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篇文章《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会发生什么?》里,我们已经设定了推演分析的规则:时间往后顺延276年,人物以前面那个明朝出现过的人物为先。

为了方便区分,把前面那个明朝,也就是历史上的明朝称为「前明」,把后面这个明朝,也就是放在清朝位置上的明朝称为「后明」。

后明只享受前明的发展成果,但不知道前明发生的事。

同时,将后明分成了8个阶段:

  1. 洪武、建文时期(1644—1678)
  2. 永乐、洪熙、宣德时期(1678—1711)
  3. 正统、景泰、天顺时期(1711—1740)
  4.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1740—1797)
  5. 嘉靖时期(1797—1842)
  6. 隆庆时期(1842—1848)
  7. 万历时期(1848—1896)
  8. 天启、崇祯时期(1896—1920)

这一篇,是第七阶段(1848—1896)的第四篇文章。

明朝离清朝还要多久(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1)

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上一篇文章《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22)中欧战争》的内容:

  1. 中国周边俄、英、美殖民势力逐渐壮大
  2. 俄东方战争战败后,吞并土尔扈特汗国
  3. 后明反制俄国,英国等国发动中欧战争
  4. 介绍中欧战争的经过、结果及后续影响
  5. 后明与沙俄的战争继续,中亚局势复杂

这一篇,我们来看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后明在万历年间的发展成果。

23.1 第二次工业革命

23.2 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23.3 群星璀璨的万历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发明。

1866年发电机制成,此后,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等各种电器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19世纪70到90年代,以煤气、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随后,内燃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等迅速发展。

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生产。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电讯事业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电话的发明、90年代无线电报的成功运用,都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这些重大发明的运用,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在后明,这些重大发明开始运用之后,便会迅速传入中国。

后明在鸦片战争前,就没有断开与西方的联系,在永乐时期,还成体系的翻译西方的科技类书籍,并在中国进行运用。

哪怕是历史上的清朝,都有物理学家黄履庄(1656—?)、数学家戴煦(1806—1860),以及王贞仪(1768—1797)这样的女科学家,在后明,类似这样的科学家自然也会有,而且只会像前明中后期那样层出不穷,不会像清朝这样寥寥无几。

而在鸦片战争后,后明又设立了综合大学、国家科学院,发展高等教育,还派出适龄儿童去欧美留学,经过几十年的培养,除了培养出很多改革人才之外,也培养了很多自己的科学家。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中国自己的科学家们也会参与进来。

就比如电灯、电话、飞机之类的发明,中国的科学家们也会进行创新或改进,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快速的进行。

同时,这些新事物的产生,也会导致一大批新汉字的产生。

比如电灯,不同于以前的灯,需要用火,电灯是用电的,没有火,再使用“火”字旁的“灯”似乎有些不合适了,就可以将其改成“电”字旁,与之类似的还有其他电器,名称的词汇和组成词汇的字都会与现在不同。

再比如飞机,是以前没有过的新发明,之前,陆地上的运输工具叫“车”,与之相关的文字都用“车”字旁(如轿、轮、辆),而水面上的运输工具叫“舟”,与之相关的文字也都用“舟”字旁(如船、挺、艘),因此,对于这类天上飞的交通工具,自然得按照象形法创造出一个新字,赋予一个新的读音,代表飞机的意义,并以这个新字为偏旁,创造出其他相关的文字。

诸如此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将会有很多。

因此,如果没有满清,中国参与到这些新事物的发明创造中来,在文字和词语上,都将会与现在大有不同。

不过,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在后文中,还是以现在通用的名词来称呼这些东西。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中国的资产阶级逐渐发展成熟,晋商、徽商等古代商帮逐渐向垄断财团发展,同时,在社会思潮的激荡下、外国势力的资助下,中国的社会矛盾也越发激烈。

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历史上,在前明的万历年间,形成了浙、齐、楚、宣、昆各党派,以及东林党,前者互相之间也有矛盾,但在东林党出现后,就联合起来一起对付东林党。

浙、齐、楚等党代表各省大地主的利益,组成反东林党联盟,有些依附于皇权,最后发展成阉党;

东林党由遭到贬斥的文人士大夫组成,以“清流”自居,其中也有代表东南手工业商人利益的,但最终却走上为商贾富户争取免税特权、将赋税压到平民头上的路。

双方之间,通过言官互相攻讦、利用京察互相排挤。

但在后明,言官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议会,因此党争会发生在议会里,而议会是根据纳税金额确定选举资格的,加上已经实行了“官绅一体纳粮”,东林党不会再想要免税,反而会让更多的自己人有选举资格、在议会争取更多席位。

不过,不论是齐楚浙党,还是东林党,在后明都不是唯一的政治派别。因为不论是大地主还是士大夫,都是旧势力

在此时的后明,有一股新势力——新兴的资产阶级,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他们也会逐渐发展起来。

