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时代(公元13-15世纪),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哥特式带来的影响 关于哥特式时代?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哥特式带来的影响 关于哥特式时代

哥特式带来的影响 关于哥特式时代

哥特式时代

(公元13-15世纪)

自然

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年温差小:海洋性气候区内愈靠近大洋,气候的海洋性愈强。特别是在冬季,因沿岸有暖流经过,西风从暖流海面吹来,气流温暖潮湿,因此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大陆中心和大陆东岸暖得多。最冷月均温均在0℃以上。夏季时暖流水温仍较大陆温度低,海上要比陆上凉得多,这里受西风影响最热月均温在22℃以下。由于冬暖夏凉,年温差要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小得多。全年有雨,冬雨较多:此区正当温带气旋 活动的路径上,气旋雨量丰沛,特别是冬季时温带气旋更为活跃,雨日很多,但降水强度并不大。冬季降水量在全年所占比例稍大,全年没有干季。

南欧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水温相比陆地低从而形成高压,加大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势力,冬季地中海的水温又相对较高,形成低压,吸引西风,又使西风的势力大大加强.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冬季气温5~10℃,夏季21~27℃。年降水量约350~900毫米,集中于冬季,下半年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的20~40%,最大月降水量是最小月降水量的3倍以上。

东欧中欧及其他大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南部。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内陆,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大陆性强。

北欧偏北有部分极地气候:极地气候,包括冰原气候和苔原气候两种类型。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终年严寒,地面覆盖着很厚的冰雪。苔原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带,常冬无夏,地面生长着苔藓,地衣等等植物。

人文

社会

从12世纪中期开始,欧洲进入中世纪的第二大国际性时代——哥特式时代(Gothic,法语称Gothique)。

十字军东侵以后,随着东、西方贸易的加强,欧洲在大量进口东方的丝织物及其他奢侈品的同时,手工业得以发展。

12、13世纪,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并且成立了各种行会。应社会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工种被细分化,如服饰业就被细分为裁剪、缝制、做裘皮、滚边、刺绣、做皮带扣、做首饰、染色、揉制皮革、制鞋、做手套及做发型等许多工种和独立的作坊。特别是纺织技术和染色技术的发展,使当时的衣料大为改观。

13世纪以来,法国的诺曼底、皮卡尔迪、香巴尼等地的毛织物产业发达起来,这些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进展使原来处于低文化状态的日耳曼人的生活文化水准得以提高。这一时期的服装更加豪华多彩,新兴贵族的宫廷生活产生和形成得服装潮流表现出哥特式时代独特的服装文化特征

哥特式(Gothic):所谓哥特式,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对中世纪建筑等美术样式的贬称,含有“野蛮的”意思,语源来自日耳曼的哥特族(Goth)。这是一种发祥于北法兰西、普及于整个欧洲的国际性艺术样式,包括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和文学等所有文化现象。在某些地区一直持续到16世纪末期。哥特式由罗马式发展而来,就建筑样式而言,一反罗马式建筑那种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顶,广泛采用线条轻快的尖形拱卷,造型挺秀的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立柱或簇柱,以及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造成一种向上升华、天国神秘的幻觉。垂直线和锐角的强调是其特征。反映了基督教生性时代的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物质文化风貌。

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2~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建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主要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作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等建筑形式,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也都用尖券作主题,使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有机整体。

经典哥特式建筑:

1.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当时法国一些教堂已经出现肋架拱顶和飞扶壁的雏型。一般认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区的圣丹尼教堂。这座教堂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为以后许多教堂所效法。

2.典型法国哥特式教堂构图:两边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面满布雕像。正门上面有一个大圆宙,称为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

3.法国亚眠主教堂是哥特式建筑成熟的标志,法国盛期的著名教堂还有兰斯主教堂沙特尔主教堂,它们与亚眠主教堂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亚眠主教堂:高137米,宽46米,横翼凸出甚少,东端环殿成放射形布置七个小礼拜室。中厅宽 15米,拱顶高达43米,中厅的拱间平面为长方形,每间用一个交叉拱顶,与侧厅拱顶对应。柱子不再是圆形,4根细柱附在一根圆柱上,形成束柱。细柱与上边的券肋气势相连,增强向上的动势。教堂内部遍布彩色玻璃大宙,几乎看不到墙面。教堂外部雕饰精美,富丽堂皇。)

4.法国哥特时期的世俗建筑数量很大,与哥特式教堂的结构和形式很不一样。由于连年战争,城市的防卫性很强。城堡多建于高地上,石墙厚实,碉堡林立,外形森严。但城墙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城内嘈杂拥挤,居住条件很差。多层的市民住所紧贴狭窄的街道两旁,山墙面街。二层开始出挑以扩大空间,一层通常是作坊或店铺。结构多是木框架,往往外露形成漂亮的图案,颇饶生趣。富人邸宅、市政厅、同业公会等则多用砖石建造,采用哥特式教堂的许多装饰手法

5.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于12世纪由国外传入,主要影响于北部地区。意大利没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则,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装饰风格。最著名的有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尖塔建筑米兰大教堂。(意大利教堂并不强调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没有高钟塔,而是采用屏幕式的山墙构图。屋顶较平缓,窗户不大,往往尖券和半圆券并用,飞扶壁极为少见,雕刻和装饰则有明显的罗马古典风格。)

6.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出现的比法国稍晚,流行于12~16世纪。英国教堂不象法国教堂那样矗立于拥挤的城市中心,力求高大,控制城市,而是往往位于开阔的乡村环境中,作为复杂的修道院建筑群的一部分,比较低矮,与修道院一起沿水千方向伸展。它们不象法国教堂那样重视结构技术,但装饰更自由多样。英国教堂的工期一般都很长,其间不断改建、加建,很难找到整体风格统一的。英国大量的乡村小教堂,非常朴素亲切,往往一堂一塔,使用多种精巧的木屋架,很有特色。例如:索尔兹伯里主教堂格洛斯特教堂坎特伯雷教堂韦斯敏斯特修道院中亨利七世礼拜堂

英国哥特时期的世俗建筑成就很高。在哥特式建筑流行的早期,封建主的城堡有很强的防卫性,城墙很厚,有许多塔楼和碉堡,墙内还有高高的核堡。15世纪以后,王权进一步巩固,城堡的外墙开了窗户,并更多地考虑居住的舒适性。英国居民的半木构式住宅以木柱和木横档作为构架,加有装饰图案,深色的木梁柱与白墙相间,外观活泼

