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挑山工带3岁儿子(肩扛板凳两千公里回家)(1)

四川挑山工带3岁儿子(肩扛板凳两千公里回家)(2)

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实习生 张叶 摄影报道

1月20日,重庆渝北火车站外,一位从上海乘车返家的农民工,肩扛自己做的方凳穿梭在拥挤人群中,引起了过往行人的注意。在等候进站的人流中,他背着小木凳,神情像呵护宝贝。他把板凳扛两千公里带回家给儿子做作业的故事感动了网友,于是“扛凳爸爸”岳定明走红网络。

经过两天的寻找,1月24日早上9点,记者在岳定明四川省宜宾县王场镇革新村河边队的家里见到了他。当天是他大哥儿子结婚的好日子,岳定明剪短了头发,看上去很有精气神,正在婚礼现场帮忙。“昨晚吃晚饭时接到亲戚的电话,才知道自己的视频上网了。”

四川挑山工带3岁儿子(肩扛板凳两千公里回家)(3)

》扛凳两千公里 “扛凳爸爸”只为儿子做作业更舒适

岳定明已经一年没有回家了。这次回家是为了过年和家人团聚,一路上,乘车超过20小时,带着板凳也走过了超过两千公里,他格外珍视陪伴自己的小板凳。他说,这是除了随身行李之外,自己最为宝贵的“家具”了。

四川挑山工带3岁儿子(肩扛板凳两千公里回家)(4)

四川挑山工带3岁儿子(肩扛板凳两千公里回家)(5)

“扛凳爸爸”走红网络视频截图

谈及肩扛板凳从上海经重庆返宜宾的原因,他笑笑说,“带给上初中的儿子写作业。”就这样,岳定明成了为“扛凳爸爸”。

凳子拿回家后,小儿子岳绍华就拿来坐着做作业了。“以前是一条10寸宽的板凳,现在坐上新板凳是要舒服多了。”

四川挑山工带3岁儿子(肩扛板凳两千公里回家)(6)

》靠打零工为生 在上海每月只给自己留五六百生活费

记者经过采访了解到,“扛凳爸爸”岳定明在家中排行老五,43岁,是最小的儿子,母亲已经76岁了,妻子刘太明身患风湿。两个儿子都才十几岁,一个在白花中学上高一,一个在王场镇初中上初二。除了妻子务农重点谷子和包谷,家里只能靠岳定明一个人离家打零工来支撑一家老小的生活。

在上海,岳定明住的是临时搭建的民工大棚,吃的是每天消费十余元的民工食堂。他说,运气好的时候,一个月自己能挣四五千左右,运气不好的时候,一个月只能找一两千元。每个月给自己留五六百元的生活费后,其余全部寄回家中开支。“两个孩子要读书,大儿子一年要用两万多,小的也要用几千元。”

记者发现,岳定明家中虽新盖了砖房,但并没有任何装修,几间卧室光线昏暗,孩子做作业也只能搬条吃饭坐的凳子在门口坐。家里陈设简单,厨房也十分狭小,只添置了几件必需的厨具。

四川挑山工带3岁儿子(肩扛板凳两千公里回家)(7)

》春节在田里摸龙虾变卖 开年继续离家打零工

每次返家时,岳定明还会给家人带一些比较稀奇的特产。除了板凳,这次还带了蓝莓回家,全家人也是第一次吃蓝莓。

二儿子看上去腼腆,对父亲细致周到的关怀无法言语,更多是记在心里。当记者问他最想对父亲岳定明说什么时,他说:“爸爸,我爱你。”

回家这几天,岳定明已经在自家农田里捉了一些龙虾,准备拿到市场街上去卖,挣点过年的钱。“不过现在物价并不稳定,也不知道自己每斤能卖到多少钱。”

他说,开年之后,也要继续出远门打零工。“哪里能挣钱,就往哪里走吧。”

四川挑山工带3岁儿子(肩扛板凳两千公里回家)(8)

》村民印象:是个老实人,带两个娃娃不容易

妻子刘太明说,岳定明已经一两年都没做一件新衣裳了。岳定明则表示:“只要不冷就行了。没办法,家中太贫困,但是想到儿子上学写作业需要一个样式好看的板凳,于是让工地上木匠做了这个板凳。”

村主任严中新说:“岳定明家中情况困难,老婆在家里没有工作,带着两个娃娃不容易。他是踏踏实实的农民,是个实在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