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档案

张利银,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道平安社区居民。她原本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但随着公公、婆婆和丈夫相继去世后,家庭重担全都落在她的身上,她咬紧牙关不仅抚养子女,还悉心照顾患强直性腰椎炎的小叔。小叔无法直立行走,日常生活诸多不便,全靠张立银悉心照顾,毫无怨言。今年6月,她荣获2022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称号。

常言道“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当公公婆婆和丈夫相继去世后,面对生活无法自理的残障小叔,张利银没有选择退缩离开,而是用柔弱的肩膀独自扛起家庭重担,做饭、冲凉、按摩……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小叔,没有一句怨言,用爱心和责任为他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亲人相继离世后,她勇挑家庭重担

张利银和丈夫因媒妁之言结合,婚后数月,公公患心梗去世。此后,张立银跟着老公、婆婆以及三个小叔同住,其中一个小叔身体残疾,患强直性腰椎炎,无法挺直腰杆,身体像虾米一样弯曲,只能缓慢走动,生活无法自理。

张利银和丈夫时刻牵挂小叔的病情,婚后夫妻俩四处带他求医问药,曾在广州待了半年为他治疗,遗憾的是,因病情严重,一直无法治愈,日常生活起居全靠家人照料。

老公去世婆婆带着小叔子(公婆和丈夫相继去世)(1)

张利银在丈夫离世多年后,仍不离不弃照顾残障小叔。 受访者供图

兄弟分家后,张利银一家四口与婆婆和残障小叔共同生活。平时,张利银的丈夫外出开摩的赚钱,张利银在街边卖菜,婆婆在家照顾残障小叔和孙辈,日子过得清贫却和美。

天有不测风云,原本幸福和睦的大家庭,却接连遭遇厄运。2010年,婆婆患癌去世,2013年,丈夫患癌去世。

在丈夫去世后,她坦言,“周围很多人都在议论,看我会不会继续照顾小叔”。

张利银始终记得婆婆临终前的一幕,拉着她的手,泪眼婆娑地嘱咐她帮忙好好照顾小叔,丈夫生前也对小叔尽心尽力,自己不能甩手走开。

“长兄如父,长嫂如母”,这是张利银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无怨无悔照顾小叔多年的动力,一声“大嫂”是信任,也是责任。

她毅然接过照顾小叔的重担,失去亲人的痛苦令她更加珍惜亲人,“只要自己身体允许,我现在能照顾他一天,是一天,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不离不弃照顾残障小叔,闲暇时热心社区服务

为了方便照顾小叔,张利银在家附近市场开了一家便利店,利用开店的空当,她每天做好三餐端到小叔面前,因小叔的胳膊关节僵硬,夹不了太远的菜,“我会把他爱吃的菜放到跟前,夹到他碗里”。

小叔上厕所需要扶着板凳,张利银会提前把板凳摆好。每次小叔冲凉前,张利银会调好水温,将花洒头调到适合他的角度。为了方便小叔穿脱衣服,张利银还买来大量的套头衫送给小叔。

为缓解小叔患病后的肢体僵硬,张利银经常帮他按摩全身,遇上天气好的时候,会小心翼翼地把小叔抱在轮椅上推着去散步,陪他聊天。

在父母孝老爱亲的熏陶下,张利银的儿女有空也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叔叔,小时候帮他洗头、盛饭,陪他聊天,工作后逢年过节给他红包。

张利银不离不弃照顾小叔的事迹早已传遍平安社区,街坊们提起张利银,总是赞不绝口,她却笑着说:“谁家没有老人?谁没有老的时候?我只不过是在尽自己的义务,为孩子做榜样。”

在闲暇之余,张利银还积极投身社区服务,比如,在商铺门口和街道上见到垃圾,她都会及时轻扫干净。在清远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她积极配合街道工作,在社区楼道中帮忙派发垃圾分类、扫黑除恶、扫黄打非等宣传单张,还耐心为居民讲解宣传单张上的知识。

今年,为了帮家住深圳的儿子带孙子,张立银暂时离开小叔,她目前委托亲戚帮忙照顾小叔,但自己心里始终放不下他,“等孙子大一点,我还是要回去照顾他,这已经成为我的习惯”。

采写:南都记者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