7.德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科隆主教堂于1248年兴工,由建造过亚眠主教堂的法国人设计,有法国盛期的哥特式教堂的风格,歌坛和圣殿同亚眠教堂的相似。德国教堂很早就形成自己的形制和特点,它的中厅和侧厅高度相同,既无高侧窗,也无飞扶壁,完全靠侧厅外墙瘦高的窗户采光。拱顶上面再加一层整体的陡坡屋面,内部是一个多柱大厅。马尔堡的圣伊丽莎白教堂西边有两座高塔,外观比较素雅,是这种教堂的代表。德国还有一种只在教堂正面建一座很高钟塔的哥特式教堂。著名的例子是乌尔姆主教堂。15世纪以后,德国的石作技巧达到了高峰。石雕窗棂刀法纯熟,精致华美。有时两层图案不同的石刻窗花重叠在一起,玲珑剔透。建筑内部的装饰小品,也不乏精美的杰作。

德国哥特建筑时期的世俗建筑多用砖石建造。双坡屋顶很陡,内有阁楼,甚至是多层阁楼,屋面和山墙上开着一层层窗户,墙上常挑出轻巧的木窗、阳台或壁龛,外观很富特色

8.意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兰大教堂,它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之一(14世纪80年代动工,直至19世纪初才最后完成。教堂内部由四排巨柱隔开,宽达49米。中厅高约45米,而在横翼与中厅交叉处,更拨高至65米多,上面是一个八角形采光亭。中厅高出侧厅很少,侧高窗很小。内部比较幽暗,建筑的外部全由光彩夺目的白大理石筑成。高高的花窗、直立的扶壁以及 135座尖塔,都表现出向上的动势,塔顶上的雕像仿佛正要飞升。西边正面是意大利人字山墙,也装饰着很多哥特式尖券尖塔。但它的门窗已经带有文艺复兴晚期的风格)。

在这时期,意大利城市的世俗建筑成就很高,特别是在许多富有的城市共和国里,建造了许多有名的市政建筑府邸。市政厅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广场,粗石墙面,严肃厚重;多配有瘦高的钟塔,建筑构图丰富,成为广场的标志。城市里一般都建有许多高塔,总体轮廓线很美。

9.威尼斯的世俗建筑有许多杰作。圣马可广场上的总督宫被公认为中世纪世俗建筑中最美丽的作品之一。立面采用连续的哥特式尖券和火焰纹式券廊,构图别致,色彩明快。威尼斯还有很多带有哥特式柱廊的府邸,临水而立,非常优雅.

宗教(基督教)

民族(日耳曼人)

服饰

服饰面料

东西方贸易的加强,世界各地的衣料云集,除了毛织物亚麻织物,更有在东方大量进口的丝织物棉织物。特别是纺织技术染色技术的发展,使当时的衣料更加多样化。

中世纪的人们喜用毛皮,但一般都用做衣服的里子很少穿在外面。使用的毛皮主要有白貂、黑貂、松鼠、灰鼠、水貂、海狸、水獭、羔羊、大山猫、兔子、狐狸等各种动物的毛皮。其种类、使用量和适用范围共同构成中世纪的皮毛文化。特别是松鼠皮(vair),是指西伯利亚产的灰鼠的毛皮拼接起来后形成的毛皮。这种灰鼠腹部得毛纤细呈白色,背部为灰色,一般多用其腹部的毛皮。松鼠皮整体上越接近白色,所用每只灰鼠的毛皮就越小,一定面积中需要的拼接密度就越大,需要的灰鼠数量也就越多,因之价格就越高。毛皮的质量从毛色光泽纯正而纤细的冬季毛皮到夹杂有茶色毛的夏季毛皮分许多出档次毛皮的质量拼接的密度都是区分等级的指标,有的宫廷还根据身份来规定使用不同等级的毛皮,或者说用毛皮的等级来区分身份高低。这种松鼠皮流行的高峰是14世纪。(灰鼠这种小型动物的毛皮用来做衣服时需要的数量是非常惊人的,做里子用的毛皮要比做面用得织物贵得多,1只灰鼠大约15cm*6cm大小,如果做一件140cm为半径的半圆形斗篷,约需要342只灰鼠,斗篷的面料一般用佛兰德产的毛织物,根据当时法国王室的记录,这些面料的价值还不及毛皮价格的一半。1352年,法国宫廷为14岁的太子(查理五世)做了两套衣服,一共用了1696只灰鼠,因为当时不仅外面的斗篷要用毛皮,几乎所有的衣服都要用毛皮做里子。其金额等于当时一个学生一年生活费的8倍,可见其奢华程度。)

服饰色彩

中世纪的欧洲人热衷于色彩的象征作用,拼命追求服装的社会幸福好功能,其中绿色、蓝色和红色的象征有突出。

1. 绿色:凯尔特人有崇拜树木的信仰,在五月节时,人们要穿绿色的衣服,从森林里才来刚冒芽的嫩枝来装饰自己,以庆祝夏天的到来——这是中世纪末的习惯。节日的服装几乎都是用绿色毛织物做的,这种绿色的色名叫做vert12世纪末以来,比利时的根特林、伊普尔和法国的鲁昂。由于这种绿色毛织物是通过蓝色和黄色两次染色后才得到的,成本较高,所以就成了当时价格较为昂贵得织物之一。另外,在中世纪,人们认为五月是恋爱的季节,因此,五月节的绿色服装也具有青春和男女恋爱的含义,进而暗示着结婚和生育。1434年画的《阿诺菲尼夫妇肖像》,画面中阿诺菲尼的妻子穿着绿色的衣服,就暗示着两个人的婚姻关系和新生命的孕育。阿诺菲尼是居住在比利时的布鲁日得意大利商人,这对夫妇的服装可说是当时富裕的市民阶层的一个典型代表。除了五月节日服装和具有伪装机能的猎装外,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用绿色。但在童装中却常使用这种色彩,在这里绿色又象征着年幼、年青、活力和希望

2. 蓝色:蓝色毛织物常用于农民的衣服,因为其染料来自于欧洲各地种植的一种含蓝色染料的油菜科多年草——大青,在16世纪印度蓝大量进口之前,德国的图林根、法国北部的皮卡尔迪地区,法国南部的朗格多克地区都一直是大清贸易的中心。蓝色的毛织物是农民死后的财产目录中记载的布料的代表,在一些贵族的财产记录中也有这种织物,由此可见这种织物的染色质量也分许多档次,并非都是廉价的。中世纪的农民无论在体制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比较差,所以,农民们常用的这种蓝色就成了愚蠢低劣的象征。

