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华夏乃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由此可见,古人们在穿衣戴帽的问题上从来没有含糊过。什么样的社会地位?佩戴什么样的衣着,戴什么样的帽子,那都是有详细规定的。当时能从一个官员穿什么样的衣服,看出官员的身份高低。

如何从衣服判定古代官职大小(人靠衣装马靠鞍)(1)

比如唐朝三品以上的官员穿紫袍配金鱼符袋,五品以上穿红袍配银鱼符袋,六品以下穿绿袍,不配鱼符袋。上面这个设定在后来宋朝元朝的时候也基本的沿用着。

如何从衣服判定古代官职大小(人靠衣装马靠鞍)(2)

如何从衣服判定古代官职大小(人靠衣装马靠鞍)(3)

当然并非所有的朝代都能靠颜色来区分官员们的级别,比如西汉的时候,大家都穿黑袍,除了帽子就只能以“组绶”【组是官印上的绦带,绶是用彩丝织成的长条形饰物,盖住装印的鞶囊或系于腹前及腰侧,故称印绶】来区分,这些都不能够很明确的表现出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品级,就像同样穿着紫袍一品二品三品都有,要是哪天碰到了又互相不认识,那就尴尬了。

如何从衣服判定古代官职大小(人靠衣装马靠鞍)(4)

后来明朝和清朝就弄出了一套最终解决办法,那就是补子,也就是明清官服正面和后面都会秀上的那个方形的图案,不同等级官员的补子不一样,而文官和武官的补子也不一样。文官为飞禽表示文明,武官为走兽表示勇猛。虽然早在武则天的时期,就已经出现以禽兽百花纹所制作的官服,但那种官服多以赏赐为目的,并不普及,正式使用的只有明朝和清朝,甚至包括同时期的朝鲜王朝,越南和琉球国等地,别的时期基本是没有这种设定的。

如何从衣服判定古代官职大小(人靠衣装马靠鞍)(5)

明朝官员

如何从衣服判定古代官职大小(人靠衣装马靠鞍)(6)

越南阮朝赴法国使团官员身着的朝服

如何从衣服判定古代官职大小(人靠衣装马靠鞍)(7)

朝鲜五品官时服

按照《明会典》记载,文官的补子,以仙鹤、锦鸡、孔雀、云燕、白鹇【bái xián】、鹭鸶【lù sī】、鸂鶒【xī chì】、黄鹂、鹌鹑为顺序区分一至九品。而武官一二品为狮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七品彪,八品为犀牛,九品为海马。然后所有杂役的补子都是练鹊,然后御史,给事中这样负责监察的特殊官员是用特殊的补子獬豸【xiè zhì】,一种传说中能变是非的神兽,现在很多法院门口依然耸立着它的雕像。

如何从衣服判定古代官职大小(人靠衣装马靠鞍)(8)

明代补子

如何从衣服判定古代官职大小(人靠衣装马靠鞍)(9)

古代衙门和现代检察院门口的獬豸

到了清朝,比之明朝的补子大体相同,不过武将的补子细化了不少,不像明朝的时候,拥有共用的情况,比如武官一品为麒麟,而武官三品为豹四品为虎。

除了官服上这些官员们日常所用的补子之外,还有一些逢年过节穿吉服时会配上一些的特殊的补子,比如祭灶到过年这段时间补子是葫芦,上元节是灯景,端午节是五毒艾虎,中秋节是玉兔,甚至七夕节还得穿个鹊桥的补子,结婚有两个喜字的补子,过寿有两个寿字的补子,甚至到了清明节,还有妹子荡秋千的补子,当然古人清明节时有荡秋千的习俗,这个可以理解。

如何从衣服判定古代官职大小(人靠衣装马靠鞍)(10)

如何从衣服判定古代官职大小(人靠衣装马靠鞍)(11)

如何从衣服判定古代官职大小(人靠衣装马靠鞍)(12)

五毒艾虎

如何从衣服判定古代官职大小(人靠衣装马靠鞍)(13)

如何从衣服判定古代官职大小(人靠衣装马靠鞍)(14)

洒线绣绿地五彩仕女秋千图经皮

​那个点个关注,下次更新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