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先生,“回家吧”,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清代著名小说评点家?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清代著名小说评点家(清代小说家李百川先生是河北蔚县人)

清代著名小说评点家

百川先生,“回家吧”

李旭

10月7日,我在一个微信群里发了一个帖子,询问群友有关清朝小说家李百川是张家口人的依据。很快就受到了资深编辑美华大姐和张家口采风学会咏华会长的重视,她们以朋友的热情、文学的情怀和对家乡文化的责任,很快收集了一批资料发给了我,令我十分感动。特别是咏华会长发来的许隽超先生《<绿野仙踪>作者李百川生平家世考实》一文,不仅令我惊喜,而且让我激动不已,“李百川身世”这个中国近代文学史之谜终于被破解了,流浪在外一个多世纪的李百川的文魂终于可以回家了,李百川这个当年“羞回故里”游走他乡的孤魂野鬼也可以荣归故里了。百川先生如果地下有知,得知这么多张家口乡亲在结记着他,这么多的中国文人在研究着他,使他的历史名望甚至高出了父辈,先生也可瞑目了。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考古学家郑振铎先生曾把《绿野仙踪》和《红楼梦》《儒林外史》一起并列为清代中叶的三大小说,足可见这部小说的历史地位。在读完这本小说后,我就总感到作者的孤寂、忧郁、愤懑和一种伤感的自责。也许这些感觉主要是被作者李百川的《自序》引导的结果,短短的835个字的自序,充斥着无尽的无奈和忧伤,而这些东西则又幻化成了小说主人公冷于冰的仙幻空想和温如玉的荒唐苦难经历。由此也能够想象得出,一个失意而又倍遭生活打击的官宦世家子弟流浪在外的勇气和艰辛,更让人感慨不尽的是,就是这样一个流浪汉,尽然顽强地用笔在书写着人生,“冬十一月,就医扬州,旅邸萧瑟,颇愁长夜,于是草创三十回,名曰《绿野仙踪》……”“以穷愁潦倒之人,握一寸毛锥。特辟幽踪,则祢衡之骂,势必笔代三挝,不惟取怨于人,也且损德于己……”

每每读到自序中的这些文字,我都会潸然泪下,我曾想,是不是伟大的著作都需作者付出常人付不出,也付不起的心血和代价?百川先生,您真是受罪了,您也实实在在地为家乡的后人们,特别是家乡的文人们做出了表率,竖起了如何为文的旗帜!

87年前的1932年,时任清华大学图书馆管理员的吴晗(字辰伯)在《清华周刊》第三十六卷第十一期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将他的研究成果——“《绿野仙踪》的作者李百川是江南江浙两省人”公诸于世。吴晗先生这个结果的主要依据就是李百川835个字的自序。随后得到了诸多名家的首肯,“李百川是江南人”,也就成了近一个世纪来大学教科书的定论。当时的吴晗先生还是一个没有出道的青年,他的论文之所以引起学界的重视,一是因为当时有关《绿野仙踪》的资料太少,唯一的百回本抄本是吴晗先生从几万斤清华大学的史料中发现的,其次有当时清华大学校长翁文灏,文学院院长冯友兰和历史学系主任蒋廷黻的支持和推荐。

从此,李百川的故乡亲情彻底被斩断了,甚至连当时的蔚州,今天的蔚县的一些文化学者都把他排斥在了故乡之外。

其实这也难怪,如果仅吴晗先生的影响力还不够大的话,再加上孙楷第、谭正璧、柳存仁、侯忠义这些专家教授的认同认可,把李百川的老家人为的定在江南就不足为奇了,因为这些人那一个在中国文学界、文学史界都是跺一下脚就会引发地震的人,这些大师们一起说“李百川是江南人”,谁还敢说不是呢,虽然有人还专门去蔚县看过《李氏家谱》,但只能对“字百川”三个字视而不见。

不过也有人表达过不同意见,当时的北大教授郑振铎先生,在1933年《谈金瓶梅词话》一文中就指出李百川是山东人,但没有任何考证,当然,既便是去组织考证,也绝不会考证出结果来,因为李百川本来就不是山东人。