3. 红色: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的柏树上有一种寄生虫叫“胭脂虫”,从这种寄生虫身上可得到红色染料,用这种染料染的毛织物叫做Scarlet,即猩红或深红(法语称作écarlate)13世纪以来,这种红色织物一直保持着最高价的地位。中世纪的人们特别喜欢这种毛织物,在当时染色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这是能染出鲜艳的红色的唯一染料。Scarlet这个词今天只是一个色名,但在当时是织物的名称。14世纪,法国整顿官僚机构后,其最高位的大法官的制服就用这种深红色。查理七世(1422—1461在位)和路易十一世(1461—1483在位)时代的大法官就穿这种深红色的普尔波万,以显示其地位和官职。国王驾崩时,后继的太子和大法官为表示王国永不衰败,后继有人,不穿黑色丧服,而穿深红色的衣服,这些习惯都表明红色象征着权力权威

4. 黑色:基督教的贝莱蒂派穿黑色的僧侣服,意味着清贫谦让,这种衣料的黑色不是染的,而是用黑色羊毛织成的。因为那个时代还然不出漂亮的黑色织物。在中世纪的法语中,黑色常常用来比喻丑陋的东西,因此,中世纪的人们认为黑色代表。但到中世纪末期,当人们能然出有光泽的深黑色毛织物brunette,能生产出黑色的天鹅绒时,人们对黑色的认识就改变了1350—1360年前后,意大利率先流行黑色,本来是因为国家颁布奢侈禁令强制人们穿黑色衣服,但这反而促进了漂亮的黑色丝织物的开发,黑色反倒成了最为洗练的颜色。14世纪末,这种黑色的流行波及法国,到15世纪,以勃艮第宫廷为中心,在欧洲相当广泛的地域中,无论男女都流行穿黑色。勃艮第的菲利普善良公(1419—1467在位)一般穿黑色波尔普万,头上抱着黑色的夏普伦,据说他的父亲遭暗杀后,深受刺激,从此他不脱丧服。丧服采用黑色,黑色表示悲哀痛苦的感情,中世纪末期流行黑色也可能表现了当时人们无限的忧愁感

5. 黄色:到15世纪末为止西方服装上极其罕见的色彩是黄色,在文学当中,也几乎没有任何关于黄色衣服的描写。在古文献记载中,也只有魔术师、儿童以及宫廷中身份特别低微的仆人的衣服上才偶尔可见黄色。黄色之所以很少出现是因为西方人对这个色有一种特别的藐视感。表示黄褐色的法文词fauve常用来比喻背叛、叛徒。黄色jaune常常用来形容憔悴、衰老的脸色。总之,凡是与黄色有关的色名大都含有贬义。中世纪书籍的插图中把耶稣的门徒犹大穿的衣服涂成黄色,就是因为他把耶稣出卖给犹太人,黄色在这里给人一种背叛的印象。在现实世界中有些城市规定犹太人要戴黄色帽子,或在其衣服上要有黄色标记,就是为提醒人们与其接触时要小心,这可能是出于对基督教徒中的犹太人不信任才选用黄色的。黄色给人的印象是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在形成这些印象、概念和含义的过程中好像与藏红花(saffron)这种植物有关。这种植物干燥后的花柱含黄色的色素和香气,因此,做才是常用作佐料。但自古以来,医学界认为,这种植物可引人发笑,而且因其含有使人疯狂的挥发性物质,所以长时间吸其香气会使人发疯。因此,在15世纪出版的《色彩的纹章》一书中认为:黄色是疯狂的色。(藏红花又称番红花,鸢尾科具鳞茎的多年生植物,其辛辣的金色柱头很名贵,用于食品调料和上色,也用作染料。在许多时期,藏红花贵于同重量的黄金,今天仍是世界上最贵重的香料,其香精油含量0.5%~1%,着色物质为藏花素C44H64O26·H2O。《圣经·雅歌》第4章14节中提到一些香草时包括这种带有强烈香气和苦味的藏红花;在地中海和东方佳肴,以及英国、斯堪的纳维亚和巴尔干的面包中用藏红花做调料和调味的佐料,也是法式菜浓味炖鱼的重要成分;在古希腊、古罗马,藏红花作为香料撒在会堂、宫廷、剧场和浴室;古代印度蒸馏藏红花柱头得到一种金黄色水溶性染料,在释迦摩尼去世后,其弟子以藏红花做为其法衣的正式颜色。在几种文化中,王室服装均用这种染料染色。一般认为,藏红花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小亚细亚和伊朗,有蒙古远征军将其传入中国,曾记载于《本草纲目》。)

服饰纹样

家族图案的流行:14世纪,尊崇身份和门第的风习盛行,人们把自己家族的家徽图案装饰在衣服上。西方的家辉纹章,最早出现在13世纪十字军的军装军旗上,因为当时的头盔把将士的面孔全盖住了,只留一条缝隙来观察。为了分清敌我,就在各种武器、装备上,如盾、旗帜、胴衣、外套、马披、马鞍、帐篷及其它器具上都画、刺绣或雕刻上家族的文徽。后来,这种家徽图案就成了显示自己身份和所属家族的标志。这种用于战场识别贵族特权象征的家徽,到13世纪末首先出现在法国的女装上,到14世纪,连一般市民和农民也流行使用家徽来装饰自己。家徽图案一般都在规定的盾形中表现,纹样题材以动、植物为主,鹰和狮最为常见,也有天体(日月星辰)和人物图案。在衣服上的装饰方法是自前中心和腰围线把衣服分割成上下、左右四个部分(一般多纵向分成两半)左右各用不同色地,然后从肩到脚,无论前后,通身补上或刺绣上被放大的大型纹徽图案。为了配色需要,不仅衣服左右色地不同,而且也有两只袖子与衣身的色成对比状的。已婚女子要把娘家和婆家的家徽分别装饰在衣服的左右两侧,门第高的一方在左侧。儿童一般继承父方家徽。家徽图案广泛用于当时流行的所有衣服上

服装款式

哥特式初期的服装,男女性别区分仍不明显,以宽敞的筒形为主。(与罗马式时代相似)

