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情。

一是近日召开的黄埔区第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公布了一组数据,黄埔预计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增加8%以上。

第二件事,最近,易简集团总部大厦在天河智慧城举行了奠基典礼,这也意味着曾在珠江新城待了五年的它,正式逃离了中央CBD。

自2016年以来,已有多个总部企业从天河搬离,例如多益网络、雪松控股、广发证券等多个总部企业便从中心区搬到了黄埔拿地盖楼。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有多少企业是从天河流出的?黄埔又入驻了哪些总部企业?这些企业为何选择在黄埔布局?

01.

哪些总部企业来到了黄埔?

根据广州市发改委公布的广州总部企业名单显示,截止2019年,黄埔一共有108家总部企业,占全市总部企业的18.6%(582家)。

黄埔西珠江新城(总部企业逃离珠江新城)(1)

从名单来看,相较于偏向互联网、金融业的天河、海珠,黄埔区的总部企业更加注重科创研发。例如,在2018年黄埔认定的99家总部企业中,LG、广电运通、视源电子、广汽本田等57家总部企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工业企业。

广发证券、雪松控股、多益网络、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安利中国等41家为服务业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108家总部企业中,还有企业不少是从天河搬出,来到黄埔建设新的总部。

以雪松控股为例,2017年7月21日,雪松控股集团总部大楼动工活动在科学城举行,这座由两栋主办公塔楼、附楼以及景观下沉广场组成的总部大楼,标志着雪松的正式入驻。

黄埔西珠江新城(总部企业逃离珠江新城)(2)

(图源/广州黄埔发布)

或许看到了黄埔发展的潜力,2019年,雪松第二总部再次落户黄埔,地址位于黄埔区开创大道以西南、伴河路以东、荔红一路以西。目前仍在建设之中,当完成之后,将作为金融总部项目投入使用。

除雪松控股以外,广发证券、小鹏汽车、多益网络等多个总部企业纷纷搬离天河,来到黄埔拿地盖楼。

02.

为什么离开天河?

又为什么选择黄埔?

离开天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便是——太贵了。

据贝壳APP显示,高德置地低楼层精装朝南的单位,租金达到175.58元/平/月,而西北、朝西的单位算下来也在175元/平/月之间。

黄埔西珠江新城(总部企业逃离珠江新城)(3)

(图源/贝壳找房)

珠江新城甲级写字楼价格贵早已是一个人尽皆知的事实。据戴德梁行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四季度,珠江新城的租金保持在196.1元/平/月,虽然比往年跌了一点,但仍然位居广州之巅。

让我们回头看看黄埔的租金情况,据贝壳数据显示,科学城甲级写字楼租金在110.40元/平/月,与珠江新城相比,足足便宜了85.7元/平/月。

黄埔西珠江新城(总部企业逃离珠江新城)(4)

(图源/贝壳找房)

除了租金贵以外,地价高也是一个因素。

珠江新城一栋写字楼,少则几十亿,多则上百亿,没有雄厚的家底,估计很难啃动这块硬骨头。但出来之后就不一样了,少则几千万,多则几个亿,便能拿地盖楼。

以雪松第二中心为例,2019年3月25日,雪松控股旗下公司—雪松君华置业(广州)有限公司以8.36亿元底价竞得广州市黄埔区KXCD-F1-3商业兼容商务用地。

该地块面积为23650平方米,计容面积76464平方米,折合楼面价仅1.09万元/平。

黄埔西珠江新城(总部企业逃离珠江新城)(5)

单看数据可能不太明显,不妨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2020年7月,合景泰富在珠江新城核心区拍下来一块地,楼面价为2.9万/平。同月,腾讯音乐在金融城也拍了一块地,楼面价为1.53万/平。与这两块地相比,雪松拍下的这块地看上去也便宜了许多。

除了地价便宜以外,浓厚的商业氛围也是促成总部企业搬至黄埔的原因之一。

当企业聚集在一起之后,能够产生一定的聚集经济效应,共享基础设施、商业设施以及信息资源等等。当新区的企业增加到一定数量,新区的商业氛围逐渐浓厚时,便会对老去的产业造成一定的挤压,一些大型企业为了维持自己的形象,也会将总部迁移至新区。

黄埔西珠江新城(总部企业逃离珠江新城)(6)

(图源/广州高新区发布)

据资料相关显示,黄埔科学城已经聚集了40多家A股上市公司、60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在前段时间发布的2021胡润中国500强中,小鹏汽车、天赐材料、金域医学、视源电子、金发科技、蓝月亮共6家企业上榜。

既然提到了了企业形象,就不得不提黄埔的城市界面。

老市区虽然在商业、医疗、教育配套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因建设时间较早,城市容貌相对破旧,部分基础设施不完备等已成主要问题。像天河、越秀这些老牌CBD马路狭窄,再加上停车位不足,道路拥堵、挤道占位,停车困难等问题屡见不鲜。

黄埔西珠江新城(总部企业逃离珠江新城)(7)

广州越秀老城区

(图源/网络)

因为时代的进步,作为新区的黄埔在基础设施、交通条件等方面相较于老城区都高了不少,这也使得部分对门面要求较高的行业、企业愿意搬到新区办公。

同时,在招商引资以及政策方面,也是黄埔的一大优势。自2017年以来,黄埔相继出台了促进产业发展的“黄金10条”以及人才知识产权两个“美玉10条”。在人才吸引上,黄埔先后出台了20个人才政策,近五年累计兑现金额超过20亿元。

黄埔西珠江新城(总部企业逃离珠江新城)(8)

(图源/广州黄埔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黄埔作为广东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成功打响了“黄埔Smile”营商品牌,全省首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第一”。

03.

扒一扒黄埔的开发史

30年以前,开发区西区还是一座远离城区的“孤岛”,为了跟上改革开放、广州开发的步伐,1985年区内建成了第一条市政道路—夏港大道,这条道路也是开发大道的前身。

待这条大道建成以后,便吸引了保洁、安利、百事、高露洁、松下电器等全球知名外资企业入驻。到1995年广州科学城启动建设之时,开发大道已为它打下了厚实的科技基础。

黄埔西珠江新城(总部企业逃离珠江新城)(9)

(图源/广州黄埔发布)

黄埔区作为广州科技创新的桥头堡,拥有全市最多的研发机构和孵化器、高层次人才最集中的区域,具有发展科创性总部经济的雄厚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方电网、广州农商行、合景泰富华南总部、开发区控股、科学城集团等总部企业纷纷入驻科学城,共同构成了科学城总部经济走廊。

有消息显示,科学城刚发展的时候,总人口仅5500人左右。而如今,据广州市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21年科学城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了20万人。

黄埔西珠江新城(总部企业逃离珠江新城)(10)

(图源/广州黄埔发布)

科学城也早已规划了美好的未来。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市开发区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在十四五期间,科学城将大力实施黄埔制造“万亿计划”、发布“营商环境改革4.0”、高水平建设“1 1 3 N”战略创新集群,争取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左右。

到2030年,科学城力争建设1个以上大科学装置、10家以上中科院系列科研院所、100家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国家级创业创新平台,R&D占GDP比重要达到6%以上,重点创新指标要位居国家级高新区前列。

也就是说,未来十年,大力发展科创产业依旧是科学城的核心目标。

优惠的政策条件,便利的营商环境,不断吸引着优质总部企业的入驻,而企业的入驻也促使人口的不断涌入。如今,科学城在正不断向前大跨步,科学城,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