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学生活的英文外刊(中大一日念念不忘)(1)

柏士雄(Echo)

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二年级。

英语学习平台“Echo陪你练口语”的创始人。

准休学状态,专职创业,全身心投入英语事业。

有关大学生活的英文外刊(中大一日念念不忘)(2)

迎着朝阳走来的Echo

清晨六点,当大学城的学子们普遍还在睡梦中时,中大东校体育馆外的篮球上,有一个身影,迎着点点天光,远远地朝我们走来。来者微笑着向我们打招呼,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进行了开场白:“Hello, I’m Echo. I come here every morning to practice my oral English. I always believe that if you work hard enough, you can make a difference.”柏士雄,或者一个更令人熟知的名字——Echo,从这一刻的英语晨读起,便开启了他崭新的一天。

Echo的一天:

早上6:00 :起床,推送“Echo陪你练口语”公众号内容。

6:00-7:00 :阅读。

7:10-8:25 :大学城体育馆晨读。

之后吃早餐。

上午在政务学院学院楼看书:系统学习英语发音、英语演讲、英语辩论方面的书籍。其他方面的书籍也会涉猎,最近在看《稀缺》、《领导力》、“Growth Hacker”、周烨写的《褚时健传》等。

同时处理与工作相关的事情。

中午: 午饭、午休半个小时。

下午: 组织英语角活动(周二周四)、参加创业活动,请我觉得有趣的人一起吃饭,倾听他们的故事。

晚上 :看书、运营社群、工作分发。

周五周天晚上 打英语辩论,训练。

周末有时间的话,也会练跆拳道。

读研休学创业……在见到Echo之前,我们心中便对加诸在他身上的一系列关键词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在克服巨大阻力,于清晨六点在篮球场上的晨读时光中与Echo相遇后,我们将正式的采访时间约在了中午的第二饭堂(好清纯好不做作的采访场地)。

Q:现在是处于准休学状态吗?

A:对。我现在的状态就是延迟毕业了,基本上每天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发现在准休学之后,自己更爱学习了。更自主地想要去学点什么,做点什么。

Q:是什么原因让你这么喜欢英语?

A:也不是说我很喜欢英语吧,就是想做点事情出来。

一方面,我从高中开始就每天6点左右起床练习(高中时候起床时间更早一点),在英语上面死磕了很久。走了很多弯路,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这上面也算是有一些小成就。比如说勾搭了学校所有的外教(坏笑),在考研时,拿了学院英语面试的第一名。

另外一个就是现在身边的同学他们在英语口语上不是特别好,这让我觉得自己可以做点什么。再加上现在自媒体处于一个红利期,我就想结合这个平台,整合自身的资源做些事情。

除了自己的喜欢之外,更重要的是真切地做点什么。

有关大学生活的英文外刊(中大一日念念不忘)(3)

Echo的晨读小分队

Q:晨读英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什么激发了你?

A:应该有八年多了,从高中开始。那时候受疯狂英语的影响挺大的,我觉得一个人因为有个想法,然后去坚持一件事情,这种故事很触动我。所以我当时就每天早上三个白馒头一瓶白开水,开始了我的晨读之旅。大学时候听说了俞敏洪和艾力的故事,也更加坚定了我的初衷。

有关大学生活的英文外刊(中大一日念念不忘)(4)

有关大学生活的英文外刊(中大一日念念不忘)(5)

晨读中的Echo

Q:Echo这个名字有什么由来吗?

A:以前就是觉得好听,然后就取了这个名字。后来觉得回声这个词在中文里面蛮有意境的,王家卫的《一代宗师》里面不是有一句话叫“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高逼格)

Q:可以介绍一下你们的团队吗?

A:我们的团队的小伙伴有大学城的外教、曾经新东方的雅思老师,中山大学英语演讲比赛的获奖者、英语翻译大神、网红气质美女、美音酷爱者等,哈哈,她们都是超级厉害的小伙伴。

每天早上6点,我们都会给全国的用户讲解10分钟的实用口语知识。比如面试英语、校园场景英语、酒店英语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勇士招募#的活动,在活动中缴纳21块钱的赌金,每个月都要坚持打卡21天,钱才能返还。

Q:在你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A:哈哈,困难其实蛮多的。例如说一开始时,团队的不稳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觉得我们的做的事情很有意义所以加入了我们,但是后来因为各种现实原因,不得不离开我们。

第二是专业化和兴趣化的矛盾,我们的起点是兴趣化的,后来我们希望打造一支专业团队,对用户负责,内容更专业,回应性更强,去影响更多的人。但是我们团队大多是兼职学生,时间有限,而且目前我们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去给小伙伴们提供更大的物质保障与专业培训,这一点直到现在依然困扰着我们。

第三个是技术上面的事情,比如我们的推文涉及一些敏感信息,或者其他的一些技术问题,总之就是推文发送不出去。还有就是希望通过技术,让用户体验更好,这一点我们已经有想法,正在慢慢实现。

Q:那你是怎么解决的呢?

