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全面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

汽车排放标准,这一早已不再是“新鲜事”的话题,再一次走入人们的视野。

值得关注的是,《“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中提及的“研究制定下一阶段轻型车、重型车排放标准和油品质量标准”,引发物流、货运等相关行业的热议。这是否意味着,国七排放真的不远了?

国五车国六排放的标准(国六排放标准全面实施)(1)

国五车国六排放的标准(国六排放标准全面实施)(2)

汽车排放标准“跑步前进”,背后有何深意?

记者梳理发现,近半年,无论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还是《“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都将治理车辆污染写入其中。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清洁柴油车(机)行动,全国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同时,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公铁、铁水等多式联运。

短短几年间,我国对车辆排放的“紧箍咒”不断收紧。2019年7月1日起实施了重型燃气车国六标准,2020年7月1日起实施了轻型车和公交、环卫、邮政等重型城市车辆国六标准。直至2021年7月1日,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汽车排放标准全面进入国六时代,基本实现与欧美发达国家接轨。

以柴油车为例,排放标准升级一直在“加速跑”。2013年7月的国四,到2017年的国五,再到如今全面国六,排放标准连升3级。难怪有网友发问,“现在国六车还没坐热乎,国七眼看就要蓄势待发了,为何如此心急?”

“快马加鞭”地推进背后,究竟有何深意?不妨从生态环境部公布的《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1年)》中窥见答案。

“2020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72亿辆,比 2019 年增长6.9%,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为 1593.0万吨。汽车是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 CO、HC、NOx 和 PM 超过 90%。柴油车 NOx 排放量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 80%,PM 超过 90%;此外,非道路移动源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其NOx 排放量接近于机动车。”

国五车国六排放的标准(国六排放标准全面实施)(3)

图自《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1年)》

从《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1年)》中不难看出,移动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机动车尤其是重型柴油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而汽车排放标准升级,一方面可以缓解大气污染防治的压力,另一方面,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交通运输领域作为碳排放“大户”,机动车减排更是有着来自内外的驱动力。

《“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中明确写入“研究制定下一阶段轻型车、重型车排放标准”,这预示着,至少国七标准被提上议程,各方应有所打算、提前谋划。

国五车国六排放的标准(国六排放标准全面实施)(4)

图自《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1年)》

各地政策收紧,留给老旧车辆的时间不多了

如今,国三排放车辆的淘汰以及补贴渐入尾声,国内不少地方已提前完成淘汰任务。

“锁定”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生态环境部等10部委联合北京等7省市于去年印发的《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中写明,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的重型柴油货车,将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迎来全面淘汰。来自“卡友”们的不完全整理,这意味着,在以上地区会淘汰超过27.8万的国三车。

国五车国六排放的标准(国六排放标准全面实施)(5)

身处京津冀重点区域内的河北更是“主动出击”,在2021年印发通知,鼓励淘汰国四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推进老旧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更新,鼓励新增和更新为新能源机械。

在山东济南,今年1月发布的《关于对中、重型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实施临时性管制措施的通告》中指出,为强化秋冬季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在指定时间段、全市范围内禁行中、重型货车国四车。

而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京津冀地区的部分企业开始禁止国六以下的运输车辆进入工厂,业内人士分析,这或许预示着国五以上重卡车辆将迎来“兴起”。

买不买国六?官方早有建议

对不少卡车司机而言,每天驾驶的“擎天柱”,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生活收入的来源。

在环保日益严格、各地政策不断趋紧的趋势下,又该如何选择购买重卡车辆呢?

对此,官方早已给出相关建议。

国五车国六排放的标准(国六排放标准全面实施)(6)

在2021年5月的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谈及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时就曾表示,“对于车主来说,购买国六车辆将具备长期的优势。”

这样的优势在于,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国六车和新能源车一样具有通行优势。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型优质企业,为履行社会责任,优选国六车进行运输。

在使用成本方面会更低,这是因为国六标准中首次增加质保要求,后处理装置等部件发生故障或损坏而导致排放超标,由生产企业负责维修,无需车主承担费用。

此外,国六标准提出了排放和油耗联合管控要求,不会产生油耗增加的问题;同时,车辆年检省时省事。国六标准要求重型车生产企业安装排放远程监控设备。对于远程监控排放合格的车辆,可以根据地方政策免于环保上线检验,这将有效降低检测时间和费用。

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对国六车型高速路费实行优惠政策,也意在为用户降低成本。

如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在政府信息公开《关于调整我市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的通知》中表示,自2022年2月1日开始,通过指定收费站经确认进出天津港的合法装载的特定国际标准集装箱货车将享受高速费优惠政策,其中国V排放标准车辆实施8折优惠,有效期3年。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未来,低排放车辆无疑将具有更高等级的“路权”。在碳中和背景下,物流、运输行业将是减碳降碳过程中被重要监管的行业,高排放的“重卡”会持续成为“被关注的对象”。为保障国六排放标准的全面实施,来自相关部门的监管将会覆盖交通运输结构调整、车辆源头管控、排放检验管理等领域。

而另一方面,与排放标准相呼应的是国内油品质量的提升,尤其进入国六时代,商用车对于燃油的品质更为敏感。作为不可或缺的环节,油品的升级对于污染物浓度的降低以及空气质量的改善,同样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张黎

,