门负责撰写欧洲局势评述文章的刘宁一、负责撰写解放战争形势评述文章的范朝新等。

  在香港《群众》周刊内部,固定的工作人员有5至6人,分别是章汉夫、林默涵、孙岩夫妇、范剑涯和卢杰。他们不仅要负责《群众》周刊的日常运作,而且还要经常为《群众》周刊撰稿,因此任务十分繁重。其间,华岗、廖沫沙、谭滨若夫妇、陈海云虽短暂参与杂志社的工作,但都因为各种原因相继离开。为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确保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群众》周刊积极发掘富有新闻工作经验的人才,及时补充编辑队伍。以进步青年顾家熙为例,他本是淮安城里的一名热血青年,抗战时期曾与同学一起参加革命运动,并且创办了“淮安群众看报室”这一群众性的抗日宣传团体。工作期间,顾家熙通过不断创新宣传方式,逐渐积累起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此后,在林默涵的指示下,他被安排进入《群众》周刊工作,主要负责撰写上海通讯。据顾家熙回忆,当时林默涵说道:“香港《群众》很需要上海通讯。我们早就打听你,准备找你写呢!”《群众》周刊对编辑队伍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香港《群众》周刊的成功离不开作者群体的共同努力。无论是中共党员还是党外民主人士,他们基于对民主的共同期盼团结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股民主合力。这股由党内外人士共同形成的合力,不仅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在宣传工作上的胜利,而且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统战工作上的成功。

  (作者:范佛山 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