一、 13世纪,罗马式时代产生的那种收腰身合体意识得到发展和强调,出现了立体化的裁剪手段,使包裹人体的衣服又过去的二维空间构成向三维空间构成方向发展。(13世纪,受建筑风格的影响,衣服的裁剪方法上出现了新的突破,过去宽衣时代的衣服构成,有一种很强的平面性,其裁剪属于古典式或东方式的“直线裁剪”。虽然罗马式时代衣服也曾收腰,但那还只是从一片两侧向里挖剪,仍为摆脱古代服装构成的框框。而这时新的才见方法则是从前、后、侧三个方向去掉了胸腰之差的多余部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袖跟到下摆,在侧面加进数条毽子板一样的三角形布,这些不规则的三角形布之间,在腰身处形成了许多棱形空间,这就是我们现在衣服上的“省”,英语称Dart(投枪、梭标的意思,因捏起来的形呈棱形而得名)。这样就构成一个过去的衣片上所不曾有过的侧面。正是由于这个侧面的形成,才把依法的裁剪方法上从古代平面的二维空间构成的宽衣那里彻底分离出来,确立了近代三维空间构成的窄衣基型。也就在这时,西方的衣服和东方的衣服也在构成形式和构成观念上彻底分道扬镳。也就是说,无论从纵向(古代到近代),还是从横向(东方和西方),衣服构成上的分水岭都在这里。其中,“Dart”这种技巧的出现和利用发挥了关键作用。Dart改变了只从两侧收腰时出现的不大合体的难看的横褶,毫不勉强地把躯干部分的自然形表现出来,优美的人体(特别是女体)曲线美由此诞生。另一方面,下半身裙子的量因此四个方向加进许多三角形布而大大增加,形成许多纵向的长褶,强调了垂直线感觉与哥特式建筑那向上升腾的垂直线的特征一脉相承。)

13世纪的服装总得特点是尽可能把肌肤包藏起来,有时连脖颈、下颌也不让外露,要用颈布包起来。这是宗教教规抑制人性的表现。

1. 科特(cotte)——(男&女)外衣:随着欧洲城市的发展带来的统治阶级生活形态的变化,罗马式时代的布里奥(bliaut,丘尼克式衣服,领口、袖口和下摆都有豪华的滚边或刺绣缘饰。)逐渐被新式的外衣“科特”取代。科特仍是一种男女同形的筒形衣服女服收腰,强调曲线美,袖子与罗马是时代的布里奥不同,是宽松的多尔曼式连袖(Dolman seleeve,土耳其人穿的外衣“多尔曼”上的宽松式连袖),从肘部到袖口收紧,用一排扣子固定男子的科特原是日耳曼人穿的丘尼克,13世纪变长,一般为素色毛织物。

2. 修尔科(surcot)——(男&女)外衣:正式场合外出时,人们在科特外罩一件“修尔科”的贯头式筒形外衣。修尔科的袖子长短、宽窄变化很多,也有无袖的男子修尔科的袖子常在腋下开口,胳膊可从这口伸出来,让袖子垂挂在肩上。女子修尔科常系一条腰带,为了行走方便,或有意露出里面的科特,常把修尔科前摆提起来一些夹在腰带里。修尔科是一种装饰性的外衣,用料较华丽,法国贵族们特别喜用从意大利的威尼斯、卢卡进口的织锦缎,女服上还常用毛皮做边饰

3. 希克拉斯(cyclas)——(男&女)外衣:因使用地中海的基克拉泽斯群岛产的豪华丝织物“希克拉斯”而得名,这种衣服原是罗马的僧侣们穿的外衣,到13世纪就不再具有宗教含义。希克拉斯是无袖宽松男女同形外套造型多种多样,共同特征是前后衣片完全一样。未婚女子的希克拉斯最为华美。13世纪流行两侧一直到臀部位置都不缝合。最简单的希克拉斯,是缝合肩线和侧缝,整体呈梯形。希克拉斯分常用和礼用两种。礼用的衣长相当长,拖地,底摆边上常饰有流苏。

4. 修米兹(chemise)——(男&女上半身)内衣:内衣鲜兹(chainse,丘尼克式衣服,是白色麻织物的内衣,有窄长的紧身袖子,袖口装饰着精美的刺绣和带子,领口多以数排丈绳或金银线滚边缘饰衣长及地。)改称修米兹。

5. 布莱(braies)——(男下半身)内衣 长裤 → 短裤:布莱过去曾是日耳曼人的外衣,这个时期布莱被长长的布里奥遮挡在里面,具有内衣性质。裤腿较宽松无裆,两条腿像穿袜子一样分别穿,上口用绳子系在腰里,用料有麻、毛织物或软皮革。到14世纪中叶,布莱随肖斯的变化演化成短裤。

6. 肖斯(chausses)——(女下半身)内衣 长统袜 → 紧身长裤:原来的长统袜,到14世纪中叶,肖斯越来越长,最后变成紧身长裤,布莱随之变成短裤。女子一般不穿布莱,只穿肖斯

7. 曼特(mantel)—— 斗篷:13世纪初,斗篷仅用于仪式场合,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盛装时,人们还有在所有的衣服外披大型的曼特,形状有半圆形、3/4圆形、圆形、椭圆形等,还常带有风帽,形态比较单纯。用料为高档毛织物、丝织物或天鹅绒等,里、面颜色不同,穿曼特时前面用带子系上,行走中一面用三个手指拉着胸前的带子,一面拖着长长的斗篷慢慢步行,里子的颜色时隐时现,其高傲的气质、神秘的色彩可想而知。

中世纪的贵族有披斗篷——“曼特”的习惯,这种斗篷往往用毛皮制作,这不仅是为了御寒,因为高价的毛皮是身份的象征,如黑貂皮、白貂皮的斗篷都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物。贵族们不仅在室外披斗篷,在室内宴席上也要披斗篷。即使气候温暖,里面的衣服可以省略,而外面的斗篷则是不可缺少的。

披斗篷也有许多礼节:如欢迎外来的旅行骑士时,那些来照顾客人的骑士是不能被斗篷的,这表示对客人的敬意;在受到挑战而决议应战时,骑士们也脱掉斗篷以表示要与对方一见高低,其实这也是为了行动方便。但作为礼节,这种脱掉斗篷的动作成了显示决心和信心、鼓舞士气、威慑对方的行为。另外,肩负紧急使命赶来的使者也常常把斗篷脱掉,以表示十万火急。

二、 14世纪朝着大胆地裸露肉体方向发展。领口开得很大,袒露着肩和胸。这在过去是宗教教规绝对禁止的。这种倾向一方面由于13世纪出现的新式裁剪法使人们用自己的体型来表现服装的美成为肯能,另一方面,也显示着时代风尚向豪奢方面发展的趋势,宗教色彩逐渐从服装上退位人性复归的潮流已见端倪。

