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时代并购新征程(资本魔方玩转智造新局)(1)

■雪莱特的工作人员向参观者讲解最新产品——无人机。(资料图片)

升级密码之资本运作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南海区正经历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的诸多改变,要实现经济调速不减势,就必须寻找让经济长久强劲发展的“撒手锏”。而资本市场作为优化市场要素配置的市场化平台,无疑成为了连接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最佳纽带。

尽管2015年度整个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但对于资本市场中的“南海板块”来说,却不显寂寞。南海区的上市公司并购、投资、重组、创新,蕴含重大的发展机遇,成为机构与资本追逐的宠儿。

个案深读

2015年,虽然资本市场跌宕起伏,但南海板块的个股行情却精彩纷呈,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国内HID汽车灯生产的首创者,雪莱特是HID汽车氙气灯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其生产的镇流器与汽车灯的质量均己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近年来,在立足本业的同时,雪莱特通过并购等系列资本运作,不仅让产品应用范围涵盖室内和室外,使主营业务得补充和延伸,而且通过资源整合配置,成功进入机械装备制造业、无人机和互联网行业,实现跨领域的发展。

》强强联合

外延式并购实现资源整合

通过资本切入,雪莱特对自有产业进行资源整合,延伸触角。早在2014年九月,雪莱特就开始启动外延式并购,先后通过并购福建富顺光电、增资深圳益科光电等方式,扩充在LED产业领域的版图。

此前,雪莱特以室内照明为主,主要走流通渠道。但近年来,随着传统照明企业转型LED照明的越来越多,这块市场的竞争日趋残酷。而富顺光电在LED道路照明及显示屏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产品可分为LED照明、LED显示系统和柜台服务产品三大类,其中,LED路灯、隧道灯、工矿灯等户外工程照明为优势产品。雪莱特和富顺光电在产品优势、客户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通过强强联合,最终提升双方在LED应用产品领域的整体竞争实力。

同时,雪莱特的汽车氙气大灯早已处于行业内领先地位。益科光电是一家专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汽车LED照明产品的公司。增资益科光电,使雪莱特在全国范围内可快速推广和销售汽车LED照明产品,实现公司“汽车氙气灯与LED汽车照明”两条产品线经营,以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抢占更大市场份额。

科技新时代并购新征程(资本魔方玩转智造新局)(2)

■雪莱特企业内的生产场景。(资料图片)

雪莱特:外延式并购实现转型升级

“在光电领域的并购是对我们主营业务的一个补充和延伸,所以我们现在的产品应用范围已涵盖了室内和室外,可提供各种配套的照明解决方案。”在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柴国生看来,系列外延式并购举动,可以为雪莱特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5年前三季度,雪莱特营收同比增长6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8%。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2.1亿元,同比增长95%,归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91%。

》紧跟国家战略

通过收购进入机械装备制造业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实现产业升级和行业转型的主要手段,而无论是产业升级还是行业转型,都无疑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15年12月11日午间,雪莱特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富顺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以现金方式购买漳州宇杰智能包装设备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作价450万元。

资料显示,宇杰智能注册资本300万元,主要经营包装机械设备、化肥包装设备的生产、研发。截至2015年11月30日,宇杰智能总资产2302万元,净资产433万元;2015年1到11月,宇杰智能实现营业收入2366万元,净利润128万元。

公司表示,宇杰智能专业从事包装机械设备、包装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智能制造作为战略新兴产业,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公司紧跟国家战略和产业机遇,积极布局“智能制造”产业。子公司富顺光电本次收购宇杰智能100%股权,有助于公司加快发展,提升经营业绩,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跨界并购

无人机和互联网是下一个亮点

傲骄世界的工业4.0、智能制造,无疑是制造业眼下最为追捧的领域。在资本领域有着先机优势的上市企业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纷纷玩起跨界发展。

“进入新的行业、新的领域,也不是意味着全部要从头来做,巧借资本市场的力量就可以省去很多精力和时间,快速进入并抢占新的市场。”柴国生表示,雪莱特已经不是停留在传统和LED照明应用业务,而是正在加速转型和升级。

作为工业4.0规划的一部分,无人机行业也借助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在“中国智造”战略的推动下沐浴着政策春风。

看准契机,雪莱特于2015年5月以1500万元对无人机企业深圳曼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占其51%股权。曼塔智能集聚了众多专业人才与技术团队,致力于消费级无人机系统、航拍勘测无人机系统和行业应用无人机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攻美国、欧洲与中国市场。

