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末,徐州和其他几座地级市入围了国家层面支持建设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这对于各个被选中的城市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徐州成为江苏省域副中心(省域副中心城市)(1)

徐州成为江苏省域副中心(省域副中心城市)(2)

消息发布后,除了当地媒体外,许多关心家乡发展的网友们纷纷探讨和转发,为家乡迎来新的重要机遇而振奋。

说的这里可能会有网友拿“徐州已经有3条地铁线路在运营、3条地铁在建”来举例反驳,但徐州地铁1、2、3号线的批复时间是在2013年;4、5、6号线的批复时间是在2020年,两轮地铁申报的批复都发生在省域副中心城市被提出前,所以算不上“副中心”的红利。

徐州成为江苏省域副中心(省域副中心城市)(3)

徐州能够被批复地铁是因为早早满足了申报地铁的指标(GDP大于3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于300亿元、市区人口大于300万人),并通过迅速行动把握住了机会。

徐州作为一座无任何高配头衔的普通地级市,不管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的事务,大都绕不开省里这一级,而省里对于支持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基本不提。

徐州成为江苏省域副中心(省域副中心城市)(4)

在江苏省内部,其发展重心的重心一直都在苏南地区,省会南京毫无疑问是中心城市,而身为全省经济第一大市、常住人口第一大市的苏州虽然一直没有省域副中心城市知名,但一直有“副中心”之实。

面对江苏内部的发展策略和苏南地区一直是省内发展高地的既定事实,江苏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出自北部城市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徐州成为江苏省域副中心(省域副中心城市)(5)

从支持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提出至今,网友表示没看到新气象

截至目前,支持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虽然提出8个月,但不论是基础设施建设上,还是招商引资上,都看不出到与“副中心”匹配的新气象。

在基建方面,正在施工的地铁4、6号线,待施工的5号线以及多条正在建设的高架路和城市快速路均是在继续往年的老项目,不在“副中心”提出后的新上马项目之列。而有了新的定位后,网上热议的地铁S1、S4号线反而成了远期规划。

徐州成为江苏省域副中心(省域副中心城市)(6)

市区招商引资鲜有亮点

被定位为支持建设的“副中心”之后,在国家层面暂无实际项目支持,省里又闭口不提“副中心”的情况下,徐州自身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亮点依然不多,落地邳州的长城汽车零部件项目成为了全市在今年上半年招引的为数不多的知名企业大项目。再加上落地在新沂的新凤鸣集团新沂项目已开工建设一年左右,相比之下市区的项目招引就显得黯淡无光。

徐州成为江苏省域副中心(省域副中心城市)(7)

不论是省域副中心城市被提出后,还是提出前,徐州市区已经有一阵子没有招引知名大企业的项目落地了。

与此同时,周边地级市的市区基本都落地了大项目。例如临沂在去年招引了格力电器的项目,落地临沂经开区;枣庄则将发展目标定位为“北方锂电之都”,并在去年12月签约了欣旺达、吉利的动力电池项目,落地枣庄高新区。

济宁在今年7月签约了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项目,落地济宁市兖州区;淮安则在8月初签约了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及零部件项目。

徐州成为江苏省域副中心(省域副中心城市)(8)

作为与徐州同一批被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几乎都在今年上半年实现项目招引的突破。

被定位为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洛阳在上半年签约宁德时代项目,目前已在洛阳伊滨区开工建设。

被定位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襄阳在上半年签约比亚迪电池项目,已在襄州区建设中。

徐州成为江苏省域副中心(省域副中心城市)(9)

与其他省域副中心城市在省内的地位和受支持的力度相比,徐州虽有江苏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但目前在省内并没有实际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