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超级卡司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超级卡司,作者:红绿灯】

李雷和韩梅梅长大后再次相遇 我心雀跃与李雷与韩梅梅同台打擂(1)

追溯起青春片开始大规模涌现的历程,《致青春》绝对是标杆一样的存在,以此为分水岭,青春片成为国产电影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李雷和韩梅梅长大后再次相遇 我心雀跃与李雷与韩梅梅同台打擂(2)

作为低成本高票房的银幕“宠儿”,青春片《我心雀跃》和《李雷与韩梅梅》都选择在了暑期档上映。

《我心雀跃》讲述的是高二少女刘唯唯被美术老师邹野的独特气质吸引,展开一段暗恋的故事。

《李雷与韩梅梅》 运用了李雷与韩梅梅这一英语课本里的经典角色,野生IP新编的校园轻喜片。

都是主打青春的暑期档影片,接下来小编会从概念、演员、故事情节等角度类比,涉及轻微剧透。

似乎不是一个年代的青春故事

乍一看《我心雀跃》的海报就一下子被吸引了,少女眉眼低垂,额头边的小绒毛都清晰可见,简单纯色的背心都挡不住青春少女的刚发育的美好,氤氲着湿漉漉的香气。

李雷和韩梅梅长大后再次相遇 我心雀跃与李雷与韩梅梅同台打擂(3)

影片对于青春的概念是一种微微羞怯又充满向往的心情,对于周遭世界开始产生好奇和探索,专注于情绪和身体的表现,镜头逐步推进少女怀春心事的时候,有不少对于成长发育中身体的慢慢探索。这种青春的概念有着90年代的符号,性教育缺乏,少女们拘谨又害怕面对着身体的变化,面对着心事的变化。

李雷和韩梅梅长大后再次相遇 我心雀跃与李雷与韩梅梅同台打擂(4)

李雷和韩梅梅长大后再次相遇 我心雀跃与李雷与韩梅梅同台打擂(5)

而《李雷与韩梅梅》不一样,虽然是80后最爱的课本CP,虽然电影中的角色名称都是我们如此熟悉的李雷、韩梅梅、魏华、林涛、Jim,虽然影片保留了大多数的教材元素,各种英语金句,但是这部影片显然是架空了80后,直接移植到了95后、00后的青春,对于青春的理解是勇气和尝试。

李雷和韩梅梅长大后再次相遇 我心雀跃与李雷与韩梅梅同台打擂(6)

李雷和韩梅梅长大后再次相遇 我心雀跃与李雷与韩梅梅同台打擂(7)

各有千秋的实力派和灵气逼人的演员

《我心雀跃》的女主角孙伊涵是新人演员,凭借刘唯唯这个角色获得了FIRST青年影展的最佳演员。乍一看到女主角出现的时候,惊艳到了,眼神里的青涩和灵气一下子抓住观众,哪怕穿着简单的t恤和背心,你都可以看到她的动人之处,哪怕念着格格不入的生物学术语,都觉得可以原谅。

李雷和韩梅梅长大后再次相遇 我心雀跃与李雷与韩梅梅同台打擂(8)

李雷和韩梅梅长大后再次相遇 我心雀跃与李雷与韩梅梅同台打擂(9)

当青春期发育的少女对世界秩序一无所知,单凭心意一往无前的时候,观众也不会批评或抨击,她像是幽深古堡里独自玩耍的公主,自带迷人色彩,那种谁与言说的劲儿,什么都不做静静看着就能让人甘愿陷进去的气质,就是她最大的迷人之处。

李雷和韩梅梅长大后再次相遇 我心雀跃与李雷与韩梅梅同台打擂(10)

《李雷与韩梅梅》的演员也都是嫩生生的小鲜肉和小花,张子枫是老戏骨了,记得《唐山大地震》里那个从废墟里爬出来怯怯的悲伤的小孩子,记得《唐人街探案》里最后那骤然一瞥的冷笑,张子枫看起来乖乖巧巧,在演戏这件事上却有着独一无二的天赋。