14世纪中叶,更出现了男、女衣服造型上的分化,与男服短上衣和紧身裤组合这种上重下轻的、富有机能性的造型相对,女服上半身紧身合体,下半身的裙子宽大、拖裾,上轻下重,更富装饰性。(从此之后一直到20世纪,男女服分别在各自的定性中应时代潮流进行反复变化,演绎出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样式,这些变化,与古代的宽衣文化性质完全不同,而是日耳曼窄衣文化的发展。)

1. 科塔尔迪(cote hardi)—— (男&女)外衣:人性复归的趋势的倾向突出的表现在14世纪出现的外衣“科塔尔迪”( cote hardi,法语cotardie,意为“新奇的衣服”)上。科塔尔迪起源于意大利,14世纪越过阿尔卑斯山,流行于西欧特点是从腰到臀即整个胴体非常合体,在前中央或腋下(女服也有在后背)用扣子固定或用绳系合。形成显露体形曲线的优美外形轮廓,领口大的袒露双肩;臀围往下的裙子上插入很多三角形布,加大了裙子的量,裙长拖地,行走时一定要用手提着长裙;袖子为紧身半袖,袖肘处垂饰着一条很长的别色布,布宽约3英寸(7.62cm),最长可达5英尺(152.4cm),这种垂饰叫做“蒂佩特”(tippet),用料有丝绸、织锦、呢绒、麻和毛皮等,白色为多,也有左右两色。平常为了不使蒂佩特起皱,还用特制的板夹起来保存。另外,在臀围线附近装饰着一条缀有金属板和宝石的腰带,这里是合体的上半身和宽敞的下半身的分界线。男子的科塔尔迪是一种紧身合体的丘尼克型衣服,衣长在臀围线上下,一般为前开型,在前襟用扣子或绳子系合,袖口开得很大,最大可以及地。骑士们常穿在护胸外面或铠甲里面。

2. 萨科特(surcote)—— (女)外衣:14世纪的女服中,萨科特(surcote)是罩在科塔尔迪外面的无袖长袍,是修尔科的发展,因此,法语也称修尔科·拓贝尔(surcotouvert),即有开口的修尔科。很像13世纪的希克拉斯。但无论造型还是色彩、花纹,都比希克拉斯更讲究、更精美。其特点是袖窿开得很深,而且前片比后片向里挖更多。从这个大洞里可以看到里面的科塔尔迪和那条装饰在臀围线附近的华美腰带,身体的运动在萨科特的里子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突出。因此,英语把这种衣服俗称塞得莱斯·嘎翁(sideless gown),意为没有腋下部分的长袍。萨科特的面料常用鲜明的单色,里子用色、用料都与面料不同。因此,设计和着装时,不仅要考虑表、里的色彩搭配问题,还要考虑科塔尔迪与萨科特的色彩调和关系。萨科特胸前装饰一排扣子,这扣子常用金属或宝石制成,着装时,这排扣子与里面料科塔尔迪装饰腰带上的宝石装饰,与穿在科塔尔迪里面的萨科特那紧袖口上的扣子相呼应,格外光彩夺目。所以,人们认为萨科特是这一时期追求服装综合美的典范。

3. 普尔波万(pourpoint)—— (男)外衣:普尔波万(pourpoint)这个名称来自法国古语pourpoindre,原意指“布纳起来的、绗缝的衣服”(在英国称基庞“gipon”,15世纪改称达布里特“doublet”)。本来是穿在士兵锁子甲里面或外面,为防止肉体损伤而用数层布纳在一起的结实的上衣,最初衣长及膝。到14世纪中叶衣长变短到腰或臀,在一般男子中普及,很紧身前面用口子固定,胸部用羊毛或麻屑填充,使之臌起来。腰部收细,袖子为紧身长袖从肘到袖口用一排扣子固定。一般无领,后来出现立领。绗缝是普尔波万的一大特点,两层布中夹上填充物,用倒针法绗缝,像中国的棉衣。绗缝的线迹本身既是一种装饰,左右对称。前开,以扣子固定是普尔波万的有一大特点,据说这种形式是从亚洲的衣服上引进的,很富机能性。从此后,这种形式被固定在西欧人的着装中,扣子也正式进入欧洲历史。当时人们不仅把扣子作为固定衣服的道具,还把它作为装饰,因此,贵族们的扣子一般用贵重金属或宝石来制作,使用的数量也远远超过实际所需,前门襟多达38个,袖口处多达20个。扣眼的锁法与现代相同。普尔波万的用料也很豪华,有天鹅绒、织锦、丝绸和高档的毛织物等。自14世纪中叶起,一直到17世纪中叶的路易十四时代,普尔波万作为男子的主要上衣延续了整整三个世纪之久

4. 肖斯(chausses)——(男)紧身长裤:与波尔普万组合穿用的下半身衣服肖斯(chausses),英语称霍兹(Hose),在中世纪初期是男女皆用的袜子,这是随着男子上衣的缩短向上,肖斯伸长到腰部,依然左右分开无裆,各自用绳子与普尔波万的下摆或内衣的下摆连接。从着装外形上看,很像紧身裤(实际上是长统袜)。到14世纪中叶,肖斯在脚部的形状有的保持了袜子状,把脚包起来,脚底部还有皮革底;有的已进化为裤子状,长及脚踝或脚踵。其用料有丝绸、薄毛织物、细棉布等,常常左右不同色。由于哥特式文化的影响,这时普尔波万、左右不同色的肖斯的配色和装饰在衣服上的家徽图案的配色都像哥特式建筑上的彩色玻璃画一样华丽多彩。

