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刚过,两大节日又杀到啦!

确切的说寒露并不算节日而是节气

在每年10月8日或9日

表示气温下降,露水更凉

你妈喊你加衣服啦……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1)

原本今晚会有一场美丽的天象“火星合月”

如果天气晴好

用肉眼即可看到红色的火星与皎洁的明月

相互辉映、齐放光芒的景象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2)

不过近期有台风“莫利”来搅局

大亚湾的天已经有点变色了

所以想要浪漫一点

还得看天!

9日重阳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

九九重阳到了

惠州这些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3)

1.赏菊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4)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5)

菊展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6)

2.登高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7)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8)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9)

3.佩茱萸·簪菊花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10)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11)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12)

4.放纸鹞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13)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14)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15)

5.饮菊酒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16)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17)

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五曾在重阳赠菊给钟蹈,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18)

6.吃重阳糕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19)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20)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既然重阳要登高

大亚湾的小伙伴们有哪些选择呢

南蛇岭公园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21)

南蛇岭公园位于澳头,可由安惠大道与大温坝路口进入,也可从渔人码头西边的大门直接向上攀爬。海拔不算高,但可俯瞰澳头海湾全景。

虎头山公园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22)

虎头山公园位于岩前村旁,可俯瞰中心北区、澳头街景,天气晴好可远望石化区。

板樟岭森林公园

大亚湾初夏花海(寒露重阳双节驾到)(23)

板樟岭森林公园算是大亚湾区内比较高的一座山了。位于西区比亚迪西门。可俯瞰西区甚至远观淡水街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