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四大粮商即AMD,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简称ABCD,被称为世界粮食界的“四大恶棍”,资本的吸血性在它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企业都有一两百年历史,凭借其资本与经验的优势,牢牢把控着上游原材料,期货,中游生产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场渠道与供应。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四大粮商居然有三家是美国资本控制的企业。

中储粮有哪些新技术(曾经被中储粮打败的国际四大粮商)(1)

四大粮商一个很经典的案例就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期间通过操控市场和舆论,交易额同比减少,纯利润却上涨超过了50%。

2003年,四大粮商联手做空中国大豆市场。他们利用惯用手法即制造大豆储备可能存在缺口,短短半年,大豆价格翻了一倍,再不买就翻三倍四倍。

中储粮有哪些新技术(曾经被中储粮打败的国际四大粮商)(2)

当时的中国,本土大豆生产因为各种原因满足不了需求,大部分都需要进口。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大豆加工企业都慌了手脚,开始高价买进。

但不到一个月,市场突然出现大豆储备过剩的消息,导致大豆价格暴跌了一半。

中国榨油企业血亏了170亿。与此同时,国内在高价位时扩大种植的豆农也损失惨重。

大面积的亏损也使国内1000多家榨油企业濒临破产,四大粮商反手在其低潮时低价收购。

一战成名的中储粮。

两年后,四大粮商故伎重演,又盯上了中国主粮玉米和小麦。自2006年开始,不到3年,国际玉米和小麦价格翻了近3倍,但同期中国的涨幅可以忽略不计。

中储粮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四大粮商开始炒作玉米和小麦价格时,中储粮联合中粮频繁往市场投放储备粮,越涨投放频率越高。中国市场上的玉米和小麦供应源源不断,四大粮商终于支撑不住,败下阵来,2008年,这场粮食大战以中储粮胜利结束,四大粮商亏损了数千亿元。

2008年底,世界粮价跌入谷底,中储粮趁机大量买进大豆等粮食作为储备。

8年后,中国研发出新一代水稻品种,将粮食平均产量提高了将近三倍,直接释放了4000万亩主粮耕地用于种植大豆,进一步降低了大豆的进口依赖,同时,在2016年,外资在中国榨油加工业的控制权重新被国内资本抢回,外资从85%完全控股被稀释到30%。

中储粮有哪些新技术(曾经被中储粮打败的国际四大粮商)(3)

中国经济的崛起从来不是靠运气和别人施舍,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中储粮之类的企业,为我国经济守卫着自己的大门,才不断展现出韧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