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十二年(1142年)四月,宋金第二次签署了绍兴和约后,开始交换战俘。在这种背景下,在北国受难的赵构生母韦氏回国了。

韦太后回銮后,宋高宗很是高兴,他举行了一场皇家宴会,为太后接风洗尘。

赵构被谁当王爷(赵构为何要处死自己的亲妹妹)(1)

宴会中,韦太后与众人欢饮,感慨万千,然而,当一个熟悉的女子映入眼帘后,韦太后的脸色顿时变了,转头轻轻的地问宋高宗道:“那个女子,是谁呀?”

宋高宗回答道:“母后糊涂了,那是朕的二十妹妹,柔福帝姬呀。”

在宋朝,皇帝的女儿叫公主。但是,到了宋徽宗时期,这位皇帝喜欢古代的名称,于是,宋微宗下令,公主都按照古制,改叫帝姬。

宋高宗说完,突然就见母后眼睛里含着泪花,哭诉道:“柔福帝姬早就死在金国了,这个女人怎么可能是柔福帝姬呢?”

得知真相后,宋高宗立刻下令,把这个柔福帝姬打入天牢,严刑拷问,务必要问出真相来。

一番严刑拷打后,这个女子终于说出了真相。

原来,这个女子真的是一个冒牌公主,本名叫静善,是开封城内的一个流浪女子。因为生得貌美,金人攻破开封城后,就把她掳到北方了。

在被俘期间,静善结识了懿肃贵妃(柔福帝姬生母)的贴身侍女张喜儿,得知了很多宫廷秘事。在押运期间,张喜儿闲来无事,就把柔福帝姬的故事讲给静善听。

张喜儿还告诉静善:“你与柔福帝姬长得非常像,乍看一下,真不知道谁真谁假。”就是因为这句话,静善开始模仿柔福帝姬,在一番苦功下,竟能模仿得惟妙惟肖了。

与张喜儿分别后,静善就开始了曲折的经历,她先后三次被人拐卖,最后被土匪掳走,当了压赛夫人。再后来,宋军剿灭了这些土匪后,正准备处死这个压寨夫人时,静善为了保住小命就谎称自己是柔福帝姬。

赵构被谁当王爷(赵构为何要处死自己的亲妹妹)(2)

对于这位号称皇帝之妹的公主,宋高宗与她同父异母,也见过几面。但问题是,宋高宗跟柔福帝姬的交情并不深,毕竟在宋微宗34位公主中,柔福帝姬排行居中,既不年长、也不年幼,所以宋高宗对这位妹妹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几乎不认识她。

此外,柔福帝姬被掳走时,才17岁,这一晃四年过去了,根据女大十八变的原则,柔福帝姬长大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宋高宗更加吃不准了。

为了辨别真伪,宋高宗派了几个汴梁皇宫的老宫人前去辨认。结果,老宫人回禀道:“这个公主应该是真的,理由有三。”

“第一,此女虽衣衫朴素,素颜装束,但举止之间有一股高雅的贵族之气,是一个出身名门的贵族之后。

”第二,我们问了一些宫中旧事,此女子对答如流,也符合事实。若不是亲身经历过,很难回答这些问题。

“第三,这个女子竟然知道宋高宗的乳名。要知道,除了皇族子弟,或者是宫中的亲信,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鉴于以上三点,老宫人们给出的结论是——这个公主,应该是真的。但是,他们还是有一点怀疑,身为皇族之女,应该是裹小脚的,可这个公主却是双大脚。

这里多说一句,据说,开始让女子裹小脚的人,是那位“诗中之帝”南唐后主李煜。当时,李煜喜欢宫嫔睿娘的小脚,就让其裹足,永远保持这个形态。后来,上行下效,在李煜的表率下,女子裹小脚就成为一种时尚了。到宋朝时,裹小脚在上层社会与民间都流行了,但裹小脚仍完全随意。直到明清时期,裏小脚オ成为一种“标志"”,开始毒害中国劳动妇女。

在宋朝,为了美观,皇族女子是一定要裹小脚的。可这位公主是一双大脚,这就让老宫人们不知道她是真是假。

为了搞明此事,宋高宗亲自接见这位女子,问其大脚的缘由。被问及此事时,那女子竟潸然泪下,哭诉道:“金人驱赶我们,就如牛羊一样,我抓住空隙逃跑,从北方一路跑到江南,走了数千里的路程。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还有一双纤细玉足。”

赵构被谁当王爷(赵构为何要处死自己的亲妹妹)(3)

这个女子还未说完,宋高宗就被深深地感动了,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大家哭完后,宋高宗下令,承认了这位柔福帝姬的身份,并册封其为福国长公主。

后来宋高宗亲自为这个苦命的妹妹选了个夫婿——永州防御使高士荣,并赏赐了一万八千缗钱作为嫁妆。而其他公主出嫁时,嫁妆不过才五百缗,宋高宗给了其36倍的嫁妆,足见对这个妹妹的宠爱了。

后来,一有机会,宋高宗就会赏赐这个妹妹一些钱财。他前后赏赐的总数,竟然有49万缗之多,可见对其宠爱之情。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伴随着韦太后的回銮,静善这个“假李逵”,终于被揭穿了。

真相大白后,宋高宗下令将这个假公主斩首示众,至于那位娶了假货的驸马爷高士荣,也被剥夺了所有爵位,被打回原形了。

至此,这场假冒公主的惊天骗局,就以柔福帝姬被杀、高士荣被贬的结局告终。

然而,这个案件,就一点疑点都没有吗?

