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左上方 中华古籍善本 关注我们,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原典纪古籍善本。

牡丹亭故事简介(至情至性女儿心)(1)

牡丹亭故事简介(至情至性女儿心)(2)

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又称《还魂记》,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作品。自其问世以来,便受到广泛关注。此中一大原因是它冲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陈腐教条,塑造了杜丽娘这样一位至情至性的女性角色,以高昂的人文精神大声呼唤着“有情之天下”的到来,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思想启蒙和个性解放的一面旗帜、一个象征。原典纪书局(孔夫子旧书网上搜店铺:原典纪书局)此次推出的古籍善本《牡丹亭还魂记》(乾隆五十年冰丝馆刻)原汁原味地还原了这个爱情故事。

《牡丹亭》描写了杜丽娘与梦中书生柳梦梅跨越生死、倾心相爱的故事。从杜丽娘这一女性角色来看,《牡丹亭》一方面如实揭示了一位妙龄少女渴望爱情而不得的现实悲剧,替当时被礼教压抑的众多女性大鸣不平;另一方面又以超现实的浪漫手法刻画了一段无媒而嫁、幽明难隔的姻缘,在爱情的欢乐颂中张扬女性生命力量,令天下人惊醒、动心。

且听听看汤显祖这位跟西方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同年逝世的东方戏曲家如何评价:“天下女子有情,宁如杜丽娘者乎!(源自《作者题词》)。

牡丹亭故事简介(至情至性女儿心)(3)

除了塑造杜丽娘这样一个传世的女性角色,《牡丹亭》在后世演绎、推广的过程中也吸引了大批女性读者。清代钱塘女子顾姒指出:“百余年来,诵此书者如俞娘、小青,闺阁中多有解人!冯小青是扬州女子,才色双绝,温淑贤亮,但命运坎坷,被卖给杭州冯姓豪华公子为妾,大妇嫉妒异常并对虐待小青,最终使得小青含恨至死,冯小青曾夜读《牡》剧并作有诗。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这些读者为其写下的相关文字和评价也成为了《牡丹亭》研究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在这些女性读者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当属清代文人吴吴山的三位妻子,她们三人合力点评《牡丹亭》,并最终刊刻出版《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一书,才情横溢,留下一段历史佳话。

牡丹亭故事简介(至情至性女儿心)(4)

从《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一书中也可以总结出《牡丹亭》女性读者群的一些共性:首先,《牡丹亭》的女性读者大多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比较高的文化修养。这是因为《牡丹亭》辞藻华丽、典故颇多,语言略显晦涩艰难。虽然全剧意境优美,但并非通俗易懂,由此可见,《牡丹亭》的读者如果只是能粗浅识得几个字,是不可能读懂《牡丹亭》的。而吴吴山的三位妻子不但能读懂《牡丹亭》,并且还能就此进行具体的评点和延伸阐发,可见她们三人的文学水平和修养绝对不是一般的水平。

其次,这些女性对自由恋爱的婚姻模式充满向往,对剧中描绘的那种能够战胜一切的爱情充满憧憬之情,可以说《牡丹亭》一剧就相当于明清女性的爱情神话。《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冲破封建藩篱终成眷属,这样的故事正好契合了封建时期女性的期待,展现了她们对于自由恋爱的向往。所以,与杜丽娘一样生活在大宅深院的小姐们从杜丽娘身上看到了自己,这个带着浪漫主义的爱情故事自然就成为当时青年女性们情感上的幻想和慰藉,从而受到热爱与追捧。总结来看,《牡丹亭》受到女性读者的热捧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

牡丹亭故事简介(至情至性女儿心)(5)

原典纪书局此次推出善本《牡丹亭还魂记》(乾隆五十年冰丝馆刻),是为了使读者在原色原貌的古籍中感受杜丽娘这样一位至情至性的女性,体悟她与柳梦梅的坚贞爱情,同时粗略描摹出明清女性读者的群体面目。

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牡丹亭故事简介(至情至性女儿心)(6)

版本介绍:

底本为清乾隆五十年冰丝馆刻本 6册

原典纪书局可为书友提供各种珍稀古籍的宣纸线装、道林纸平装(胶装)本及电子版。

上文所介绍的中文古籍善本信息,由原典纪书局友情提供。

了解更多海外所藏中文古籍善本,定制古籍善本、中国古画仿真复制品,可关注、收藏孔夫子旧书网上的店铺:原典纪书局。如需出版个人图书,欢迎各位评论、私信咨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原典纪古籍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