在这股新势力内部,也会分成不同的政治派别,有晋商、徽商、浙商等派别,也有保守派和激进派、保皇派和民主派,或者说左派和右派。

同时,在个人交税、获得选举资格的情况下,他们也会想让自己的公司少交税,会提起各种合理避税的法案提议。

因此,后明此时的党争情况,将会比历史上的前明复杂得多。

但不论怎么党争,都不会出现历史上东林党那样想方设法罢免赋税,使得国家财政崩溃的情况了。

在面对战争之类突然要大量资金的事时,后明也可以通过发行国债、战争债券的方式来筹集资金,不需要像历史上那样加征三饷了。

在后明的党争中,英、法、俄、日等国也会插手,在暗地里搅风搅雨。

旧势力中,他们可以扶植东林党,让他们不停的攻击后明实行的政策,就是不提解决办法;在新势力中,他们也可以扶植买办阶级,并联合部分资产阶级,在议会中为他们发声。

同时,历史上从万历十四年到万历二十九年的国本之争,在西方国家的挑拨下,应该还是会发生,只是过程会和历史上有所不同,而与皇帝争的只剩东林党,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大部分都没兴趣参与。

除了在议会和政府中,在民间,欧美国家也会宣扬反对君主立宪制、提倡民主共和制的思想,并支持民变、扶持公知、庇护少数野心家,同时往西藏、云南、南洋等地渗透。

但他们这些暗地里的动作,将会被锦衣卫发现,并报告给万历皇帝。

在后明周边,欧美国家也会扶植日本,以对付中国,同时,挑动越南、浡泥等后明的藩属国脱离后明独立,甚至亲自在西藏、缅中边境制造冲突,入侵锡金、不丹等后明藩属国。

尤其是日本,作为东亚地区唯一一个不是后明藩属国的国家,在其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之后,欧美国家一定会大力扶持。

但因为日本四周都在中国藩属及华人土司的包围中,日本要发展,迟早会和中国发生冲突。

而中国的资产阶级逐渐发展成熟后,也会有向外扩张的需求,对藩属国的政策会开始改变,何况日本还不是藩属国。

因此,不需要多长时间,后明就会和日本发生战争了。

群星璀璨的万历时代

万历时代,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人才,群星璀璨。

历史上的前明是这样。

在后明,这些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在两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正处于大变革中的中国,同样会散发自己的光彩,并且影响范围不止在中国,还会将东方文明向西方传播。

首先,在文化上,历史上的万历时代诞生了很多戏曲、小说等文艺作品。

其中,汤显祖创作的剧作(如《牡丹亭》等)不但为中国人所喜爱,还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在后明,他自然能创作出更多优秀剧作,在中国和欧美各国传播。

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在历史上,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与天启年间凌濛初所编纂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

这些作品,强调人的感情和人的价值应该得到尊重,重视商业描写,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也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

而在第一次工业革命逐渐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展开的万历时代,在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的各种新思潮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情况下,类似这样的文学作品也必然会大量涌现。

其次,在科技上,历史上的万历时代也有很多成就。

赵士桢,军事发明家、火器研制专家,发明的“迅雷铳”、“掣电铳”、“火箭溜”、“鲁密铳”、“鹰扬炮”等,在当时抗倭战斗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还撰写了《神器谱》。

在后明,工业革命之后,赵士桢在学习了各种科学技术知识后,同样可以发明出这个时代的先进武器,甚至在之前的远东战争中就可以运用到战场上。

朱载堉,明太祖朱元璋八世孙,郑藩第五代世子。

历史上,朱载堉不但在文学和艺术上有巨大成就,创建的“十二平均律”被广泛应用在世界各国的键盘乐器上,在数学、计量学、天文历法的科学上也颇有建树。

虽然在后明,“十二平均律”早已经被运用了,朱载堉在前明的成就不能照搬到后明,但是他的才能是不会被埋没的。

在后明与西方交流的情况下、在19世纪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他同样可以进一步研究,成为这个时代中国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取得和历史上的成就相当的成就。

除了赵士桢和朱载堉,历史上的万历时期还有宋应星、徐光启、方以智、张履祥等科学家,他们的成就不仅在万历时期,还在后面的天启、崇祯年间。

在后明,因为科技水平比历史上的明朝高太多了,加上生产力的发展、与西方的交流、国家科学院和综合大学的建立,能够诞生的科学家自然比前明还要多,更比同时期甚至稍晚一些的清朝多。

最后,在历史上的万历时代,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名人。

比如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在历史上游历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所到之处,探幽寻秘,还撰写了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在后明,有火车、轮船和后来的汽车、摩托车的帮助,他不仅能更好的游历国内,还可以前往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其他地方,周游列国,并写成游记,在全世界出版。

再比如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杨继洲撰写《针灸大成》等。

在后明,虽然已经有类似《本草纲目》和 《针灸大成》的医学著作作为前明的遗产流传下来了,但他们依旧可以取得其他同等级别的成就。

总之,万历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在后明,能够出现的人才则更多。

而在欧洲的1837到1901年,是著名的维多利亚时代,刚好与1848到1896年的后明万历时代相重叠。

东、西方的这两个璀璨时代交相辉映,必将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上一篇: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22)中欧战争

下一篇: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24)内廷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