虽然《宋史》记载,柔福帝姬是一个假货。但是,很多的史学家们认为这个柔福帝姬,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公主。这个案件,也纯属是一个冤案。

其实,在南宋就有很多学者认为,这个柔福帝姬就是真正的公主,而韦太后之所以要杀她,则是想掩盖一个惊天的秘密。很多史料都认同此观点。

那么,柔福帝姬知道的这些隐事,到底是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宋史》是不可能记载的,所有关于韦太后的陈年旧事,全都被封锁、销毁、隐藏了。然而,不管宋朝如何掩盖这些事情,总有那么一些书,隐藏在历史的角落,偷偷记载下那些故事,将真正的历史传给后人。

有本记录下那段历史的书,叫《青宫译语》。

写这本《青宫译语》的人,叫王成棣。此人是金国的一名翻译官,金天会五年(1127年)三月,王成棣受完颜宗翰之命,押送韦后等人到上京。押运结束后,王成棣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记录了下来,写成了这本书。

史学家们认为,《青宫译语》里面的内容皆是作者亲闻历见,因此真切可靠。

在《青宫译语》里面十分清楚的记载了一段话:“赐宋妃赵韦氏、郓王妃朱凤英、康王妃邢秉懿、姜醉媚,帝姬赵嬛嬛·……浣衣院居住者。”

赵构被谁当王爷(赵构为何要处死自己的亲妹妹)(4)

在这段文字中,“宋妃赵韦氏”指的就是韦太后;“帝姬赵嬛嬛”指的就是柔福帝姬;而这个所谓的“浣衣院”,不是字面解释“洗衣服的地方”,而是金国的官方妓院,是金国将士们“游龙戏凤”之所。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这些公主、嫔妃被掳到北国后,金人把她们安排在了妓院里,让她们接客,供金军士兵寻欢作乐。昔日的金枝玉叶,竟然变成了别人的玩物…...这些嫔妃、公主的遭遇,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宋朝的王妃帝姬、宗室妇女在浣衣院“工作”时,不许穿衣服,要裸露上体,只能披一个小小羊裘。而且,金人也不懂得什么叫“怜香惜玉”,在这里的宋朝女子们稍有不从,就会被金人毒打甚至杀害。那些史书上,也动不动就出现“谷道破裂而死”的词语。

可见,宋高宗的母亲韦太后和这位柔福帝姬,都曾经在浣衣院工作过。柔福帝姬知道韦太后的隐事,可能就是这些事情。

其实,柔福帝姬知道的事情,要比咱们知道的还要惊悚得多!

据说,韦太后因为服务周到,很受欢迎,她一天接客的数量高达105人

后来,韦太后被一个叫作金国盖天大王的人接走了,从此结束了妓女生活,成了这个人的妾侍。韦太后还给这个人生下了两个儿子。根据《南渡录》记载,这位盖天大王曾骄傲地告诉手下:“自今以后,赵构须唤我阿爹。”

赵构被谁当王爷(赵构为何要处死自己的亲妹妹)(5)

史料记载,有一次韦太后过生日,群臣递交了贺表,预祝太后今年五十有八,再过两年,咱们一起过六十大寿。

孰料,一听这话,宋高宗直接就怒了,他痛骂群臣道:“你们都喝高了不成!太后今年已经68岁了,何来六十大寿之说!”

群臣惊讶道:“不对呀,皇家玉牒上面,写得很清楚呀。太后是38岁被俘,如今过了20年,现在58岁呀!”

宋高宗大怒道:“不对,太后是48岁被俘的,玉牒上面记错了!”

群臣道:“这怎么可能,皇家玉牒,资料清楚,绝无差错,太后今年就是58岁。”

宋高宗面露杀气,大怒道:“不对,太后今年就是68岁,玉牒上面写错了!”

鉴于皇帝已经龙颜大怒,群臣只能闭上了嘴,默认了这个事实,让韦太后的年龄凭空长了10岁了。

那么,难道真的如宋高宗所言,玉牒上面的年龄写错了吗?

当然不是了。

无数文献记载了韦太后的生辰,即使玉牒上面写错了,《起居注》和《时政记》也不可能记错。那么,宋高宗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为什么要给母亲增加10岁呢?

真相只有一个,宋高宗就是通过此举,告诉世人一母亲被俘虏时,已经48岁了,这样的年龄,怎么可能爆发出那些丑闻呢?怎么可能生出孩子呢?

赵构被谁当王爷(赵构为何要处死自己的亲妹妹)(6)

当今世上所有关于母后的丑闻,全都是金人捏造的,都是不实之词。

如此欲盖弥彰,宋高宗此举,只能将事情越描越黑,让人越发起疑了。

很多史学家坚信,韦太后在北国时,应该是做了一些有伤风化的事情,在北国的那片土地上应该有宋高宗的兄弟。

当然,如果上述事情是历史真相的话,那么,柔福帝姬也只能死了。

毕竟,这个柔福帝姬,就是这些历史丑闻的见证人,她知道韦太后所有的秘密!

因此,当韦太后看见柔福帝姬的那一刻起,这个女人就必死无疑了

其实,宋高宗应该知道母亲的那些龌龊事,也应该知道这个妹妹是真的。

然而,在妹妹性命和母亲面子这道选择题面前,宋高宗也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才是一个孝子所为。就这样,在韦太后的诬告、宋高宗的默许下,柔福帝姬只能赴死了。她的死,也成了南宋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冤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