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僧一般用什么武器(沙僧用的是什么武器)(1)

沙僧用的是什么武器?是“方便铲”,还是“擀面杖”?

(博士论西游第三二八讲,选自《西游谜中谜》(114)第三章――沙僧受刑之谜)

我们在前面的三讲中,对沙僧在天庭所任的卷帘大将之职进行了解读。通过解读,我们了解到,在天庭的官僚体系中,卷帘大将只是一个从七品的低级武官,承担着玉帝的贴身侍卫和生活秘书的工作;虽然沙僧的职位不高,但由于是玉帝的身边人,属于典型的“位低权重”的人物。

但是,讨论至此,对卷帘大将到底是个什么官,我们仍然没有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并且也会让人产生很大的疑问,仅仅是一个侍卫和秘书,他就如此骄傲,竞敢声称“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难道他就不怕大风闪折了舌头?

要想真正理解沙僧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全面了解卷帘大将的官职,我们还需要对沙僧的武器进行分析。

在大多数读者的印象中,特别是《西游记》电视剧的观众的心目中,沙僧所使用的武器是“方便铲”,或称之为“月牙铲”。其形状如下:前端是一个弯月形的铲,内凹,月牙朝外;尾部是一个斧状的铲柄,末端开刃,是典型的佛教兵器。

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对于沙僧的武器,他自己是这样说的,“腰间悬挂虎头牌,手中执定降妖杖。”而该武器的形状,通天河的金鱼精则是这样说的,“你不是磨博士,怎么会使赶面杖?”而八戒则称之为“哭丧棒”。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沙僧的武器绝对不是“方便铲”,而是一根两头粗细相当的棍子!在了解了沙僧武器“降妖杖”的形状之后,我们是不是还能想到点什么呢?当然,只要对明朝的历史的点了解的,就会知道有一种专门对付官员的刑罚,叫做“廷杖”!

“廷杖”最早始于东汉明帝,《后汉书》记载,“明帝时,政事严峻,故卿皆鞭杖”,在金和元时普遍实施,到明朝时成为一种制度。在明朝成化以前,受廷杖的大臣并不脱掉衣服,并且用厚棉底衣衬在受刑人的臀部,主要是示辱,而不是夺命,所以,受刑之人卧床数月,即可痊愈。而在正德初年,奸宦刘瑾当道,对于大臣十分痛恨,才脱去受刑人的衣服,才有杖死之人。

“廷杖”从示辱转变为酷刑后,让人闻之胆战!廷杖由栗木制成,击人一端削成槌状,且包上铁皮,铁皮嵌上倒钩,一棒击下,再顺势一扯,一大块皮肉就会扯离,极为残酷!受刑之人不死即残!廷杖分为“用心打”和“着实打”,均按皇帝密令决定,如果监刑官脚尖分开,即为“着实打”,可能会将受刑之人找残,但不会将人打死;如果监刑官脚尖闭合,则为“用心打”,受刑之人必死无疑。明嘉靖年间,因“大礼仪”之争,一次在午门廷杖134人,当场打死16人,可见该刑罚的严酷性!

简要了解 “廷杖”酷刑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沙僧的武器。在八戒和沙僧打架时,八戒看到沙僧的“降妖宝杖”,顿时自信心大增,认为沙僧的“降妖宝杖”远不如自己的“九齿钉钯”,顿加嘲笑,“你是个甚么哭丧杖,叫你祖宗看杖!”沙僧一看八戒看不起自己的武器,马上将降妖宝杖的来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这宝杖原来名誉大,本是月里梭罗派。吴刚伐下一枝来,鲁班制造工夫盖。里边一条金趁心,外边万道珠丝玠。名称宝杖善降妖,永镇灵霄能伏怪。”

怎么看,沙僧的“降妖宝杖”和明朝的“廷杖”有点类似呢?一是两者的主要用料都为木材。降妖杖用的是梭罗木,廷杖用的是栗木,意思是“让人战栗”;二是两者的辅助材料都为金属。降妖杖是穿在木材里面,廷杖则包在木材外面。当然,两者还是有点区别,但是总体来说,还较为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