5. 布莱(braies)——(男)短裤:14世纪中叶,过去男子的裤子布莱随着肖斯的伸长变成短内裤,穿在肖斯里面。

三、 进入15世纪后,衣服种类尤为丰富。在延续上个世纪的服装的情况下,并发展更多不同层次的服装到贵族阶层来,如14世纪农民穿的科尔塞。

1. 科尔塞(corset)—— 外衣:14世纪农民穿的科尔塞(corset,法国男女农民穿的一种科特,在胸前用绳子系合)这是被大富豪和贵夫人们采用。

2. 吾普朗多(Houppelonde)—— 室内衣→外衣:14世纪末到15世纪中叶,吾普朗多(Houppelonde)在统治阶级和大商人中流行,是哥特式后期服装样式的代表。最初(1359年左右)这种衣服是作为对当时变短的男服的一种弥补而出现的室内衣,不久被女子采用,并逐渐发展为室外穿的盛装。造型特点是肩部较为合体,从肩部起向下的衣身非常宽松肥大男服衣长及膝,套头穿或前开,系腰带,下边与肖斯组合;女服衣长及地,套头穿,高腰身,裙子部分非常肥大。初期的吾普朗多有很多高的立领,把脖子遮住,极端者可以挡住耳朵。后来出现了无领和翻领。袖子很大,袖口呈扇形,很像我国的宽衣博袖或日本的和服袖子,女服袖口长垂至地面,后来随着上半身变窄,袖子也变成窄袖。各种锯齿形边饰装饰于袖口和下摆,因这种边饰形似花瓣或树叶,故被称为“dagging”(意为花形、树叶形)。用料有花锻、天鹅绒、织锦以及方格毛花呢等,贵族们还喜用黑缎子上有金线或鲜艳的丝线刺绣的面料,有的还用毛皮做边饰或做里子。配色上常常左右不同色或从左肩到右下摆斜着分成两色。到15世纪后半叶,吾普朗多一词被嘎翁(Gown)和罗布(Robe)等词取代

从整体造型上看,女子的吾普朗多是一个高腰等边三角形,很稳定、这种上轻下重的造型感觉一直持续到后世。但男子的吾普朗多可说是历史上最后一件筒形衣服,像临死前的回光返照,男子的吾普朗多上堆砌着各种装饰技巧,闪烁着耀眼的光辉。然而,无论男女,无普朗多的最大特征是不显露形体只注重衣服外表装饰,这就与同时期的科塔尔迪和普尔波万形成前列的对比,即一方是对肉体的肯定,一方是对肉体的否定,反映出中世纪西欧人在神权统治下,在禁欲主义支配下被扭曲的矛盾心态

四、 内衣:中世纪,光天化日之下只穿内衣具有特别的意义,即女人只穿衬裙男人只穿衬衫和内裤等,是犯罪和俘虏的象征,同时也是要去向人谢罪的装束。前者是通过剥夺穿外衣的权利来表示被排除于社会生活之外。比如在中世纪,对于犯了通奸罪的女人或未婚的母亲有一种制裁方式,就是剪下其外衣的下半身,这是把其从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排除的意思。谢罪的骑士之所以只穿内衣是因为放弃了象征身份的外衣,就等于放弃社会性的权威,同样,放弃甲胄就等于放弃武力,谋反的骑士谢罪时,这样的穿戴还表示希望重新修复主从关系,接受君主统治的意愿。衣服的社会功能从这里可见一斑

五、 手套:在拉丁语中“手”(manus)可以作为权力权威来比喻,因为手可以拿剑和枪等武器,因此,首先可以联想到战斗、军队、功勋等含义,进而延伸到战争胜利带来的权力和权威。法语中的“手”(main)是从拉丁语派生出来的,具有同样的含义。西方有一个谚语:“带着天鹅绒手套的铁手”即忙一看很柔软,但具有实实在在的权威和力量——外柔内刚,在这里,手本省的含义向包装手的服饰品“手套”转移手套在中世纪具有力量和权力的象征作用,比如领主向下属分封土地时,以赠手套为证,由于没有契约文书,这手套就成了一种权利移交的象征和保证。在《罗兰之歌》中加奴伦被推荐为赴伊斯兰的使者,出发时,查理大帝向他赠手套和手杖,这是一种权力的移交和使命的委托。服饰作为社会语言,在还没有广泛依靠文书的年代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形象

1. 发型:哥特时代的女子发型变化很多,最具特色的是艾斯科菲恩(Escoffion)。艾斯科菲恩是在头上横向张开的两个发结上罩个网,在这个网外面套上金属丝折成的骨架,再在这个骨架上披纱。艾斯科菲恩的造型种类很多,主要有“U”字形和蝴蝶形。

2. 头饰:女子:汉宁(hennin)是一种圆锥形的高帽子,可说是哥特式尖塔的直接反映。首先用浆糊把布粘成圆锥状高筒,然后在这高筒上裱一层华美的面料,如花锻、织锦、平绒等。帽口装饰有天鹅绒,披下来到肩部,帽尖装饰着很长得贝尔(面纱)——里里佩普(liripipe)。最长可垂直地面。帽子的高度以身份高低来定,据说最高可达1米以上。一般都把头发全部盖住,盖不住的除额头留有少量卷发外,其余全都剃掉。 男子:与尖头鞋波兰那流行的同时,男子时兴戴一种叫夏普伦(chaperon)的帽子,帽尖也呈细而长的管状,可以披在肩上或垂于脑后,也可缠在头上,最长可达地面。这种样式来自于当时的学者和宗教家的风帽——里里佩佩吾姆(liripipium)。由此把这种又尖又长的帽尖和同时代女帽上常常垂下的装饰布也称作里里佩普(liripipe)。

3. 鞋子:与哥特式建筑得尖塔造型相呼应的是这时出现的尖头鞋波兰那(poulaine)。波兰那是男子的鞋流行于14至15世纪。据说这种尖头鞋始于当时波兰首都克拉科夫城,因此,法国人称波兰那,英国人称克拉科夫(crakows)。早在13世纪,鞋头就变尖,那是称作piguce,到1350年代,鞋尖向长发展,14世纪末达到高峰,最长可达1米左右,而且鞋尖的长短依身份的高低来定,王族可长到脚长2.5倍,高级贵族可长到脚长的2倍,骑士则为1.5倍,有钱的商人为1倍,庶民只能长到脚长的一半。鞋很窄,紧紧裹着脚。材料为柔软的皮革,鞋尖部分用鲸须和其他填充物支撑。因过长,妨碍行走,所以,当时流行把鞋尖向上弯曲,用金属链把鞋尖栓回到膝下或脚踝处。1365年,查理五世曾颁布禁令,但仍未能阻挡这种时髦,一直持续到路易十一世时期

4. 其他:14、15世纪,法国男女盛行在脖子或皮带上挂各种奇形怪状的小银铃,所佩戴的链带又大又重女子的金、银、宝石项链手镯戒指也很令人注目。14世纪,女子时兴戴无指手套,法国几个小镇专门制作这种手套,其中以紫罗兰香水手套最为时髦。15世纪男子时兴用手杖扇子自12世纪从东方传来后,这是已成为妇女必备服饰品,贵妇人们的扇子都有象牙柄或金柄,饰有鸵鸟、鹦鹉和孔雀毛,还镶有宝石。14世纪,威尼斯首次把制镜变成专门行业,从那时起,一直到能生产大镜子的17世纪为止,时髦的男女都把小镜子装在小绸袋里随身携带。

