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大家好,我是勾妹。[可爱]

俗话说,互联网人不是在跳槽,就是在跳槽的路上,那今天我们再聊聊投简历的事。

如果你在拉勾网等招聘网站投过简历,还被标记过“不合适”的话,那你多半看到过这个神秘的法则:STAR。

投简历早了好还是晚了好(为什么投的简历都石沉大海)(1)

对于那句“要按照 STAR 法则”修改简历,大多人都不明所以。

那什么是 STAR 法则?这个套路有用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STAR 法则是在人力资源培训或者企业级面试中一个非常基础的知识,按照 STAR 法则可以询问出候选人的过往经历和工作能力,还能判断是否做过某些项目,是否在编造经历,所以请你不要小觑它的重要性。

我们先来看看 STAR 法则究竟代表了什么。

STAR 是由4个词组合起来的,4个字母分别代表不同含义。

S:Situation,指的是项目背景

T:Task,项目任务

A:Action,你自己承担的工作

R:Result,工作结果

HR 喜欢这样的简历:在写工作经历的时候提到 TAR ,写项目经历的时候用 STAR,即你的工作经历要包括【任务-工作-结果】,项目要包括【背景-任务-工作-结果】

而实际上,80% 的简历都缺少 Result 结果,往往就最容易被 Pass,所以如果你的简历少了这个部分,要赶快补充。

在使用 STAR 法则的时候也没有必要生搬硬套,在描述任务和实际行动的时候,视情况合并 T 和 A ,因为任务也许就是你的行动。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看看都有什么问题。

01

投简历早了好还是晚了好(为什么投的简历都石沉大海)(2)

先看第一个例子。这是一位 Java 工程师的简历,我们看到他的工作经历部分,做到了多项罗列,这项比一条工作经历的同学就胜出很多,但是他也有很多优化空间。

比如列出的这几条工作经验里,并没有突出 Java 的能力;

他提到了带领项目去工作,但是没有数据支持,比如多少个项目,什么级别的项目等。

这份工作经历,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提到结果,也就是 R,没有结果就算你做了很多,也不知道是 100 分还是 0 分,所以结果是体现你能力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02

投简历早了好还是晚了好(为什么投的简历都石沉大海)(3)

第二个例子。我们来看项目经验的部分。

这位同学在简历中提到了3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先描述了项目背景,以及他做项目使用的技术,这是非常好的习惯。但是仔细一看又踩了一些坑。

首先前2个项目涉及的领域都非常相似,都是旅游餐饮一块的,当然除非将来还是要投递这类型的公司这么写是没问题的,如果不是这个行业,就会显得很累赘。

在他描述完使用了什么技术之后,缺少T或者A,只是提到了做交互功能,给人一种没有出多大力的感觉,所以这一块要尽量补充。

最后,致命的一点:前两个项目的结果和收获一模一样,字数都没少,一看就让人觉得没有思考,很有可能工作上也是这样应付。

03

投简历早了好还是晚了好(为什么投的简历都石沉大海)(4)

再来看第三个例子。

绿色部分首先提到了自己在软件公司的工作经历,但这在求职互联网公司时不是加分项,因为大多数外包软件项目涉及的数据量、并发量有限。这时候就需要充分把项目里的技术亮点和个人突出贡献写出来。

注意一下现居地这个说法,你住在哪个城市和就业城市不一定相同。HR 关心的是你的所在地,或者期望城市。

第二个减分项就是不出名也不专业的学历,这个对工程师就业是非常不利的,处理思路和前面一样,这类的学历背景放在项目经历之后。

可以看到这位同学在工作经历第二次提到了上一家公司,而且还有个什么问题?没错,就是没有1、2、3点,到底他在这2家工作做了什么工作,完全不知道。

后面跟了4个项目。首先注意下排版。其次我们发现这3个项目中船中航电网,都是国企范儿的案例,所以投递互联网公司要么注意选择类似的行业,要么更换几个互联网的项目。

另外,项目的名称,不是写服务的公司,而是概括这个项目是干嘛的。

在项目中东软的提示又出现了,可以删除。在项目中还算比较好地写出了背景和职责,可以看作把STA都涉及到了,还差一点关键的 R ,做完项目效果如何?建议补充。

投简历早了好还是晚了好(为什么投的简历都石沉大海)(5)

以上几个案例,都是简历撰写中常见的问题,希望大家可以真正地掌握 STAR 法则,并以此来优化自己简历,很多时候,你不是不够优秀,只是不够突出自己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