公司产品2015年6月份已开始批量生产,8月5日以2999元价格在京东首发,当月国内销量超过700台。同时,曼塔在国外的仓库已经建设完毕,海外代销商试飞业已完成。此外,曼塔的无人机首次入驻重庆警队,进入战训操作序列。

“我们近期将去美国参加世界顶尖的CES消费电子展,在展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展出无人机的新产品。”柴国生告诉记者,产业链的延伸及跨界并购,将成为上市公司资源整合,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

未来几年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市场营收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而雪莱特也早在2014年就入股广州一呼百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综合排名前三的B2B电子商务平台,一呼百应专注于中小企业原材料采购交易,并基于平台交易流水大数据提供原材料采购商城与供应链金融服务。

“目前我们在产业整合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对于外部优势项目的寻找和筛选,有自己的专业团队、系统方法和评价机制。接下来将两手抓,一是抓好现有产业的升级换代;二是利用资本平台的力量来进行资源整合、进入新兴领域,使雪莱特可以快速发展为综合型的资产管理平台。”柴国生表示,通过这些资本运作,雪莱特将不断增强对资源整合的能力,使传统制造业能够在新技术、新市场的推动下,实现快速发展。

科技新时代并购新征程(资本魔方玩转智造新局)(3)

■文灿压铸的加工车间。(资料图片)

产业群像

借道资本市场让“梦想”变成现实

拥有灵活市场决策机制的民营企业,在行业整体低迷的环境下,转型仍是企业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而通过近年来南海区多家企业的表现来看,大部分民营企业都选择通过各种资本化手段实现原有产业的转型升级,甚至跨界切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提升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与雪莱特同处于狮山的广东东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也通过参股形式,累计支付1084万欧元,获得意大利弗兰度集团40%股份,并共同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通过与弗兰度集团的深度合作,东方精工将加快技术引进与落地,逐步搭建完成智能仓储物流的整体解决方案。

以女鞋起家的星期六鞋业则在2015年9月28日正式成立全资子公司,开始致力于大数据分析平台的研发,并计划在未来为时尚消费品行业客户提供大数据领域的综合服务。同时,还计划通过合作设立时尚产业并购基金,重点投资新兴时尚行业。

除了主板的IPO企业以外,新三板及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南海企业的身影也越来越活跃。其中,文灿压铸在2015年5月成功登陆新三板后,短短两个月内就募集了3亿元资金,未来计划在德国或北美设立工厂。

资本市场“四两拨千斤”的神奇魅力,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尝到“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的“甜头”。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感召下,大批的南海企业开始尝试运用资本手段将“梦想”变成现实。截至2015年12月底,南海区2015年新增了1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使全区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22家;IPO企业达14家;上市后备企业达到95家。

政府行动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金科产融合

经过多年发展,资本市场“南海板块”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与南海多维度服务企业的做法是分不开的。

“资本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我们坚持‘围墙内的事企业做,围墙外的事政府做’的原则,调动一切资源,为企业排忧解难。”南海区委常委李志伦表示,强劲的上市动力,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引导、推动。此前南海区已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关于促进优质企业上市和发展扶持办法》等政策。

“以后企业家如果不懂金融、不懂资本市场的话,企业生存都会成问题。下一步我们还要推动在各镇街也设立上市部门,由专人负责辖区内的上市工作,并促进各镇街出台相关的企业上市扶持政策。”南海区金融办(上市办)副主任全洪表示,近年来,针对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上市办都积极协调各个相关部门,争取“特事特办”,同时由南海上市办牵头的岭南投融资对接会(下简称“岭投会”)仅在2015年内就已举办10期活动,通过商座谈会、企业路演、董秘俱乐部培训等方式,促进金融机构、企业、政府的交流。

2015年年初南海区委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南海将致力打造创新创业者乐园。对此,全洪表示,南海上市办正在努力打造中小企业上市孵化基地。

“实际上就是利用各种金融的集聚形成良性的创新创业环境、畅通的资本市场道路,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团队、服务机构落户。”全洪认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构建南海资本市场梯队,使企业从股改到IPO的过程中,都能接受到各种贴心服务以及政府的扶持奖励,不断增值上升。

“南海打造这个基地是有平台支撑的,目前全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已逐渐成形。”全洪介绍称,目前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已经吸引了252家企业进驻,投资及募集资金总额约525亿元,除了有毕马威等金融中介服务项目以外,还发展起了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佛山众创金融街等金融创新平台,同时国家级的佛山高新区也为打造广东中小企业上市孵化基地储备了庞大的企业资源。

文/珠江时报记者 李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