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行业经济模式(支付行业的地摊)(1)

撰文 | 项西

出品 | 支付百科

要问什么叫把握风口

2016年以前屯牌照

2017年做区块链

2018年放现金贷

2019年开口罩厂和体温枪

2020年开始摆地摊

地摊经济一时之间成了热门话题

从三四线城市摊主月入4000到北京练摊月入4万,

谁不心动谁不向往。

今天我们来分享

不必惊慌,终将平静——支付之路的“地摊文化”。

说地摊文化,金融支付也算是地摊百业的早期参与者之一,营业额甚至一度领跑街头零售餐饮,没有“烟火气”所产生的扰民弊端,因干净又卫生的经营理念,被城管评委十大最钟爱追击摊贩之一。

自诩于“街头普惠金融服务”的高级招牌,开摊授业,从信用卡办理到POS机售贩,以及“信用卡花呗的套现黄牛”,一时之间,百花齐开,丰富繁荣。

只要你有所需,没有他们办不到。

街头的普惠金融

以前卖花生红枣的大爷大妈也重新走上街头,用“普惠金融”重新武装自己。

整几台大POS、放几张信用卡,立一个写了字的纸箱板,做什么生意一目了然。

支付行业经济模式(支付行业的地摊)(2)

商业街头赤裸的信贷需求,似乎是给那些还在困境的小老板和城中村的青年专门准备的。

很多是前脚到银行寻求贷款被拒,后脚来到摊主们面签寻求心理安稳。

摊主们也是给刚刚吃闭门羹的人提供另一个选项。

无门槛无审核,1分钟下款,论服务论感受论结果,哪个摊位不比银行柜台好?

这些摊位前在下午四点就开始爆满,也是民间借贷压力寻求释放的另一个缩影。

支付行业经济模式(支付行业的地摊)(3)

逛这些“地摊”就像上战场,这里的水很深,但是讲契约诚信,不会忽悠你“强开微粒贷、借呗”。人们在这里不分贵贱,不显高低,不班门弄斧,没有人虚张声势。

选摊地点有学问

在金融街摆摊的王师傅点上一支烟,“在哪开业学问大了”随着一口烟气从他嘴里流出。

在这条街混迹了10年多的王师傅嗅觉灵敏,同样是摆摊,他的老乡很多都在城乡结合部或城中村摆摊,而他却想到城市里钱最多的那条街某生,用心感受满大街钞票的涌动。

在最早来到金融街时,做一些回收预付卡券的营生,一个板凳一张三合板,蹲在大商场的门口,凭着最早“银联标”预付卡每月几十万额度的回收大赚不少。

后面“银联标”预付卡取消,生意一落千丈,勉强靠商银通、资和信的卡勉强糊口。

王师傅眼光独到,转型做起银行卡收单代理生意,蹲守在各大商业银行门口,很多人来打印征信报告,凭着征信报告就可以找他免费送手机POS刷卡器一枚,激活还送充电宝。

支付行业经济模式(支付行业的地摊)(4)

不定期还做喜闻乐见的特色营销,口碑一传十十传百。

他帮代理商做手刷POS和mPos的有声有色,拿到的佣金分润也不比在金融街的皮包公司少。

嫁对郎,选对行

张大哥眼光独到,他是最早从online到offline的摊主,但他会跟我强调他是“集市企业家”。买卖好到不得了。

网销信用卡火了几年,就是以前得去银行申办信用卡,这几年网上就可以填信息申请,门槛变效率高。

起先在QQ群里刷屏发“免费申请大额信用卡链接”经常被踢出的他,感觉线上方便是方便,就是不友好。

后来在张江菜市场门口承包了一个摊位,专门代销代办信用卡。菜市场门口人流量大,都是白户(没办过卡的人),一张卡批核就能赚50-150,一天平均办理四五十张,为了提升批核率,还送一个刷卡器,一个月最高从银行和收单服务商领的佣金能达到6位数。

“在菜市场里面10个摊位营业额都没我赚的多”,他傲娇道。同样属于摊贩,他们的生意却不一样,感叹金融都接地气了,亲民的生意都好做。

他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如果你常去摆摊,一定会遇到很多熟人。所谓熟人,就是那种你下意识认为是和你一样会玩儿的人。”

物以类聚。

支付走向地摊化已久

信用卡、POS机街头售办已是多年文化,随着现在信用卡花呗等预先消费产品的普及,周边产品的需求形成了一个市场,甚至还出现了围绕“金融开摊”提供服务的产业出现。

支付行业经济模式(支付行业的地摊)(5)

亲,要桌布、马甲吗

中央文明办也发文: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的指标中,不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这意味着,中央对路边摊放松管制。

在网销严管下,“地摊经济”给行业从业者提供给了另一个低成本可尝试的选项。

但城管并非终极紧箍咒,金融监管的门槛不会随着形势降低。

虽然他们也都有一个梦想,从街头小摊到登堂入室。

我曾花了一个下午去逛这些摊位,这里有很多人所需要的一切可以变现的服务。却在离开的时候带走了十块钱的糖炒栗子,逛摊,你期待的和你收获的始终都不一样。

支付行业经济模式(支付行业的地摊)(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