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临欧阳询楷书九成宫、化度寺碑,独体字单人旁及结构笔法解析;唐碑刻《九成宫醴泉铭》与《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单字练习。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垂点怎么写 13岁临欧阳询楷书九成宫(1)

文字:九、化、寺、侍 书写:不知先生 年代:1994年1月10日(13岁)

不知先生(语默)书法日课“楷书篇”《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碑)与《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化度寺碑)混搭系列——本文以“九、化、寺、侍”为例。 简明扼要讲解了“九”、“化”、“寺”、“侍”的欧体楷书写法及文化渊源诠释,该日课完成于1994年1月10日(13岁),书写、策划、文本及配图相关均由不知先生(语默)独立完成,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垂点怎么写 13岁临欧阳询楷书九成宫(2)

文字:九 书写:不知先生 年代:1994年1月10日(13岁)

“九”的欧体楷书写法:正确笔顺是先写撇画,再书写横折弯钩,撇画完成后,需顺势写出横折弯钩,其中横画宜取斜势,且左低右高、左宽右窄,“折弯”处弧度需自然,线条应瘦于两侧,务必柔中带刚、弹性十足,切忌肥臃无力,“钩画”外方内圆、笔势向上。

“九”的文化渊源诠释:古人将“九”视为最大的数字,“九”有“至高无上”的文化内涵,三部九候论曾提出“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九”被尊为“阳数”与“天数”。有大禹治水时期分九州和皇帝创九州说法,战国以后古代中国用“九州”代称。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垂点怎么写 13岁临欧阳询楷书九成宫(3)

文字:化 书写:不知先生 年代:1994年1月10日(13岁)

“化”的欧体楷书写法:单人旁的垂露竖宜长,且与左撇收笔处相接,右撇与左撇笔法雷同,且保持平行态势,高低位置基本一致,竖弯钩底部应略高于左侧竖画下端,笔画粗细需有变化,提按转折务必到位,切忌肥臃无力,整体结构上部平齐,左右间架错落分布。

“化”的文化渊源诠释:“化”为会意字,若二人相背。本义为“变化”,“化”生于偶然、从有到无即为“化”。乃道家核心思想,《道德经》有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垂点怎么写 13岁临欧阳询楷书九成宫(4)

文字:寺 书写:不知先生 年代:1994年1月10日(13岁)

“寺”的欧体楷书写法:三横基本保持平行,中横宜拉长、上下两竖宜短,整体笔势左低右高,上横与下横笔法类似,中长横若扁担上仰,上竖与竖勾需左右错落,上竖运笔如撇,笔势向左下行,并与中长横靠左处相接,竖勾上接中长横中部,且穿插于下横靠左处。

“寺”的文化渊源诠释:从寸之声。泛指有法度、有执法权的场所,本义为“古代官署的名称”。也特指浮屠所居住的地方,如大相国寺。宦官在古代被称为寺人,故也叫宦寺。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垂点怎么写 13岁临欧阳询楷书九成宫(5)

文字:侍 书写:不知先生 年代:1994年1月10日(13岁)

“侍”的欧体楷书写法:整体结构需敛左让右,单人旁竖画需用垂露,三横长短不一,间距均匀排列,笔画呈上仰之势,右侧应高于左侧,中长横有平衡重力的作用,上短横与上竖画穿插,中长横左侧与上竖相接,中长横居中靠右处与竖勾相接,斜点写于下横靠左。

“侍”的文化渊源诠释:从人寺声。《说文》有云:“侍,承也”。泛指侍奉服务他人。


本图文版权归语默(号不知先生,字以少,诗人、思想者、书画印学徒,著《语默文集》,代表作《世界就在这里》<共三卷>、《思想末世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