人类用宝石来装饰自己的历史十分悠久,因为人们相信宝石有一种护符作用。公元12—16世纪,在欧洲有一本专讲宝石的效能的著作《矿物志》流传十分广泛。书中对每种宝石从其产地到物理特性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可谓当时的科学普及读物。但这种科普读物中,一多半是对于宝石所具有的护符功能的说明。比如,书中认为:红宝石可导致战争胜利,巩固王权,保证宫廷平安,丰裕,保证人的健康;钻石可带来财富,可防毒,可治疗女性不育,可使人在夜间不会感到恐惧,因其质硬,固可令人骨骼坚强;祖母绿可使人善于言辞——雄辩,可抑制人的好色,可保护视力;蓝宝石有止血的效果,对心悸也有疗效,可避免愚蠢的行为,可给人预知未来的能力;珍珠对心脏有好处,可使体液干净;黄玉可以镇怒,可缓解痛苦,可防猝死;磁石可培养男女或夫妻之间的爱,因为异性相吸是磁石的性质。总之,宝石具有去除人类生活中各种灾害的效能。从这种读物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把烦恼和希望、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希冀寄托于宝石的功效上。

扩展

哥特式文学流派

18世纪末,哥特式小说家(因为具有共同的基调文体被归类于“哥特小说”)不断涌现,哥特文学不仅是对人类自身黑色阴暗面的展示,也是对当时社会正统思维模式的一种挑战,是一种恐怖,神秘色彩的混合体。到了20世纪的70年代朋克作为一种亚文化侵入了主流文化的领域。原始的朋克来自于暴力和强大的颠覆。而原名为“华沙”(Warsaw)的“快乐分裂”(Joy Division)的出现,无疑将这场充满了破坏欲望和无政府主义的朋克运动带进了后朋克(Post-Punk)时代。

哥特小说中比较典型的角色是吸血鬼,例如布来恩·斯托克的《德古拉伯爵》(Dracula),还有埃德加·艾伦(Edgar Allan)诗集中的描写。斯托克笔下对吸血鬼化身的描述同以往比较走入了对立的角度。当代作家安妮·莱斯(Anne Rice)的《夜访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和布莱特(Poppy Z. Brite)的《勾魂时分》(Lost Souls)等作品也是斯托克式的延续。

还有华尔普(Walpole)的《奥特朗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安·拉得克里夫(Ann Radcliff)的《奥多芙的神秘》(The Mysteries of Udolpho)、路易斯(Lewis)的《僧侣》(The Monk),和玛丽·雪莱(Mary Shelley)的《科学怪人》(Frankenstein)。这些作品戮力于处理残酷的激情超自然的恐怖主题,而小说的背景通常建构于荒凉的古堡或者幽深的修道院,主角(通常是稚嫩的少男少女)身陷于无以摆脱的魔性爱欲,和(通常是阳性的)施虐者展开一段以死亡为终结的际遇……在这些小说中包含的情欲/性别(sexual/gender)的关系,古怪地纠缠于神圣与魔鬼的角力;极度的情色高潮来自于破灭(也就是仪式的“完成”)的那一刻。象征父权的宗教系统与企图超越的的黑暗(阴性)力量,在某种不可明说的层面,其实隐讳而酷异地分享著“爱欲交配死亡”的快感模式。在当代的恐怖小说阵营中,像安妮·莱斯(Anne Rice)的作品《吸血鬼纪事》(The Vampire Chronicles)就流露出男同性恋情欲与父性机制的复杂互动。

哥特式音乐流派&乐队

哥特式早期音乐往往冰冷刺骨,既带有精细的美感,但又同时在音域层面上大量使用偏离旋律线的不协调音,对于一切传统音乐极端的蔑视。在歌词与表演概念层面,展现着生命与爱欲的荒凉。从对现实状态的厌弃,进而追求心灵深渊奇诡乐趣。早期的哥特式音乐代表有如苏可西与女妖(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包豪斯(Bauhaus)等等。

苏可西与女妖(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主唱苏可西(Siouxsie)

包豪斯(Bauhaus),主唱彼特·墨非(Peter Murphy)

1981年成立,仁慈姐妹(The Sisters of Mercy),主唱爱特利奇(Andrew Eldritch)

早期的后朋克对于生命的诠释往往饱含着沮丧绝望。例如快乐分裂(Joy Division)的主音歌手伊恩·柯蒂斯(Ian Curtis)于80年的自缢身亡。那些耗损生命而成的音符,成就了快乐分裂(JoyDivision)的不朽经典,见证着整个低调文化。他那套灰暗而孤离的人生观,隐藏着阴郁的遗传因子,将整个后朋克文化尽染成深灰与暗黑。八十年代,在迂落的音乐里构筑了一个悲观的年代,至少在英伦及欧陆地下文化的层面上来说如此。在当时的独立音乐圈里,趁势涌出一大批黑暗病态、风格邪异的乐队,他们的音乐源自于无尽的压抑,以及对生命的诅咒。如教会(The Mission),所有的夏娃(All about Eve)列伏林之地(Fields of the Nephilem)祭仪(The Cult)等等。这些被视为绝望、邪气、颓废的乐队/乐手,从朋克那种过激的破坏意识,反方向潜逃往一个内敛而黑暗的世界——这就是那个占据了摇滚乐大半个八十年代的低调音乐时空。哥特摇滚在英国地下音乐圈的形态与演进,正犹如一派邪教降临大地时伸出巨魔的手掌。它通过难以想象、天马行空的邪异素材来悦纳听众,这就不仅包括了在音乐领域圣灵齐放的空前创造力,也包括了在视觉造型上,所给予人们的前所未有的刺激视觉体验。中性化的身份造型,浓妆艳抹的打扮,这些并非新浪漫一族的专利。哥特仿佛是新浪漫的个性相反的孪生兄弟,是华美艳丽背后黑暗病态的一面。现在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哥特音乐的改良风格和其他相关乐派。产生于比利时的EBM(Electronic Body Music)是一种电子化阴冷黑色的音乐。受德国Krautrock运动中Kraftwerk之类电子乐队的影响下产生的。

