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昆被常进步拉到太平胡同时,于虹正被人逼着拆掉房子。周秉昆怒吼,“于虹的后台是我周秉昆,你赶紧走人,别欺负人,否则你看我能把你怎么办!”

周秉昆仗义,他不愿看到朋友被欺负。

都说:交朋友要结交有本事的人,能用得上的。

但我却觉得,交朋友就该交周秉昆这样的人。

就凭以下3点,人生若遇“周秉昆”,我自当以“命”相交。

人世间周秉昆为何偏爱于虹一家(周秉昆怒做于虹后台的那一刻)(1)

1、乐于助人却不图回报

世人皆知,这世上最难还的是“人情”。可周秉昆帮人,却从不逼人砸锅卖铁还“人情”。但越是这样,往往越能以真心换真心。

周秉昆在澡堂门口等乔春燕下班,他心里火急火燎,不知道乔春燕能否在澡堂给他安排个工作。奈何等着等着,乔春燕没等到,却等来了一个老大爷。老大爷赤脚单衣地被两个年轻人架到了三轮车上。“哎呦~哎呦”地呻吟着,额头冒着汗。

“这怎么回事啊?”周秉昆一脸懵,还未等开口,旁边澡堂的管事,就张口询问了两个年轻人。年轻人在零下好几十度的吉春,穿着短袖薄衣,冻得直打哆嗦,刚回了管事的话,便跑回澡堂穿外套去了。周秉昆听说老大爷在澡堂摔倒了,见澡堂的人迟迟没出来,便自告奋勇地蹬上三轮车,送老大爷去了医院。

老大爷坚持要去比较远的“131”医院,周秉昆不再辩驳,便脱下外套裹在老大爷的脚上后,着急忙慌地去了“131”医院。末了,医院的人问周秉昆单位和名字,周秉昆看了护士一眼“没必要吧?”,因为他觉得自己没做什么,也不图老大爷日后有所回报。

人世间周秉昆为何偏爱于虹一家(周秉昆怒做于虹后台的那一刻)(2)

做好事不留名,这样乐于助人的周秉昆,给老大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周秉昆去了酱油厂的出渣车间,遇到了曲秀贞,他才知道,原来这个老大爷名叫马守常,且来头不小。也正因这样的缘分,周秉昆日后才多了曲秀珍和马守常这两位“忘年交”,才能在人生遇到困惑时,得到指引和解惑。

不光是对待素昧平生的“路人”,周秉昆对待自己的朋友,也是非常的慷慨。

孙赶超和于虹、肖国庆和吴倩,他们一个要了郑娟娘家留下的房子,一个住了周秉昆家的老房子。周秉昆心软,遇到朋友有难,力所能及、能帮就帮,从不图回报。

也正因如此,这群“兄弟姐妹”但凡遇到难事,就跑去找周秉昆帮忙。有人说:“帮人不帮懒,救急不救穷”;还有人说:“帮一帮二不帮三”。可这些“良言”,到了周秉昆这,就统统被抛掷了云霄。因为在他看来,帮人就是帮己,渡人就是渡己。

反观现实生活中的人,有多少人仅帮了别人一点芝麻大的小忙,就恨不得举个喇叭让全世界都知道?又有多少人,嘴上说着“帮忙”,私下里却敷衍了事,只为让别人感念他的“恩情”?

俗话说:“帮人是情分,不帮是本分。”这句话本该送给“周秉昆”这种帮人帮到无底线的好人,却不曾料想,竟成了伪善之人的口头禅,和糊涂之人的安慰剂。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周秉昆从不图回报,但他家每次遇到难事时,他曾帮过的人,也都是力所能及地帮忙,从不会选择袖手旁观。

人世间周秉昆为何偏爱于虹一家(周秉昆怒做于虹后台的那一刻)(3)

2、能力出众却不忘初心

周秉昆出狱时,吉春已经经历了12年的变化。透过车窗,周秉昆看着鳞次栉比的高楼以时速60迈的速度往后倒,那一刻周秉昆突然有些恍惚。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能力追上大家,也不知道出狱后的自己,是否会成为家人的负担。

回到光子片后,周秉昆来不及休息,便与郑娟讨论起了他们的未来。周秉昆想,既然现在找不到正式的工作,不如先自己干,总比趴在家里等着天上掉馅饼的好。

周秉昆能力出众,一向以实力说话。当初,不论是书店还是饭馆,他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出狱后,周秉昆看到这群“兄弟姐妹”除了乔春燕夫妇和唐向阳有正式的着落以外,其他人都在无固定的散工中苦苦挣扎。于是,他便拉着肖国庆、吴倩、于虹等人一起,开起了“保洁搬家公司”。

周秉昆很有领导力,女的负责新家的保洁、男的负责从旧家运送家具。怎么做、去哪做、做什么,周秉昆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为了能让“兄弟姐妹”们毫无压力地只管出力拿钱,客户是周秉昆拉的、小货车是周秉昆借钱买的、驾照是周秉昆学的。

吴倩说:“我其实挺羡慕周秉昆的,他有能力帮助别人。都说助人为乐,帮助别人就能快乐,我也想让自己快乐,却没这个能力。”

周秉昆入狱那些年,这些“兄弟姐妹”们就如同一盘散沙。虽然每年都聚会,但差距早就拉大了。曹德宝做起了小生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却从未想过拉“兄弟姐妹”们一把。

其实,乔春燕也很有“领导力”,但她却只能想到自己,不能看到别人比她过得更好。周秉昆买小货车时,曾找过乔春燕。曹德宝本打算答应周秉昆借钱的事,却被乔春燕一口回绝。

乔春燕说:“别做梦了,出钱帮别人白手起家,疯了吧?”