李雷和韩梅梅长大后再次相遇 我心雀跃与李雷与韩梅梅同台打擂(11)

在《李雷与韩梅梅》里,张子枫饰演的韩梅梅青春烂漫,最大的烦恼可能就是和课本里一样的名字,担心升学考试,有了暗恋的小心事,这样的角色对于张子枫来说驾轻就熟,但还是呼吁导演和编剧完全可以把角色的层次更复杂化,张子枫都可以hold住。

期待张子枫饰演一个正在青春期的女孩子,看上去乖乖巧巧,笑起来眉眼弯弯,但是在看不到的角落里很高傲,很轻蔑,不屑一顾又脆弱异常。

李雷和韩梅梅长大后再次相遇 我心雀跃与李雷与韩梅梅同台打擂(12)

男主角也是新晋崛起的小鲜肉张逸杰,少年感十足,饰演暖男学霸李雷。

李雷和韩梅梅长大后再次相遇 我心雀跃与李雷与韩梅梅同台打擂(13)

张逸杰曾在网络剧《美人为馅》中饰演天才杀手A, 本名夏俊艾,擅长爆破和焊接,一面对女主角依赖撒娇,一面设计杀人的时候心思缜密,表现非常不错。

这两部青春电影的演员资质都很好,没有一把年纪还强行装嫩的尴尬,本色出演,满屏的青春气息。

剧情设置:按住不剧透

如果说《我心雀跃》是一场盛大暗恋的话,《李雷与韩梅梅》就是青春里的一场小确幸,一个是画风唯美,弯成一道蚊香;一个画风清甜,甜齁各位老阿姨。

李雷和韩梅梅长大后再次相遇 我心雀跃与李雷与韩梅梅同台打擂(14)

《我心雀跃》男主角宋宁

李雷和韩梅梅长大后再次相遇 我心雀跃与李雷与韩梅梅同台打擂(15)

《李雷与韩梅梅》男主角张逸杰

小编却觉得,这两部电影应该不止于此。

比起主角光环开挂的后残酷青春,这两部影片显然摒弃了动不动就撕逼、堕胎、车祸这些用烂了的套路,但是矫枉过正到了生活一派平静无明显特点的青春片,这样平凡无奇的青春、这样的岁月静好似乎只是为了怀旧而怀旧,为了情怀而情怀。

把叙事题材局限在校园之内,采用三角恋爱模式,影片中各种怀旧元素堆砌、剧烈冲突,看起来是矛盾冲突、剧情紧张,但其观众群局限在一个固定的年龄段,对于影片的主题思考也局限在青春期的迷茫和困惑。

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的状态,这样狭窄的题材无法让观众产生切身体验,也没有让观众产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相比而言,去年的几部青春电影更加有借鉴意义,FIRST青年影展最佳影片《黑处有什么》以一个少女的视角,介入一桩连环奸杀案,扑朔迷离的案情走向和少女的困惑迷茫交缠在一起,表现了少女从对周边世界的探索。

李雷和韩梅梅长大后再次相遇 我心雀跃与李雷与韩梅梅同台打擂(16)

《七月与安生》从扁平的小说改编,以女性视角入手,将“七月”与“安生”比喻为女性成长的两个侧面,在角色转换情感纠结的过程中,探索女性自我怀疑、追逐和成长的故事,是国产青春片里的一股清流。

李雷和韩梅梅长大后再次相遇 我心雀跃与李雷与韩梅梅同台打擂(17)

这样的尝试大胆且有益,青春片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探索,更广阔辽远的眼光,而不是局限于主题的狭窄单一。

总结

《我心雀跃》

观影指数:★★★☆

艺术性:★★★★

商业性:★★☆

适宜观影人群:文艺片、美学爱好者

《李雷与韩梅梅》

观影指数:★★☆

艺术性:★★☆

商业性:★★★★

适宜观影人群:低龄观众

【影评剧评】聚焦热门影视作品,搜罗经典优质好片,客观视角为您呈现最中肯观点!

更多独家评说解读,关注超级卡司微信公众号(supca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