  EBM创始乐队之一Front242以低限化的节拍,抑郁的声音和军国主义突击队的装束被大家认识。The Klinik,Insekt,Dive,Click Click,A Split Second还有后来的Suicide Commando都是EBM的一些重要乐队。Dive和Klinik利用声纳噪音营造出一种冰冷的外太空气氛。Suicide Commando则融入了更多的舞曲化成分。类似的乐风在美国和加拿大被称为Industrial,象Front Line Assembly,Skinny Puppy等乐队。他们制造出的合成音乐和多层次的声音非常适合带上耳机去欣赏。Front Line Assembly的经典专辑Classical bumsare Caustic Grip(1990)和Tactical Neural Implant(1992),值得每个喜欢EMB的人去收藏。

英国不是唯一出产黑色音乐的地方,来自美国The Swans 早期涉足与先锋乐派(avant-garde)领域,创作出了几张伟大的专辑象like Children of God, White Light from The Mouth of Infinity 还有 The Burning World.另一支传奇性的乐队Christian Death也许是被许多人认为是美国最著名的哥特乐队了,他们不断的做出一些有争议的专辑,最值得推荐的是Only Theatre of Pain 和 Catastrophe Ballet这两张.此外象Faith & the Muse,London after Midnight也是来自美国的优秀哥特组合

哥特式电影流派

1921年,一位名叫克里斯滕森的瑞典人就拍出了一部名为《历代的巫术》的影片。克里斯滕森采用了纪录片的形式,为我们在银幕上复现了一些有关“巫术”的影像资料。这是哥特文化第一次融入到电影艺术的表达领域里,异教、死亡、巫术等阴暗面元素第一次成为了电影的表现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哥特电影。由于影片的主题过于超前,《历代的巫术》遭禁映达数十年之久,到二战以后才被解禁。值得玩味的是,历史上的哥特民族可能也正是来自于瑞典所在的斯堪地纳维亚地区,相隔千年之后,也正是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人类第一部哥特电影

1922年德国导演茂瑙拍摄了电影《吸血鬼诺斯费拉杜》,自此,吸血鬼正式出现在了大银幕上。美国制作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哥特电影《吸血狂魔》,上映后同样是好评如潮,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尤其是它的主演贝拉·卢戈西,他所刻画的吸血鬼形象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致于在他死后多年,还有人坚信他本人就是一个真正的吸血鬼。

1922年 《泥人哥连》表现主义电影

二战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复苏,电影产业也逐渐回暖,而哥特电影也再一次被纳入到了电影创作的轨道上。1958年,在德库拉小说诞生的地方——英国,这位大名鼎鼎的吸血鬼伯爵又一次出现在了大银幕上,这便是特雷西·菲舍尔所拍摄的影片《德古拉的噩梦》。该片塑造了一个崭新的吸血鬼形象,从这部影片开始,吸血鬼开始拥有又长又尖的獠牙,只要一张开嘴就会露出来。而主演克里斯托弗·李出色的表演更是出神入化:他五十来岁、高大英俊、两鬓花白、举止威严,神情兼具贵族的优雅和兽性,成为后来者模仿的样板。可以说,《德库拉的噩梦》奠定了至今为止哥特电影中吸血鬼形象的标准模式。

1959年法国导演乔治斯·弗郎吉所拍摄的《无颜之眼》成为第一部没有吸血鬼形象的经典哥特电影。这部采用了黑白影像的电影,摄影术运用精湛、画面效果精致、情节离奇恐怖,让人过目难忘。特别是影片的诗意氛围,赋予了哥特电影另一种全新的气质,极大的丰富了哥特电影的表现手法。

在整个80年代,值得一提的哥特电影得算1983年好莱坞出品的《欲望》。这部由托尼·斯科特导演、凯瑟琳·德纳芙和苏珊·萨兰登主演的影片同样以吸血鬼为题材,但在这部影片中,吸血鬼角色不再是男性的专利,而是把女性吸血鬼作为了主角。在此后的影片中所出现的女性吸血鬼角色,大多离不开《欲望》中所塑造的那个模式。

直到20世纪90年代,哥特电影才真正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哥特电影不仅在欧美,更在全世界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高潮。1990年,一个名叫蒂姆·波顿的导演找到了一个名叫约翰尼·德普的演员,联袂为我们贡献了一部名为《剪刀手爱德华》的影片——自此,哥特电影复兴的大幕在好莱坞被彻底掀开了。这部影片没有吸血鬼,没有巫术,也没有宗教背景,但同样编织出了一个黑色的、讲述孤独、死亡和痛苦的精彩的哥特画卷……

1992年 《惊情四百年》 科波拉导演

1994年 《夜访吸血鬼》 尼尔·乔丹导演

1994年 《乌鸦》 ——“哥特教科书”

1994年《人狼生死恋》也是在这一年首登大银幕。本片是关于哥特题材中另一个经典形象——“人狼”的抗鼎之作。在影响力和艺术成就两方面,《人狼生死恋》都超越了以往所有同类题材的影片,可以说,是《人狼生死恋》的成功使人狼的形象真正成为人类电影艺术长廊中的一个典型形象。

1993年 《圣诞夜惊魂》蒂姆·波顿指导木偶动画片

1994年 《魔诫坟场》 意大利式幽默

1999年 《断头谷》 蒂姆·波顿导演,约翰尼·德普主演

1999年 《十三勇士》

2000年 《第九道门》

进入21世纪哥特电影已在全世界遍地开花

2001年 《狼族盟约》

2003年 《盖娜》世界上第一部有广泛影响力的哥特3D动画长片

时至今日,史诗性的哥特电影浪潮已经过去,但哥特电影的题材越来越广泛,同时,哥特电影也开始向传统的类型片靠拢,逐渐融合了其它传统类型片的特点,使得观众们接受起来更加容易。2003年美国影片《吸血鬼女王》就是个中代表。这是一部以经典吸血鬼题材为主题的电影,但在这部影片中,融合进了街头文化、黑人文化的特色,吸血鬼也摆脱了以往白人男性贵族的身份设置,而是以黑人女性的面貌示人。全片节奏明快,音乐强劲,可以说,这是一个黑人街头版的吸血鬼故事。

2003年 《黑夜传说》

2004年 《范·海辛》

2005年 《僵尸新娘》蒂姆·波顿指导木偶动画片

2007年 《理发师陶德》蒂姆·波顿导演,约翰尼·德普和海伦娜·伯翰·卡特主演

哥特式字体

一类印刷或手写字体,非常华丽,即“OLD ENGLISH TEXT”。哥特和洛可可都是装饰性很强的字体,比较重视线条,花纹的变化也采用了植物做装饰。可以了解一下18至19世纪时期的英国美术运动。多注意字体线条的粗细,以及注意边角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