人世间周秉昆为何偏爱于虹一家(周秉昆怒做于虹后台的那一刻)(4)

“独乐不如众乐”,周秉昆无论过得有多好,都始终会保持初心,想着拉其它“兄弟姐妹”们一把。

周秉昆从来都不会像乔春燕夫妇那般,趴在窗台上,看着昔日熟悉的“兄弟姐妹”为了工作苦苦挣扎,却袖手旁观;也不会像吕川那样,用一些不接地气的空话,嘲笑、敷衍着还未走出泥泞的朋友和亲人。

周秉昆想看到的,是和身边的朋友、家人“共同富裕”。这虽是一种大爱,却有可能在某些人眼中,是最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一己之力过于单薄、因为患难不易,富贵更难、因为人无法永远保持平衡。

总之,“人非圣贤”,一百个人心中,往往有一千种有利于自己的盘算,却少有“利他”的慷慨。所以,能带领身边亲人、朋友一起过上好日子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像乔春燕这种,处处与人比肩,容不得身边之人高过自己的人。

对于“乔春燕”这样的人,我不想用“善、恶、对、错”来评判。只是感叹“周秉昆”这样的人,在人世间是真的难得。若能遇见,何其有幸?

人世间周秉昆为何偏爱于虹一家(周秉昆怒做于虹后台的那一刻)(5)

3、宽容待人却不算得失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周秉昆无论遇上多大的糟心事,都不会被负面情绪,支配了理智。因为他从来都不和任何人计较,是一个真正有气量的人。

周秉昆花1700元买的房子,被人骗了后,他不得不拖家带口地搬回老房子。可老房子当初借给了吴倩和肖国庆。“请神容易送神难”,周秉昆买了水果,硬着头皮去找吴倩和肖国庆。

吴倩见周秉昆来了,笑盈盈地出门迎接。听周秉昆说明来意后,便打翻了罐头,下了脸面。她哭着说:“要想让我们搬走就行,你给肖国庆找份工作,不然我们没钱租房子。”

其实,周秉昆完全可以不理会吴倩。本来房子就是周秉昆家的,真要是闹了起来,吴倩和肖国庆根本讨不到半点便宜。但周秉昆却并没有与她计较,转而东跑西问地帮肖国庆找了份工作。

莎士比亚说:“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被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

周秉昆就是这样,他从不记恨任何人,因为在他看来,所有的错误,只要对方诚心悔过,就值得被原谅。

人世间周秉昆为何偏爱于虹一家(周秉昆怒做于虹后台的那一刻)(6)

曹德宝因为在光子片拆迁时,没有多占到房子,一直耿耿于怀。多年后,他煽动其他搬迁户,实名上告周秉义。周秉义在接受调查的过程中,加重了胃癌的病情,没多久就去世了。

周秉昆得知曹德宝的小动作后大怒,冲到曹德宝的家里,一个巴掌把他扇倒在了沙发上。乔春燕见状,与周秉昆撕破脸,坚持说周秉义有问题。如果换作别人,大概这辈子都不会理乔春燕和曹德宝了。

周秉昆怒气在头时也是这么想的,可怒气一消,乔春燕夫妇一道歉,周秉昆就心软了。

有人说,你越是计较什么,就越会被什么困扰。乔春燕和曹德宝之所以会失了人心,就是因为他们要得太满,过于计较。周秉昆明白,有些事情,过去了就算了,计较再多、也无法让事情变得圆满。

所以,周秉昆选择了原谅。

宽容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胸怀,对人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计较,才能把注意力放在该做的事情上,才能有力气走得更远。

从小,我就被教导要多宽容、少计较,所以遇到不公的事时,我常常用这六个字安慰自己。毕竟

“世间万物,皆是由心而起,由心而灭。如空花水月,虚实难分、真假难辨。不计较得失,随心、随意、随缘,心简如素、如烟、如云,才能无痛、无殇、无恨。”

尽管如此,我却也不赞同无底线的宽容。因为面对无底线的人,你也不必保持宽容。

其实,小说是对现实生活的弥补。在周秉昆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他乐于助人却不图回报、能力出众却不忘初心、宽容待人却不算得失。

或许,这样的周秉昆,《人世间》中有,现世间却鲜有,若果真有机会遇到,自当以“命”相交。

人世间周秉昆为何偏爱于虹一家(周秉昆怒做于虹后台的那一刻)(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