三年前的2017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再版了《绿野仙踪》,主编孙建军先生不但在该书中收录了李百川的《自序》,还收录了一篇研究李百川和《绿野仙踪》的无名论文,这篇论文没有题目,是以书的《引言》出现的,我个人认为,这应该是孙建军先生本人的研究成果。

这篇《引言》篇幅很长,约有2万字,详细论述了《绿野仙踪》的作者、版本和批注三个问题。在论述作者部分的最后写道:

“对于李百川的生平经历等……我仍抱有希望,即认为李百川是北方人,清时的北方五省,据他的自序所言,可以排除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说他是北直隶(河北)或山东人。而他的同祖弟李说严,则仍是寻找李百川生平的重要线索。如有人不惮烦劳,翻遍河北、山东二省的志书,总会找到某个李姓进士在乾隆二十一年及第以后,曾任辽州知州的,这样就能进而把李百川的面纱揭开了。连类旁及,我以为李百川的生平事迹或许不久就会大白于小说研究界的。”

《引言》的这个预测,非常幸运的被言中,哈尔滨出生的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专业博士生导师许隽超先生,依据《光绪·蔚州志·李霖传》、《绿野仙踪·自序》、《蔚州李氏家谱·卷二》、《乾隆二十一年李霖考语》、《雍正朝李光枚履历》、李予望《陶庵七兄招饮挹翠亭》诗以及光绪《会稽陶氏族谱》等相关历史资料,经多角度研究,终于得出结论,揭开了李百川的面纱:李百川是河北省张家口蔚县人,清朝吏部左侍郎李旭升的孙子,刑部员外郎李光枚的儿子。百川《自序》中的其祖弟李说严,实际叫作李说岩,也赫然列于《李氏家谱》中。

许隽超先生在他的论文《<绿野仙踪>作者李百川生平家世考实》一文中指出:

“今检蔚州《李氏家谱》(李源纂修,乾隆四十年刻本,下简称《家谱》),将卷二《世系录》中相关文字迻录如下:

(李)旭升三子光枚,字汝良,号卜园,恩荫生。累官刑部贵州司员外郎,诰授奉政大夫……子一,洪,后改名鋐。

光枚子鋐,原名洪,字百川,号星盘,太学生。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八月初九日……

细检《家谱》可知,蔚州李氏始迁祖让,山西汾州府孝义县南曹村人,明代永乐间隶蔚州卫军籍,遂卜居蔚之蔡家庄。李百川为蔚州李氏第十三世,其二世至十二世祖之名讳,依次为云道、仓、景通、凤、祝、湜、化权、云华、振藻、旭升、光枚。高祖李云华长于治生,乐善好施,是家族兴起的关键人物。”

我曾经托一位张家口蔚县的地方学专家查阅蔚州《李氏家谱》,他回信告诉我,家谱他已查阅,在李云华之下,其中没有李百川这个人,李百川不可能是蔚县人。原来问题出在百川不是名而是字。

我的激动也正在于此,李百川是张家口蔚县人,这就填补了张家口历史上没有著名小说家的空白,对张家口的文化建设无疑会有促进作用。李百川年轻时流浪在外,曾经“携家存旧物,远货扬州”,这对张家口的商业史无疑是很有价值的补充。

最重要的还是李百川对小说语言的贡献。细读《绿野仙踪》我们会发现很多张家口蔚县、阳原、怀安、万全和山西灵丘、天镇、浑源一带的方言,并且保留着很多这一带的语式特点。比如“达知(告知)”、“作合(介绍引导)”、“左近(附近)”、“反乱(嚷嚷)”、“惊神道怪(大惊小怪)”、“骨窍(秘密)”、“结记(惦记)”等等,都是很典型的当地方言。众多的方言词汇进入小说,不能不说是对张家口方言的保存和推广,也为后来的张家口籍文人学习和使用故乡方言提供了借鉴。

202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