A:团队的话,目前已经慢慢稳定,我相信有意义的事业总会有人和你一起来做的。专业化方面,我们确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至于技术问题,我们可能就要设计一些应急机制,还有就是和一些技术人才和团队合作。

我觉得你想要做好一件事情,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可以预知的或者未来会发生的,所以在问题出现的时候自己也不会特别惊慌,当时可能有点压力,该怎么办怎么办。因为自己对这个项目比较坚定,想要去影响几十万人或者几百万人,让更多人学好英语,感受到早起和坚持的美好。

Q:愿意主动认识一些有趣的人,感觉你的“勾搭”能力特别强,有什么样的“勾搭”技能可以分享呢?

A:一方面自己本身要有料(niao),在某方面自己应该是一个有趣的,能够触动别人的人。之外需要比较坦诚,热情。我会很主动地跟他们分享我的故事,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比较主动地去帮助他们。

外国人刚开始来到中国,人生地不熟,有什么事情他们就会找我。记得以前在本科(重庆大学)的时候有外教半夜两点钟给我打电话,让我帮忙,那时没有觉得辛苦,反而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而且外教们不会说中文,这样也间接地练习了口语。

Q:可以给我们分享几个在你交友过程中有趣的事情吗?

A:在重庆大学的时候,我还蛮有勇气,直接在路上拦下来一个意大利的同学,然后跟她打招呼:“Hi,Elena……”然后就表明了自己想跟她结成语言对子,我教她中文,然后她教我英文。她当时非常惊讶,第一次听到有人提这么疯狂的建议。但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同意了。之后我每天走20分钟去找她练习,互相纠正语法,互相分享彼此的文化和故事。现在想想,这是大学里面一段超级美好的经历。

还有就是在我20岁生日那次,令我非常感动的是,我们重大所有的外教一起给我庆生。所有的外教啊~

第三件事就是上次和广州大学城的外教们一起从广州骑自行车到珠海,过程很辛苦,但想起来挺甜的。

勾搭技能:坦诚,热情,主动

Q: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同龄人说?

A:结合我自己的经验的话,我觉得一定要找到自己的passion,然后聚焦到一个点上。长时间一定会产生价值。我特别喜欢罗胖的一句话就是:做一件有价值的事,一直做下去,然后等待时间的回报。

Q:可以为我们形容你自己吗?

A:愿意为自己热爱的东西去死磕。装逼地说就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Q:你做英语,是从什么时候起步的?刚开始的想法是什么?以后的目标是什么?

A:我们的公众号是从2015年9月2日开始的。

一开始就觉得这件事情挺酷的,可以影响别人,还挺有意义的。

到后面就发现问题越来越来多,压力越来越大。看到可以做的事情越多,想法就越多,自己也变得更加成熟。一开始我们做过新闻热词,英语诗歌,后来才知道要聚焦实用口语。现在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实用口语的平台,比如说面试英语,酒店英语,旅游英语,化妆品呀等等。

未来呢有两个目标:一个就是希望能够影响一百万人,提高他们的英语素质;另外就是让更多人感受到早起和坚持的美好。

Q:你们现在的团队有盈利的部分吗?

A:有的。一个就是我们会提供一些增值服务,比如雅思、托福、成人口语等语言培训。另外就是来自公众平台课程的打赏,用户们是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主创或者说喜欢的作品付费的。还有就是#勇士招募#的一些学习赌金收入。一个好的项目,资金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钱,运营难以持久,也留不住人才,更难做到专业化。

Q:在这个工作中,你觉得最有意义的是什么?

A:应该是真正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养成早起和坚持做一件事的习惯。

Q:但是早起还是很困难的(小编表示起不来啊!)~

A:我记得刚开始早睡的时候,舍友都不太相信。宿舍的灯光是亮着的,声音也是嘈杂的。但我慢慢做到以后,室友也会在我入睡的时候有所注意。

有些事情要早点去做越早越好。“一开始是我们培养习惯,后来是习惯塑造我们。”

Q:之前的专业是什么?以后有什么规划吗?

A:我以前学的是公共事业管理,现在学的行政管理。以后会从事创业,从事英语方面的创业。

下午,小编跟随Echo来到了他们的秘密语言基地——English Corner。这个位于新天地一期二楼的Peers Café,每周四下午,Echo团队都会在此举办免费的英语口语交流活动哦~小编有幸体验了一把,深感口语提高之路还有漫长的征程啊~不过歪果仁老师们都很风趣呢~

有关大学生活的英文外刊(中大一日念念不忘)(6)

有关大学生活的英文外刊(中大一日念念不忘)(7)

有关大学生活的英文外刊(中大一日念念不忘)(8)

有关大学生活的英文外刊(中大一日念念不忘)(9)

念念不忘,必有回想。在采访过程中,Echo反复提及这句话。对于想做的事,我们常常想得到,而不付诸实践。但在Echo身上,我们却看到,有些事,只要你有想法,放手去做,或许一切都会海阔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