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55(论语解读52治国三要素)(1)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子贡问孔子治国之道。孔子回答:治国有三个要素,“足食”、“足兵”,再就是“信”。

子贡问:如果这三者要去掉一项,应该去掉什么?孔子回答:可以去掉“足兵”。就是可以把国防去掉,剩下“足食”与“信”。

那子贡进一步又问,“足食”和“信”这两者之间非得要选择一个的话,那取什么、舍什么?这对于治国者来说,就是很严峻了的决择了。孔子回答:去掉“足食”,就是与“信”相比,民生——吃饭问题都可以放下。

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呢?孔子说了一句话:“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是说人没有食物可能会死,但自古以来谁没有死啊?可是人如果没有诚信的德性,整个人格就会瓦解,无法立足于天立之间。

也就是说,这种“信”的道德价值超过肉体的生命,这是我们中国圣人掷地有声的语言。我们看到这一段,对圣人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能把一种道德精神价值高扬到这种程度。

所以自古以来做人都是很有尊严的,古人的“信”,那是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无论怎么样都得兑现诺言。

“信”植根于诚,有真诚心才会表现为“信”。所以过去有些事情如果用人格来担保,大家都无话可说,认为是可以信任。

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